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碧云天,黄叶地。”开头点名节令。一高一低,一仰一俯,写出了寥廓苍茫,衰飒零落的秋色。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秋色与秋波相连于天边,而偎依着秋波的则是空翠而略带寒意的秋烟。 “山映斜阳天接水”将青山摄入画面,并使天、地、山、水融为一体,交相辉映。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芳草无边无际,连着天涯似乎比斜阳更遥远。由眼前目之所及之景,写到了夕阳的太阳之外,延伸到想象中的天涯,实中有虚,虚中有实,写出了英雄的多情,重情。 “黯乡魂,追旅思。”思念家乡而神情悲伤,羁旅的愁思萦绕心头,拨不去,撇不开,它们在什么情况下才能从词人的心头抹去呢?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除非每天夜里的好梦把他留住才能达到。从表面看,好像是说乡思旅思也有消除的时候,实际上它们无时无刻不横梗在心头。这样写,使词的造语奇特,表达的情景更加深切婉曲。那么好梦到底是什么呢?词人没有说,留给读者想象的余地。其实一定是梦中返乡家人团聚的和悦情景。 “明月休倚楼。”夜间为乡愁所扰而好梦难成,便想登楼远眺,以遣愁怀,但明月团圆,反而使他倍感孤独和怅惘。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试图借饮酒来消释胸中块垒,但这一遣愁的努力也归于失败。这真是“举杯消愁愁更愁”啊! 全词低回婉转,雄浑沉郁,又不失阳刚之气。妙在跳掷腾挪,跌宕多变。往而思,思而梦,梦无寐,寐而倚,倚而愁,愁而酒,酒而泪。一片一个转折,一转一次深化,虽多方自慰终于无法排遣,愁思之浓,跃然纸上,写景物描写融洽无间,构成了深邃真挚,完美融彻的艺术境界。 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北宋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他对西夏军事制度和战略措施的改善,使西域边防稳固了好长一段时间,他倡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的政治抱负;他推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胸襟。一生以天下为己任,参入政事,主持庆历改革,被誉为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名臣,儿女情长被说成“铁石心肠之人”。然而,铁石心肠之人,却留下了柔肠侠骨的缠绵之作,被世人称赞为:“铁石心肠,亦作此消魂语”(许昂霄《词综偈评》);继昌云:“希文宋代名臣,词笔婉丽乃尔。”(《左庵词话》);邹袛谟:“前段多用丽语,后段纯写柔情。所谓丽语即柔语也,以秋景写秋心。”(《宋词三百首注析》);清谭献评说:“真情流露,大笔振迅。”可见这首词对后人的震撼之大。 范仲淹在《对床夜话》中也写到:“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一切景语皆情语,一代名臣,政治上叱咤风云,也不失其风雅之度。鲁迅先生说的“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他在这首词中言辞婉丽,深情绵邈的儿女情长,会和他那些苍茫恢宏,阔达胸襟的诗句一样,成为中华民族文明史上闪烁异彩的精神财富。 铁石心肠,缠绵之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