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豪南沙人

 青梅煮茶 2016-07-31

南沙岛礁建设中,活跃着一群可爱的人:有服务南海船舶航行的“点灯人”,有发展南海渔业的“牧渔人”,也有建设岛礁的普通劳动者,他们不畏“高温、高湿、高盐、高辐射”的恶劣气候,夜以继日奋战。他们以身为“南沙人”而自豪。

南海深处“点灯人”:守护平安航程

仲夏夜晚,在我国南海深处的岛礁上,一座座灯塔相继亮灯,一道道射程能及22海里的光束,刺破静寂黑暗的海面,伸向远方,日复一日为成千上万的过往船舶指引航向。这是守护南海的“平安灯”。

乳白色的双层莲花座,托举着一朵莲花开向天空,莲花瓣上环绕着红色祥云。这座“宝莲灯”造型建筑,就是刚刚建成的美济礁灯塔。华阳、赤瓜、渚碧和永暑礁灯塔,在不到一年时间内,都相继建成发光,为航经此海域的各国船只,提供有效的导航助航服务。新建成的美济灯塔高60多米,是南沙诸多岛礁上最高的建筑。

“美济灯塔是一座大型多功能灯塔。”中交二航局副局长薛安青介绍说,它装配大型旋转灯器,采用北斗遥测遥控终端进行远程监控;灯塔配套建设有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和高频基站,可为过往船舶提供定位参考、航路指引、航行安全信息等导航助航服务。

海南海事局副局长张捷说,南海是连接中国与世界各地非常重要的海上通道,也是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海上走廊,还是重要的渔场,船舶通行密度大,通航环境复杂,气象海况多变。一直以来,南海海域船舶航行的安全保障设施、海上应急救助力量以及船舶溢油反应力量和设施不足,制约了南海海域通航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民用导航助航设施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2013年,南海航海保障中心从西沙永兴岛出发,一路向南,推进“航保南进”,设航标、绘海图、建基站、点灯塔……

“从早晨8:30开灯,到下午6点关灯,我一直忙个不停。”正在调试美济灯塔的南海航海保障中心朱滨说,灯塔刚建成,还有一系列后续工作要做,因为人手紧张,目前只有他一个人在美济灯塔值守。

朱滨的同事们是一群平均年龄30岁左右的年轻人,多数来自广东、广西和海南的沿海海事部门,他们构成了在南海最深处守护平安航程的灯塔航标建设、维护团队。“虽然人们不太了解我们的工作,但我深知意义重大。”

“在航海者眼中,灯塔就是‘海上平安灯’。”南海航海保障中心西沙南沙航标项目负责人石峻峰说,当灯塔点亮的那一刻,整个团队都觉得,所有的辛苦是值得的。

南沙水域海况复杂多变,常起大风浓雾,岛上高温、高湿、高盐、高辐射,长期缺淡水、缺蔬菜,生活设施极不完善。在这里设航标、建灯塔,要比在沿海海上作业艰辛百倍。

2015年7月,华阳灯塔、赤瓜灯塔建设进入封顶阶段,南海航海保障中心的小伙子们受命执行灯器安装和灯塔值守任务。在行船奔赴南海的途中,正值南海台风期,狂风肆虐、巨浪汹涌,仿佛要把船一会儿抛向天空,一会儿又要沉到海底。

“大家都晕船,呕吐不停。”石峻峰说,经过2天3晚近1000海里的海上航行,他们终于到达华阳礁和赤瓜礁。

在灯塔建设现场,灯塔灯笼要密闭施工,需在高达45摄氏度以上的灯笼中安装调试灯器,不到十分钟,人人都汗如雨下,每晚回到宿舍,个个身上汗渍累累、盐渍斑斑。灯塔建设团队实行两班轮换,一干就是好几个星期,直到将两个灯塔的灯光调试到最佳状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