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发烧退热有学问

 天青青水蓝蓝我 2016-07-31



⊙作者:孙清廉

⊙编辑:小余



急性发热是指发热时间不超过一周,体温升高超出正常体温波动的上限。一般而言,孩子的体温超过37.4℃就视为发烧。37.5~38℃为低热,38~39℃为中度发热,39℃以上则为高热。在一天的24小时中,以上午2~6时体温最低,下午5~7时最高,活动可使体温升高,因此正常体温应在休息半小时后测量。但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单一的发热程度的高低是不能决定疾病严重程度的。有的孩子即使发热超过了39℃,这个孩子的病也不一定就很严重,还需要考虑精神等其他综合因素。


引起儿童发热的原因主要有:1.感染性疾病,包括上呼吸道感染、化脓性扁桃体炎、中耳炎、支气管炎、急性喉炎、肺炎等(有人调查,感染性疾病约占儿科发热门诊的63%)。2.小儿腹泻、细菌性痢疾、泌尿系统感染、脑膜炎、脑炎。3.中暑、出疹性疾病、结核病、寄生虫病、恶性疾病(如白血病)等。


一般而言,发热原因不明时,应先不用退热药物,以免掩盖症状,影响诊断。那么孩子出现发烧是先退烧、还是先去医院呢?笔者认为,如果只是低烧、离医院又很近,就可直接去医院。对中度发热,如果其他症状不重,孩子精神较好,亦可继续观察,等诊断明确后再用药。若是孩子出现高热,去医院路途较远,加之又要挂号等待等,这种情况,最好家长先给孩子服用一些退烧药,并配合用毛巾冷敷额部等,再去医院就诊,并明确告诉医生给孩子服药的情况和用药前的体温。否则,长时间高烧对孩子的健康不利。

若孩子一般情况较好,家长没有必要过于担心,只要加强护理,按时服药,绝大多数患者一周内就会康复。一般发热也不会对大脑造成伤害。如果高热持续2周以上,就要考虑可能患有较严重的疾病,必须认真对待,及时做进一步的检查,明确诊断,找出发热的真正原因予以及时正确处理。


杏林学苑

孩子发热该如何正确降温?



一般对策

孩子发热,首先要让孩子保证卧床休息,将孩子放到凉爽处,减少穿衣、盖被,要多饮水,饮食宜清淡、富有营养、容易消化,不吃辛辣、燥热、煎炸等容易上火的食品。切不可让孩子运动和采用捂汗的方法给孩子退热,以免引发心肌炎、虚脱等意外。

物理降温
用冷毛巾湿敷前额;或用25%~30%的酒精,用小毛巾蘸酒精擦浴,用大毛巾擦干。擦拭部位包括腋窝、肘部、腹股沟,可稍用力,前胸、腹部则禁擦;若使用冰袋,可将冰袋置于头部,并将热水袋放足部。

药物降温
退热药物的种类很多,主要有阿斯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以及这些药物的复方制剂, 近年常用的退热药物主要有:
● 对乙酰氨基酚类
包括百服宁(糖浆、片)、泰诺林、扑热息痛。
● 布洛芬混悬液类
包括美林、托恩。
● 阿斯匹林类
包括阿苯片、巴米尔。注射用赖氨匹林。
另外,还有退热栓塞肛、退热贴敷脐等办法。

中药降温
主要有辨证处方和中成药、静脉输液、贴敷、针刺、推拿、中药浴等。中药浴是用中药洗浴或擦浴患儿全身或局部,既可发挥物理降温的作用,又可起到解肌退热的功效,对小儿外感发热等疗效显著,且无任何副作用。但较严重的发烧不主张单用中药(如清开灵、蒲地兰等)退热降温。

对三个月以下的婴幼儿,最好不用退烧药。因孩子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较大,只要能保证孩子卧床休息、多饮水,减少穿衣、盖被,或加物理降温等措施,其体温大多能自行下降。对患有出疹类疾病的孩子,在出疹期只要体温没有超过39℃,也不宜用退热药,以免影响出疹。一般而言,当3个月以上的孩子体温≥38.5℃和出现明显不适时,均可采用药物治疗。发热较严重时,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可联合应用,效果会更好。对婴幼儿出现发烧,忌矫枉过正,退热药物的剂量要控制,不可过大,以免出汗较多而引发虚脱,甚至孩子由发热而转为体温过低。



版权声明:本文转自:《家庭中医药》。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本微信所发布内容的版权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