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 咏梅》

 江山携手 2016-07-31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 <wbr>咏梅》
图片来自网络  谢谢

 

   陶渊明爱菊,为的是“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的闲适;周敦颐喜莲,为的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陆游重梅,为的是“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坚贞。作为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陆游早就有“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君书。”的爱国之志,可惜残酷的现实,一次次击碎了他的梦,人生的不得志,爱情的失意,收复失地的不能,使诗人以词言志,以梅自喻,表达自己的高傲不屈,坚贞高洁的品格,《卜算子  咏梅》是陆游咏梅词中的一绝。

        《卜算子  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词的上片写梅花的处境。作者所歌咏的梅,不是游人云集的园林中的梅,也不是文人雅士庭院中的梅,她是生长在穷乡僻壤的一株无人理睬的野梅。

 驿外断桥边,这就是她生长的地方。驿是驿站。驿站本来就已经远离繁华的城市,而这株梅树还不属于这个驿站,她生长在驿站之外的一个断桥旁边。桥断而没有修,可见那里的荒凉偏僻了。自然,她只能寂寞开无主。她孤单一株,自开自落,没有人观赏,也没有人养护。这里使用了寂寞这个形容人的感觉的词语,就是把梅当作人来描写的。无主是没有人过问的意思。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加上的意思。黄昏的降临和自己的无依无靠,已经使她陷于愁苦之中。然而,她的苦况并不是到此为止,她又遭到了风吹雨打的摧残。花而知愁,自然也是拟人。已是更著两个词,透露了作者对于这株梅花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
  环境是这样险恶,遭遇是这样不幸,那么,这株令人同情的梅花,究竟怎样?她又是如何对待这一切的呢?词的下片作出了回答。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无意,是不打算、无心的意思。,这里是说千方百计、煞费苦心。争春,是在春光中争妍斗艳。看来,有些花是在那里费尽心机地卖弄姿色,希图在装点大地的春色中争一席之短长。而这株梅花却全然没有这样的心计和打算。她无意去争春,对于来自百花的庸俗猜忌,也不屑一顾而听之任之。这两句词,从对比中突出了这株梅花纯洁自爱、不同流俗的高贵品质。作者虽然完全没有从梅花的外貌来刻画,读者还是可以从字里行间感觉到她的无比美丽。如若不然,又何以谈得上争春和遭妒呢?
  在作者的笔下,这株梅花的可贵,不仅表现在她盛开于枝头的时候,同样,也表现在她凋落于地面以后。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零落,是说梅花凋谢坠落。,滚轧。这株梅花就是雕落在地,被轧成了泥粉,她美丽的形体再也不存在了,但她那沁人心脾的香味仍将久久不散,就象她过去盛开时那样。这饱受摧残、孤芳自赏、化粉犹香的梅花,实际上是陆游的自我写照。他出于爱国热忱,坚决主张武装抗金、收复河山,却一再受到南宋统治集团中的主和派的排斥打击。但他坚守信念,百折不挠,直到八十五岁高龄临死之前,还写了《示儿》诗,要他儿子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结合陆游的身世再读这首词,就会感到更加亲切。那冷落、昏暗、风雨交加的环境,不就是陆游处身其中的政治环境吗?那无意争春、听任群花忌妒的风度,不正体现了陆游爱国无私、光明磊落、不屑于与投降误国的昏庸官僚们为伍的精神吗?那化粉犹香的品格,不正是陆游坚贞不屈、至死不移的崇高的爱国信念的写照吗?

这首咏梅词.通篇未见一个“梅”字.却处处传出“梅”的神韵.且作者以梅自喻,物我融一。对梅的赞咏中,显示词人身处逆境而矢志不渝的崇高品格。纵观全词,诗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巧借饱受摧残、化泥犹香的梅花,比喻自己虽终生坎坷,绝不媚俗的忠贞,这也正像他在一首咏梅诗中所写的“过时自合飘零去,耻向东君更气怜”。陆游以他饱满的爱国热情,谱写了一曲曲爱国主义诗篇,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真可谓“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1125~1210), 南宋诗人、词人。字务观,号放翁。汉族, 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其一生笔耕不辍,今存九千多首。与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并称“宋代四大诗人”,又与 杨万里、 范成大、 尤袤合称“中兴四大诗人”。著有《 剑南诗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