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化漫谈】京剧艺术的继承与探索(下)

 辽宁本溪高明达 2016-07-31

文 | 马力

京剧表演艺术的创新与探索

      戏曲起源于歌舞,京剧中充满了音乐的元素。京剧是歌舞、说唱、杂技的综合艺术表现,并具有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多种艺术内涵。随着现代声、光、电技术和舞台艺术的飞速发展,在继承传统京剧的基础上,京剧歌舞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并在一定范围内得到观众的认可,我个人在这方面也进行了一些探索与实践。


京剧舞台艺术片《鸟尊记》的“触电”尝试

      京剧电影《鸟尊记》是一部以战国时期赵国历史文化为背景,展现先秦时代一段波澜壮阔的史诗传奇的影视作品,主要通过赵王保存酿酒秘方的历史传奇故事,再现了当年赵武灵王酿兴美酒、胡服骑射、富国强军的改革壮举。

我在剧中饰演踌躇满志的中兴之主赵王赵雍,全片以影棚内景来替代实景,在表演方面采用虚实相结合,颠覆了以往歌舞为主的故事叙述性,而是以戏剧性为主的一部京剧影视作品,历时半月的拍摄使我从一名舞台演员体会到了镜头前的不同创作方式,拍摄虽可修可补,但习惯于连贯表演的京剧演员失去了舞台上激情和不定性的发挥表演,2013年这次对于“准电影”的艺术初探,在留下几个较为满意京剧唱段的同时,最大的收获莫过于舞台剧与影视剧对于心态掌握的尺度把握,参与了不同艺术的创作,也使我更加清楚了京剧舞台表演特性的认识,此剧后在央视戏曲频道播出多次,得到业内外的诸多好评。


现代新编京剧《大山里》的“戏剧性”探索

· 本剧的艺术特色

      我在这出新编现代京剧中饰演领衔主演二忱。戏剧写实性是《大山里》的最大艺术特点,对于京剧艺术融入生活化元素起到了实验性的尝试。就本剧而言:舞台剧元素的互通证明了京剧艺术的包容性;西皮二黄、锣鼓结合地方曲调验证了“京乐”创新的可行性;传统艺术演绎现实题材表明了本剧的实验性;在同一时空下仅有五个演员撑起一台大戏而不显得单薄则说明了舞台能动性;同时《大山里》一剧更是锻炼了几位演员对新编原创剧目的创造性。

· “虚”与“实”

      戏曲艺术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集大成的艺术体系。“写意性”是中华文化的一大特征,传统戏曲舞台的“程式性”“综合性”“虚拟性”淋漓尽致地体现与宣扬了这一特征!然而自进入现代社会,中西方文化的交融使我们潜移默化地接受并融入了西方的“写实文化”特点。近代自西方戏剧走进中国,戏曲舞台一度兴起了“时事剧”“时装剧”“写实剧”等多方发展的道路,同时期以中国京剧“四大名旦”为代表的众多戏曲名家都有相应的现实题材作品。这一点从宏观上验证了中华文化海纳百川的包容态度;也体现了前辈艺术家勇于创新、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

      现代京剧《大山里》在创作初期,剧组的主创人员以谨慎的态度研究此剧在舞台呈现“形式”上的定位。这其中包括:“舞美”“表演”与“音乐”三大方面在“写意”与“写实”两者不同定位的抉择。通过研究同名戏曲作品评剧《大山里》的“写实”性风格与新疆曲子剧《大山里》的“写意”性风格的不同体现上,我们做了认真地研究与对现代戏不同形式体现的思索。最终把呈现在舞台上的现代京剧《大山里》定位为“实景”“实物”,以贴近生活化的表演与对白,贯穿于京剧锣鼓和皮黄腔体的“写实性”在舞台上综合呈现。其依据是以现代人表演模式展现现代生活,不同于历史剧中因年代久远产生的“程式性”,也不同于红色样板戏特殊历史年代所体现的“时代性”。现代京剧《大山里》的排演,磨练与考验了我们青年京剧演员,把传统的唱、念、做、表转变为生活化舞台体现,这是挖掘演员潜力与适应能力的一次有力尝试,也为新编现代京剧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探索的作用。

