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寅恪《己丑送春》诗一解

 雲泉 2016-07-31

陈寅恪《己丑送春》诗一解

陈寅恪

1949年3月25日,陈寅恪有一首《己丑送春阳历三月廿五日》诗,全诗如下:

无风无雨送残春,一角园林独怆神。

烛照已非前夕影,枝空犹想去年人。

辽西梦恨中宵断,江左妆夸半面新。

最是芳时弹指尽,蝶蜂飞懒倍沾襟。

文辉兄认为此诗“以残春比拟国民政府的政治残局……借伤春表示对时局的感叹”(《陈寅恪诗箋释》,482页,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似求之过深。我以为此诗是怀念俞大维、陈新午夫妇的。

“无风无雨送残春,一角园林独怆神”是陈诗常见旧句借用,如1936年《吴氏园海棠》第二首“无风无雨送残春,一角园林独怆神”,还有1938年《残春》第一首“无端来此送残春,一角湖楼独怆神”。

陈诗自注此诗作于1949年3月25日,我怀疑这个时间可能与俞大维夫妇有关,比如生日一类,陈诗夹注一般多有深意。1949年的春节是1月29日,3月25日是农历二月廿六日,春节后近两月,陈诗注明这个日期,在习惯上说“去年”就合情合理了。

陈寅恪全家是1949年1月16日由上海到广州的。陈女《也同欢乐也同愁》中回忆“旧历年刚过,九姑夫妇从上海飞往广州,流求到机场送别。在广州,父亲与姑父母经常见面,深谈。这是他们兄妹、表兄弟一生最后的聚会。姑父决定离开大陆,而父亲留在广州的心意已定,两人在穗也曾多次分析时局,详谈各人行止,今后考虑”(见该书235页,三联书店,2010年)。陈寅恪和俞大维夫妇感情之深,向为人知,分别一年后写诗怀念,恰在情理之中,这就是“烛照已非前夕影,枝空犹想去年人”。

“辽西梦恨中宵断,江左妆夸半面新”,文辉兄指出是借唐代金昌绪《春怨》典故,暗喻辽沈战役,似也求之过深。此典恰合陈新午和俞大维关系,俞大维是军人,常年在外。此句是转借“莫叫枝上啼”来写“枝空犹想去年人”,表达思念陈新午和俞大维之情。

“江左妆夸半面新”如无古典,我理解可能是指俞大维当时的清廉,“半面新”是陈家自己的典故。《也同欢乐也同愁》中有一细节,流求印象中“大维姑父出客应酬、开会时,穿着抗战胜利后才缝制的外衣,虽然很像个样,穿的内衣却是用白线缝补过的汗衫”(22页),当时陈寅恪住在南京俞大维家,此处“江左”借指南京,衣服里外不同,外面新,里面旧,可解为“半面新”。诗的最后两句容易理解。

录入编辑: 朱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