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吕本中《采桑子》

 江山携手 2016-07-31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吕本中《采桑子》
图片来自网络,谢谢

窗外,寒光如雪,一弯明月挂在天上,掬一杯清茶,氤氲着清香和淡雅,对月独饮,人间的悲欢离合,月的阴晴圆缺,历来是文人笔下入题的契机,人间天上,天上人间,一样的孤寂,“恨君不似江楼月,西南东北,只有相随无别离。”多好的愿望,情真真,意切切,惟愿有情人不再分离,惟愿有梦的人,好梦成真!

        采桑子》  吕本中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这首词用江楼月作比,在上片里赞美江楼月”“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是到处漂泊,永不分离的赞词。下片里写江楼月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是难得团圆的恨词。同样用江楼月作比,一赞一恨,是在一篇中用同一个比喻而具有二柄。还有,上片的江楼月,比只有相随无别离,是永不分离;下片的江楼月,比待得团圆是几时,是难得团圆。命意不同。同用一个比喻,在一首词里,所比不同,构成多边。像这样,同一个比喻,在一首词里,既有二柄,复具多边,这是很难找的。因此,这首词里用的比喻,在修辞学上是非常突出的。这样的比喻,是感情的自然流露,不是有意造作,用得又非常贴切,这是更为难能可贵的。作者经常在月下怀念妻子,所以产生上片的比喻;作者感叹与妻子难得团圆,所以产生下片的比喻。这些是作者独具的感情,所以写得那样真实而独具特色。

  

  此词从江楼月联想到人生的聚散离合月的阴晴圆缺,却又不分南北东西,而与人相随。词人取喻新巧,正反成理。以不似却似隐喻朋友的聚与散,反映出聚暂离长之恨。具有鲜明的民歌色彩。全词短小精悍,明白易晓,流转自如。风格和婉,含蕴无限。曾季狸《艇斋诗话》:本中长短句,浑然天成,不减唐、《花间》之作。《啸翁词评》:居仁直忤柄臣,深居讲道。而小词乃工稳清润至此

  吕本中(1084-1145) 原名大中,字居仁,世称东莱先生,寿州人。徽宗宣和六年(1124),为枢密院编修官。因忤秦桧罢官。江西诗派著名诗人。其诗颇受黄庭坚、陈师道影响,又学李白、苏轼,继承和发展了江西诗派的风格,诗风明畅灵活。后人辑有《紫微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