· “五人一台戏”

      本剧具有两大特点,这也正是本剧的两大看点。

      五个演员撑起一台两个半小时的剧目无论是对演员、编剧、导演都是一个挑战。这要求了演员的功力、编剧的合理性与导演对剧目整体布局的统筹规划。

      全剧共七场戏,但通场在一个舞台背景下,即两个半小时的表演都是在同一地点,如果没有巧妙合理的剧情冲突、重叠起伏的精彩看点,观众就会有乏味之感。

      因此本剧的两大看点成就了独特的特点,“同一空间五个人”的一台戏,充分考验了演员与导演的功力。


· 马力


· 腔“胆”、乐“魂”

      唱腔是体现一个剧种区别于其它剧种的基本特征。“西皮”“二黄”是京剧艺术的两大主要腔体,前辈艺术家们为我们流传下了众多的板式与唱腔模式。纵观京剧艺术二百余年的发展史,在不同的时代下京剧的声腔艺术随着时代不断进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始终以“皮黄腔”为核心。近年来的众多新创剧目更是以剧目中不同年代、历史背景、表现地域特色与情节,以相应的主旋律贯穿其中。不难发现在我们众多脍炙人口的唱段中有很多不同剧种、地域民歌的痕迹。京剧《大山里》正是以“二黄”板式为主,其中加入了一些东北地方黑土地音乐元素为主旋律的特色创新唱腔与音乐旋律的运用。

      在主旋律创作的第一稿时曾出现了与地方特色的不符。因为故事是发生在黑龙江的林区,大众往往普遍认为东北音乐的主旋律即东北二人转小调,但殊不知这其中又分为以黑龙江风格为主的“山味”特色与辽宁风格为代表的“乡村味”特色两种体系,这就体现了同是东北地方剧种,“龙江剧”“吉剧”与赵本山为代表的二人转“味道”体现的不同,因此《大山里》要借鉴的地方特色属于东北的山民小调。在唱腔部分中又加入了如:唢呐、笛子吹腔、清板、琵琶等等,形成符合剧情“大山”情境的旋律特色。

      本剧之所以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音乐方面的创新占了很大的比重。准确的音乐定位,与雄浑山谷般回荡的震撼力是功不可没的。主旋律“苇河滩”一段在开场与结尾首尾相呼应,形成贯穿一体的“山里号角”情境定位,场与场之间各有一段贯穿情节的民间小调或民歌作为情节铺垫,值得一提的是伴唱:“一个轻轻扶”这一曲目,在剧情矛盾达到白热化时,恰似一缕清风,曲中既体现“哀怨”“无奈”,也有面对命运的“使然”,使一个“情”字让人久久回味。整场七段乐曲全以民乐贯穿,没有加入京剧元素,但主旋律却与音乐和唱段分别有关联,这是本剧有意的保留地方特色,而没有为了加入京剧元素而改变具有地方音乐特色的固有情景。因为我认为某一种单一的声腔都不是万能的(如京剧),不能完全地体现各种意境,但用“主旋律”相互连接就可以充分地避免同一剧目两种音乐“两层皮”的状态了,从而起到穿针引线在宏观上达到音乐风格一体化的效果。本剧一经上演就得到内外界的好评与关注,参加了中国京剧节的展演并凭借此剧目我获得了中国戏剧梅花奖,也为我在脱离程式化表演的现代题材中开辟了初探之路。

      作为京剧演员我热衷于传统舞台那一板一眼的韵律性,这种感觉使人振奋、令人陶醉;但作为一名表演者我更加追求全面性,无论程式性的、生活性的,都应尝试和掌握,不拘泥、不保守,但要有正确的艺术审美。“四大名旦”的时代过去了,但大师们不老的创新精神却是我们后人所不及的,不只是他们精湛的艺术造诣,是勇气还是想象力?我想更是一种对艺术执着的探索精神,正是这种精神的代代传承,使京剧艺术盛于往昔、存于当下,而京剧人正以饱满的艺术热情展望未来。

作者单位|中央戏剧学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