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转载]血制品上市公司简析天坛生物将是血制品的龙头&nbs

 宛平2008 2016-07-31

针对血制品上市公司的强势上涨,不少投资者认为是血制品价格的上涨带动上市公司的股价的上扬,不过在我看来,血制品价格上涨只是原因之一,公司所处行业的发展前景以及公司在血制品行业中的地位才是推动股价上涨的真正原因。

血制品简单介绍

血液制品是指各种人血浆蛋白制品,包括人血白蛋白、人胎盘血白蛋白、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肌注人免疫球蛋白、组织胺人免疫球蛋白、特异性免疫球蛋白、乙型肝炎、狂犬病、破伤风免疫球蛋白、人凝血因子Ⅷ、人凝血酶原复合物、人纤维蛋白原、抗人淋巴细胞免疫 球蛋白等。它是以微生物、细胞、动物或人源组织和体液等为原料,应用传统技术或现代生物技术制成,用于人类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

针对不同患者的使用,血液制品主要分为:人血白蛋白、人免疫球蛋白类和凝血因子类三大类,其中凝血因子类产品种类最多。而人血白蛋白主要用于调节血浆胶体渗透压、扩充血容量,治疗创伤性、出血性休克、严重烧伤及低蛋白血症,在中风、肝硬化和肾病等常见疾病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人免疫球蛋白类产品主要用于免疫球蛋白缺乏症、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各类感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与抗生素或抗病毒药合用可提高对某些严重细菌性或病毒性感染疾病的疗效;凝血因子类产品用于治疗各种凝血障碍类疾病,并且在外科手术止血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其包含组分种类众多,各组分对应的适应症又有不同,是未来新产品开发的重点。

原料血浆供不应求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阶段来临,血制品市场容量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但我国人均血液制品用量仍远低于国际水平,特别是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和凝血因子类产品人均使用量与国外有较大差距。按2015年批签发数据测算,国内静丙消费量14.9g/1000人,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水平(>100g/1000人)。同时,由于血制品的单一性和不可替代性,血制品原料——血浆供应不足一直是制约血制品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增加采浆站以及采浆量也是血制品企业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

根据卫生部数据显示,我国目前血浆实际需求量超过1200吨,但2015年我国采浆量只有5700吨,还不到实际需求量的一半,血浆供不应求一时难以改变。

血制品上市公司简析 <wbr> <wbr>天坛生物将是血制品的龙头

从以上图标我们也可以分析得知,近几年血浆站的审批和投建有加快的趋势。不过这里需要指出的是,2012年,卫生部规定血液制品生产单位注册的血液制品少于6个品种的,承担国家计划免疫任务的血液制品生产单位少于5个品种的才有资格申请设立新的血浆站,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要求企业必须具备相应血液提取技术才能够有资格扩大公司的规模,因此最近几年采浆站新增速度加快与国内血浆需求和血浆提取技术的提高有着密切的关系。

尽管如此,我国血制品提取能力仍然要落后于发达国家。目前国内血制品公司普遍只能够分离出3-4只品种,分离最多的也只有11种,而且分离出来的品种主要还是白蛋白和免疫球蛋白类,凝血因子类产品仍然较少。而国外目前能够从血液中分离出17-20种品种,而且主要是凝血因子类产品。

血制品上市公司简析 <wbr> <wbr>天坛生物将是血制品的龙头

血制品市场规模

根据医药工业信息中心的数据表明,2015 年国内血液制品市场规模由 2011年109亿元增加至165亿元,近五年年CAGR为 17.8%。随着血制品价格放开、浆站审批数量增加、产品结构优化等,预计 2015-2019年血制品行业的 CAGR 为 27.8%,到 2019年市场规模有望增长至 557亿元。

2011-2019 年我国血制品市场规模(亿元)
血制品上市公司简析 <wbr> <wbr>天坛生物将是血制品的龙头

其中增长速度最快的要属凝血因子类产品,2011年-2015年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40.30%,而且在2015年-2019年期间年均增长率也有望保持在39.30%左右,其次,白蛋白和免疫球蛋白类产品也在2015年-2019年期间能够保持较快的速度增长。

血制品上市公司简析 <wbr> <wbr>天坛生物将是血制品的龙头

同时,由于我国技术性因素,国内血制品一半以上的市场基本上由国外血制品公司占据着,国内血制品公司的产品大部分集中于白蛋白和免疫球蛋白类产品,因此,凝血因子类产品增长空间的打开还要寄托于国内血制品提取技术的提高。

血制品主要上市公司

目前,国内血制品公司主要有天坛生物、泰邦生物、上海莱士、华兰生物、振兴生化、博雅生物等,其中,上海莱士暂时是目前A股的龙头企业,无论是从公司的采浆量、血浆站数、血制品营收规模,还是公司目前的市值都处于第一位,但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中生集团计划未来两年内将全部血制品业务注入天坛生物,注入之后公司的采浆量将由目前的580吨提升至990吨(据公司年报预计,注入资产后公司的采浆量在未来期间能够超过1400吨),采浆站数也将超越上海莱士成为A股采浆站数和采浆量最大的企业,这也主要得益于天坛生物是唯一一家国有性质的血制品公司,控股股东是中国医药集团。

血制品上市公司简析 <wbr> <wbr>天坛生物将是血制品的龙头

另外上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目前血制品上市公司市值最小的是ST生化,这与公司近几年一直各种诉讼和绯闻有关。上海莱士估值最高,达到1023亿元,当然这和公司内生式业绩增长(加大采浆站建设和技术研发)和外生式资本运作(并购重组)关系密切。

同时,不可忽视的是,泰邦生物总共采浆站才15个(上海莱士28个),采浆量上居然和上海莱士不相上下,这说明国内上市公司采浆站的效率较低。

从上市公司技术研发情况来看,目前只有上海莱士和华兰生物能够提从血液中提取出11种品种,天坛生物和泰邦生物能够提取出8中品种,博雅生物7种,ST生化6种。而且,各公司提取的品种主要都是集中在白蛋白和免疫球蛋白类品种。

血制品上市公司简析 <wbr> <wbr>天坛生物将是血制品的龙头

总结

可以说,血制品公司的发展主要受公司采浆站、采浆量和血制品提取技术的影响。综合上述分析,具备采浆量较高和血制品提取技术较高的企业只有上海莱士(SZ002252) 华兰生物(SZ002007)泰邦生物(CBPO),但考虑到中生集团的注资,天坛生物(SH600161) 也不可忽视,注入资产后,公司将是血制品的龙头企业。同时,市值小,具备研发能力的博雅生物(SZ300294)也值得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