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氧为什么能与血液友好相处?

 雁鸣阁 2016-07-31
你听说人造血吗?
听说过,但是没输过呀。
血液成分非常复杂,其中的化学物质成百上千种,如果哪位科学家想造血液应该比造鸡蛋(目前还没人能造得了)难度更大。据报道,2013年罗马尼亚科学家研制出一种人造血液——由水、无机盐以及一种深海昆虫体内提取的蚯蚓血红蛋白合成的材料,可短时间替代血液实现氧气和二氧化碳交换代谢,这一成果如果得以成功推广应用,则有望缓解血库的供给短缺。因为血液造不出来,所以无偿献血目前很重要,很重要。
人体的血液从何而来?
在胎儿的胚胎早期,血细胞是由胚的卵黄囊生成的,到胚胎成熟期,便由胎儿的肾、脾、肝和淋巴组织生成,到了成年,血细胞主要由骨髓制造。
骨髓:是人体的造血“工厂”,骨髓中的骨小梁把骨髓分成许多如蜂窝状的小洞,这就是血细胞的“故乡”。红骨髓中有很多造血的干细胞,是形成各种血细胞的“种子”。干细胞能分化出原始红细胞、原始粒细胞、原始单核细胞、原始淋巴细胞和原始巨核细胞,再由这些原始细胞繁衍各自的后代,发育成各种血细胞,如红细胞、白细胞等。骨髓中的巨核细胞又可生成血小板。
脾脏:脾脏在胎儿三个月时就开始造血了,主要制造红细胞和粒细胞。胎儿到四五个月时,又开始制造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胎儿长到七八个月左右,脾脏才把造血任务交给骨髓。
 
肾脏:红细胞的生成需要一种造血的调节因子——红细胞生成素,这种红细胞生成素的发源地是肾脏,并对红细胞生成有重要作用,它可以刺激骨髓不断制造红细胞。
 
淋巴组织:人体内的淋巴组织,可以制造淋巴细胞。
血液成分及功能
红细胞类
红细胞是人体内运送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最主要的媒介。血液中心根据临床的需要,将红细胞制备为悬浮红细胞、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洗涤红细胞、辐照红细胞、冰冻红细胞等血液成分,用于不同的疾病治疗。
 
白细胞类
白细胞是血液中一种重要的血细胞,通常称之为免疫细胞。作为免疫系统的一部分,它能在机体发生炎症或其他疾病时,帮助身体抵抗病原的入侵和对疾病的免疫方面起重要作用。
 
血小板类
血小板具有止血作用,当患者由于骨髓造血功能的异常、药物、中毒等多种原因导致血小板数量减少、血小板功能异常,引起凝血功能异常,这时就需要输注机采或手工浓缩血小板来改善病情。
 
血浆类
血浆是血液的液体成分,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同时,提供细胞生长的必需营养物质。血液中心工作人员会根据临床不同的需要,将血浆制备为病毒灭活冰冻血浆、新鲜冰冻血浆、普通冰冻血浆以及冷沉淀凝血因子并进行储存。病毒灭活冰冻血浆、冰冻血浆适用于各种稳定凝血因子缺乏的患者;新鲜冰冻血浆适用于大量输血、肝病患者的凝血功能障碍、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口服抗凝剂过量及血浆置换等患者;冷沉淀凝血因子适用于Ⅷ缺乏、纤维蛋白原缺乏、大量输血等患者。
三氧大自血疗法对血液的影响?
对红细胞的作用
暴露在治疗浓度下的红细胞,受到血浆抗氧化剂(尿酸、抗坏血酸、白蛋白)的保护,不会形成正铁血红蛋白。红细胞酶活动度、ATP、2,3二磷酸甘油不受影响,臭氧化血液样本溶血率小于2%。臭氧作用血液尤其低-中臭氧浓度(10-40ug/ml)不引起细胞膜的任何过氧化作用,红细胞通过抗氧化防御机制被保护。
 
对白细胞的作用
研究表明,虽然血液中分离的白细胞暴露在臭氧中1小时会出一些遗传损伤,但是暴露在20-60ug/ml臭氧浓度范围的血液样本未表现出任何损害,这与多种形式的抗氧化防御保护机制有关。同时,三氧进入人体经过潜伏期后,可引起干扰素γ(IFN-γ)、IFN-β、白细胞介素-2(IL-2)、IL-6、IL-8、IL-1、IL-7、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粒-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的释放。
 
对血小板的作用
合适浓度的臭氧可改变正常血液中血小板的聚集方式,在血栓的形成过程中,臭氧通过生成过氧化氢能促使其向解体的方向转化。
 
对血浆的作用
研究发现,间歇的臭氧自体血液治疗方案呈现诱导抗氧化酶的上调,这是一种可计算的、瞬时的、体外发生的氧化应激,这种“小剂量和重复氧化应激之后的多种治疗性应答”或者简称为治疗性“休克”;治疗性“休克”具有其独特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三氧化血液的回输只涉及活性氧的瞬时脉冲,这些活性氧脉冲能够产生与恒定的活性氧水平不同的刺激。“治疗反应”是通过来自血浆的活性氧(ROS)和脂类氧化产物(LOPS)产生的。
血液的化学成分
正常人血液化学成分可简要概括为下列三类:
(一)水: 正常人全血含水约81%-86%,血浆中含水达93%-95%。
(二)气体:氧、二氧化碳、氮等。
(三)可溶性固体:分为有机物与无机盐两大类。其中有机物包括:蛋白质(血红蛋白、血浆蛋白质及酶与蛋白类激素)、非蛋白含氮化合物、糖及其他有机物和维生素、脂类(包括类固醇激素)。无机物主要为各种离子如Na+,K+,CL-等。
非蛋白含氮化合物NPN
血液中除蛋白质以外的含氮物质,主要是尿素、尿酸、肌酸、肌酐、氨基酸、氨、肽、胆红素等,这些物质总称为非蛋白含氮化合物而这些化合物中所含的氮量则称为非蛋白氮(non-protein-nitrogen,NPN),正常成人血中NPN含量为143-250mmol/L这些化合物中绝大多数为蛋白质和核酸分解代谢的终产物,可经血液运输到肾随尿排出体外。
尿素是非蛋白含氮化合物中含量最多的一种物质,正常人尿素氮(blood-urea-nitrogen,BUN),含量占血中NPN总量的l/2-1/3,故临床上测定血中BUN与测定NPN的意义基本相同。
 
尿酸是体内嘌呤化合物分解代谢的终产物,当机体肾排泄功能障碍或嘌呤化合物分解代谢过多如痛风、白血病、中毒性肝炎等疾病均可使血中尿酸升高。
肌酸是肝细胞利用精氨酸、甘氨酸和S-腺苷甲硫氨酸(SAM)为原料而合成的,主要存在于肌肉和脑组织中,正常人血中含量为228.8—533.8μmol/L,肌酸和ATP反应生成磷酸肌酸是体内ATP的储存形式。肌酐是由肌酸脱水或由磷酸肌酸脱磷酸脱水而生成且反应不可逆。因此它是肌酸代谢的终产物,正常人血中肌酐的含量为88 4~176.8μmol/L,肌酐全部由肾排泄,且食物蛋白质的摄入量不影响血中肌酐的含量,故临床检测血肌酐含量较尿素更能正确地了解肾功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