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课堂】IVUS/OCT:隐藏在病变深处的秘密(下)

 曹娥江 2016-07-31
上一讲中两个病例回答的正确率只有30%,那么正确的答案是什么呢?本讲将对两个病例进行详细讲解,并公布答案!


一、Case1
29岁女性,2周前突发心前区疼痛。3个月前生产一胎,患者父亲患冠心病,并有支架置入。BP 110/70mmHg,HR 86次/分。TnI 1.396 ( 8:47 am)~0.696 (19:57 pm);ECG:V2~V3导联ST段压低。当地医院第二日行冠脉造影:LAD-LM存在明显狭窄(图A、B),给予保守治疗。2周后在安贞医院行冠脉造影:LAD-LM狭窄已恢复正常(图C、D)。


IVUS检查:

IVUS可见血管外侧一黑色区域,即半月征,提示存在肌桥(图A)。将IVUS导管由前降支远段移向近段,接近狭窄部位时,发现一个低回声、表面不均质的弧形区域,怀疑为脂质性斑块(图B)。导管到达近段后,管腔恢复正常。从虚拟组织学上看(图C),病变区域呈绿色,提示为纤维性斑块。


OCT检查:

OCT检查发现远段管腔规则,且内膜层光滑、未见斑块(图A)。逐渐向近段移动时,在中膜上可见一低背散射、弱衰减、边缘清晰且规整的区域(图B),可排除纤维性斑块、脂质性斑块和钙化性斑块。

结合病史及IVUS、OCT检查结果,考虑为自发性的冠状动脉壁间血肿。
为加深各位临床医生对血肿的认识,我们再来介绍一个病例。

33岁女性,突发胸痛2h。产后3个月,孕期高血压,最高140/90mmHg,无糖尿病史,无吸烟,无家族早发冠心病史。ECG:V1~V6导联ST段抬高,伴肌钙蛋白升高。考虑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当地医院冠脉造影显示:右冠状动脉正常,LAD远端基本闭塞(图A、B),当地医院考虑可能存在肌桥及远端痉挛(图C、D),并伴有冠脉畸形。


保守治疗1周后,EF值由64%降至35%,并伴有典型的心肌梗死后左前壁的室壁运动障碍。复查冠脉造影(图A)显示,远端血流恢复,但疑有血栓形成,故考虑LAD血栓。2周后于安贞医院行冠脉造影(图B)显示,狭窄依然存在,但管腔变粗,远段似乎可见夹层结构。



为进一步明确病变性质,给予OCT检查。OCT检查提示壁间血肿(如下图)。保守治疗6个月后复查冠脉造影,提示血管已恢复正常。


以上两个病例均属于产后自发性夹层和血肿,其产生机理是正常血管在某些因素(如激素等)的刺激下,导致中膜层血管发生破裂,形成血肿,当血肿逐渐增大时可压迫管腔,一旦血肿破裂即形成自发性夹层,多见于年轻女性。

夹层可发生于血管内膜,也可以到血管中膜引起深部的夹层。血液在内膜下及外膜中汇集可形成血肿,血肿和夹层多由PCI所致,可同时存在。
二、Case2
患者行冠脉造影在LAD上可见一突出管腔的肿块,如下图所示:


IVUS检查:


图A提示内膜层存在混合型斑块,包括钙化性斑块、纤维性斑块以及脂质性斑块。IVUS导管由远及近,发现血管腔越来越小,斑块越来越重。图B提示出现囊腔,囊腔内有血液汇集,但中膜界限较完整,可见管腔外的血液汇集。图C显示血液汇集于中膜和破裂的内膜片之间。因此,结合患者冠脉影像及IVUS检查,判断为斑块破裂所致的夹层。

OCT检查:

OCT检查提示远端为脂质性斑块,其特点是高背散射、强衰减。导管由远及近可见由斑块破裂所致的囊腔。图A、B提示远端管腔严重狭窄,脂质性斑块,图C、D提示内膜片下有血液汇集,图E、F提示近段管腔明显可见以脂质性斑块为主的混合性斑块。

IVUS、OCT检查均提示为严重的脂质性斑块,斑块破裂后形成囊腔,即夹层。
三、动脉瘤
1.诊断条件
(1)管腔面积/EEM面积≥近端参考管腔面积或EEM面积1.5倍。
(2)管腔直径/EEM直径≥近端参考管腔直径或EEM直径1.25倍。

2.分类
(1)根据形态可分为梭状动脉瘤(瘤体波及整个动脉壁周界)、囊状动脉瘤(瘤体波及动脉壁周界某部分)。
(2)根据管壁结构完整性可分为真性动脉瘤(瘤体壁为单层或多层完整的动脉管壁)、假性动脉瘤(管壁结构中断,不完整)。
3.IVUS表现
(1)真性梭状动脉瘤

图A是近段狭窄,图C是远段狭窄,图B是近段狭窄和远段狭窄之间出现的管腔扩张,且管腔三层结构完整。经测量,动脉瘤段EEM截面积是近段参考EEM截面积的1.8倍,故诊断为冠脉真性梭状动脉瘤。


(2)真性囊状动脉瘤

图A是近段血管,图C是远段血管,图B可见管腔结构完整,右侧象限的血管周界向外膨出,经测量,动脉瘤段EEM截面积/近段参考EEM截面积>1.5倍,故诊断为冠脉真性囊状动脉瘤。


(3)假性动脉瘤

图A是正常的近段管腔,图D是远段管腔,图B、C可见钙化性斑块,呈现强背散射,远端有声影衰减,同时可见向外膨出的瘤体,管腔结构不完整。动脉瘤段EEM截面积/近段参考EEM截面积>2倍,其管壁结构不完整,局部向外膨出,故诊断为前降支中段假性囊状动脉瘤。
下节课预告:管腔面积和直径的测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