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至7月15日期间,广西大学环境学院暑假社会实践团队钦州组来到了钦州市,通过实地调查、采样、检测、问卷调查等方式对茅尾海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进行调研。
北部湾地区是广西红树林的生长地,其中茅尾海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有全国连片面积最大的红树林宜林滩涂,保护区中的七十二径红树林区是全国最大的岛群红树林。红树林有“海浪先锋、海岸卫士”的美誉,消浪林带是构筑防护林体系的第一道海岸防线。因此,环境学院暑期实践钦州湾团队希望通过环境指数评价法对其进行环境质量评价,将各种人类活动对红树林的影响进行量化分析。为改善红树林保护区环境质量,保护红树林动植物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10日,团队召开培训会,在会上对团队成员进行了分组并研究确定了采样点、问卷点,同时进行了取样、实验操作方面的培训。准备好了物资,11日一早,团队从南宁出发,前往目的地钦州市。
在仙岛公园、三娘湾风景区,团队成员主要开展了问卷调查的任务。团队成员对当地居民及游客进行了问卷采访。“很多游客都反映在红树林里看到了很多垃圾,其中数量最多的就是包装袋、泡沫塑料,他们认为这些生活垃圾严重危害着红树林生态健康。但是其它危害因素也不容小觑,如当地居民非常关注的附近工农业生产的排污及日渐发展的旅游业也是危害当地生态环境的两大因素”问卷组成员韦雪纯在问卷结束后总结道。除问卷调研外,组员还在仙岛公园瞻仰了孙中山纪念碑、孙中山像,回顾革命先辈革命事迹,学习革命先辈革命精神。在三娘湾风景区,队员还对沙滩垃圾进行了拾捡,身体力行,从小事做起保护环境。
除此之外,团队成员还对钦江进行了水质调研。“采样虽然很辛苦但是很有趣,环境监测课程学习的理论知识终于得到了实践检验,我收获了很多实际操作的经验。”采样组成员许子飏说道。
据悉,截至目前为止实验水样已经在实验室进行简单指标测样,问卷调研数据也正在统计中。团队成员将通过环境指数评价法对其进行环境质量评价,将各种人类活动对红树林的影响进行量化分析,为保护红树林动植物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茅尾海红树林保护区)
 (队员合照)
 (组员进行采样)
 (组员正在进行问卷调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