分享

劳伦斯“圈地”进行时

 赵东华 2016-07-31

劳伦斯“圈地”进行时
2011-04-28 14:05:03 来源:hi艺术 2 点击:1次 评论:0条 【我要说两句】
打印 收藏

  数年间,劳伦斯凭借他对当代艺术的敏锐嗅觉,将香格纳从一个“走廊画廊”扩张成一个分布上海、北京的连锁画廊。尽管劳伦斯说现在画廊最大的问题还是资金,但是摊开香格纳旗下网罗的艺术家列表:陈文波、李山、周铁海、刘建华、王广义、余友涵、岳敏君、赵半狄、丁乙、曾梵志、张恩利、薛松、徐震等,便能肯定香格纳雄霸上海的局面已坚不可摧。
  桃浦的租金价格已经从原来的8毛,弹跳到了如今的两块二。资金一直是香格纳最大的问题,并不是从2008年才开始出现。所以劳伦斯去年就决定控制开销,展览也要控制规模,但是面对突如其来的机会,劳伦斯仍然无法停止“圈地”的步伐,比如香格纳桃浦展库的开辟就完全脱离了他当初的想法。不过劳伦斯并不担心桃浦未来的发展空间,他很满足现在的状况,“余德耀将来在嘉定的美术馆也必须经过我这”。
  据说在香格纳的仓库里劳伦斯给自己开辟了一间办公室,最近都窝在那里,惬意得不行。瑞士巴塞尔的Schaulager仓库型美术馆作为成功先例,香格纳桃浦展库作为国内第一家仓库型美术馆也同样是按照美术馆的标准去做的。劳伦斯说仓库会一直对外公开,但藏家并不是他所期待的观众,他最看重的是它作为教学基地的功能:向美术专业的学生开放,让他们看到画廊仓库中作品的原生态,看到那些过去曾经产生重大影响的作品的现状,可以查阅文献资料做研究。就在我们去的当天还正好赶上劳伦斯在给一群外国学生介绍仓库作品的那一幕。
  上海双年展开幕式的第二日下午,多数圈内人都会把去桃浦M50列入他们的行程表中。这一天也是M50创意园区的艺术家工作室开放日,杨福东、没顶公司、刘建华、杨振中等等这些实力派干将们将敞开大门迎接四方宾客。不过,比起参观工作室,香格纳3000多平的仓库型美术馆的开放才是真正吸引游客的沸点。桃浦M50创意园这座原上海纺织下属的凤凰毛毯厂已被改造成一幢幢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建筑群,香格纳的大仓库被艺术家的工作室团团围住,它甚至打通了与没顶公司连接的那扇门。虽然香格纳和艺术家们几乎是同时搬到桃浦,但是如果桃浦缺席了香格纳,谁也不敢保证这些艺术家还会不会选择M50。
  香格纳的展厅塞满了各种大大小小的装置,摆放得并不是特别讲究。没顶公司为此次开幕特地转起了传说中在中东展览上没转起来的黑色大转盘,墙上配有白底大黑字的笑话;周铁海的声音装置不停地在耳边回荡;申凡2006年参加上海双年展《山水——纪念黄宾虹》的无数根灯管又再次亮了起来……但这些作品的拥有者并不都属于劳伦斯,有些艺术家的装置作品比较大,展览完没有地方搁,于是就把作品寄存在劳伦斯的大仓库里。劳伦斯说,我们画廊和艺术家不是简单地卖掉作品的关系,我们的关系比较丰富一点。施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的身份不仅仅是艺术家,同时还担任香格纳画廊展览总监。在M50开放日的前一天,施勇就和艺术家及家属们都在忙前忙后地帮着香格纳布置展览,亲密得就像一家人。
  16年的管理经验让劳伦斯太清楚地知道,真正考验一位画廊老板的是耐心和预见性。即使资金出现缺口,他也不急着把作品卖出去,因为他非常在意艺术作品的最终的归属。在中国当代艺术市场价格飙升的那些年里,他卖画反倒越来越谨慎。北京香格纳画廊创办的时间正好赶上中国经济最好的时候,所以劳伦斯干脆选择只展不卖。最近两三年,澳大利亚、日本的一些美术馆才开始收藏香格纳的作品,劳伦斯觉得这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归宿,“不过对他们来说时间似乎有点晚了,因为现在的价格并不低。但在两三年前,很多国外的美术馆并不把中国当代艺术归为当代艺术,直到现在才慢慢了解。上海是一个比较开放的城市,所以一直不停地看世界,世界也在逐渐认识它。”
  香格纳总共代理了三四十位艺术家,当问及压力大不大的时候,劳伦斯说“当代艺术都是压力。现在仍然会有危机感,我们有很多艺术家都不容易。当代艺术并不就是这几个人,今后画廊应该根据自己的能力自己去发现艺术家,虽然年轻艺术家可以继续挖掘,但很多年龄稍长的艺术家却没有人去做,其实这样会忽略很多有意思的东西。”劳伦斯看问题一向独到老练,行事一贯稳重低调,他独霸上海的必杀技就在“耐心”这个关键词中逐渐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我要评论 好
0次 不好
0次 返回首页
评论  已有0条评论(查看更多)
已有0条评论 (查看更多) 我也说两句  欢迎登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