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接受每种可能,包括孤独终老

 昵称30490651 2016-07-31

原创 | 我接受每种可能,包括孤独终老

我接受每种可能,包括孤独终老

作者 |林雪

明知生是个体,死是个体,但是我们不肯探索自己本身的价值,我们过分看重他人在自己生命里的参与。

——三毛《送你一匹马》

我总是比较后知后觉,当杨绛先生的离世已经慢慢淡出人们视野的时候,我却忽然想写点什么。

第一次听说先生的时候,先生已经是一位近百岁的老人了,但我却觉得她仿佛会一直这样清微淡远地活下去。

她就像一个穿越历史迷雾,经历生死离别之苦的智者,在这个喧嚣的时代里淡淡地活着,平静而孤独。

1997年,先生送走了自己最疼爱的女儿钱瑷,次年又送走了她用尽一生去守护和深爱的钟书。

整整十八年,她独自一人面对着曾经是三个人的空间。

没有人知道她究竟是如何扛过那种不再相见的散失。

那种被留在这个世上独自清理现场的无奈和孤独,哪怕只是想象都会觉得恐惧和崩溃。

但先生没有。她埋头于钟书生前的七万页手稿之中,一边在精神世界里和挚爱保持着外人无法理解的交流,一边平静地渡过余生。

我住的地方是学校的老社区,老人居多,常常隔几个月便会见到讣告,清晨未醒便会听到丧礼的乐队声响飘进房间。

死亡本该是寂静的,可丧礼上却总有各种哭丧与乐队的吹打。

我常常在想,离去的人又怎么能看到身后的喧嚣?

但回过头来想,如果一个人离开了,却没有子孙的哭丧和乐队的吹打,会不会显得太过落寞?

那种死亡的寂静和孤独,又会让活着的人怎样恐惧和忧伤?

所以,那些死亡后的喧嚣,只是满足了活着的人的需要。

平静,才是一个人面对生命逝去最深的臣服。

我接受每种可能,包括孤独终老

关于孤独终老

孤独终老,这个词在中国的文化语境中就像一个诅咒,绝大多数的人都对此感到抗拒甚至恐惧。

为了逃避这个诅咒,人们选择躲进家庭,生育孩子,建立关系。

只要关系存在,“我”就不是一个孤独的存在;只要子孙还活着,“我”便永远“活着”。

人们创造了一个巨大的幻象去相信自己不是孤独的。

但是,孤独是生命的本质,这无可改变。

每一个人都是孤独地出生,孤独地死亡,即便是在活的时候,也是孤独的。

人永远代替不了另一人的痛苦,甚至根本理解不了。

所以人总会在某些时候,感到无能为力,彻底被孤独感、绝望感包围。

在一篇文章中有个很生活化的描述:

比如你躺在床上要死了,亲人痛哭流涕,但你还是会死去,他们也还是会活下去。

或者你失恋了痛哭流涕,朋友耐心地安慰你,但你还是一个人,他也还是要回家跟另一半吃饭睡觉逗孩子。

心理学中将这种现象称为存在孤独。

我们总以为一切都会如想象地去进行。

工作、成家、养娃,老去时有老伴和孩子的陪伴,谁都不会中途退场,自己永远不会孤独。

但事实是,哪怕再相爱的两个人,也终究无法完整地陪伴彼此一辈子。

一个孩子被生下来,母亲总认为他在几十年之后才会死,是这样吗?

错了,一个小孩被生下来,他便携带着死亡,死亡如影随形。

每个人都是孤独的,就像每个人都会死亡。

这是谁都无法抗拒的事实,只是大多数人都不愿面对和承认。

未知生,焉知死

有人问将死的苏格拉底:你不害怕吗?

苏格拉底说:我看不出一个人为什么要害怕死亡。

第一,我不知道死亡将会怎样。

第二,只有两个可能性:如果我会继续活下去,那么就没有害怕的必要;如果我不会继续存活下去,那也没有害怕的必要。

苏格拉底无疑是个智者,即使死亡马上就要来临,也没有任何恐惧。

因为他彻底地活过,早已洞察了自己的生命。

对他而言,死亡是另一个机会:我已经知道了生命,现在我也将知道你。

其实,任何活着的人都不可能知道死亡。

当人们说“我害怕死亡”,他并不是在害怕死亡,因为人怎么能够害怕那个自己都不曾知道的、陌生的事情?

恐惧只存在于对自己已知想象中的东西。

死亡或许比生命来得更好,谁知道呢?

那个恐惧并不是对死亡的恐惧,那个恐惧是对时间的恐惧。

当人们说“我害怕死亡”的时候,他的恐惧并不是来自于死亡。

而是来自于自己没有真正活过的生命——活着的时候没有好好去生活。

东方人相信生命会通过子孙永远持续下去,在过去有千千万万世,在未来也将会有千千万万世。

让子孙按照父辈的意愿生活,认同并为父辈的观念负责,是生命延续的核心。

如此,家庭的组建和后代的繁衍就成为上一辈对下一辈人的基本要求。

在家庭里,有多少人通过寄生侵入别人的生命来减少自己对孤独和死亡的恐惧?

不论是控制他人或是放弃自己的精神世界,最后的结局都是过不好这一生。

怎么面对孤独终老

对死亡的恐惧,会永远深刻地存在于人性之中,在心理学中称之为“死亡焦虑”。

为了抵御死亡焦虑,人们一般会采取两个极端的办法。

一个是“全能”。

我是神,神不会死,也就没有了死亡焦虑。

但是人要成为神,就必须让自己处处高人一等,并且放弃情感的需求,因为情感往往会让人踌躇不前。

隔离了情感,一个人确实可能不会感觉痛苦,但会失去享受生命喜悦的机会。

这种不死,实际上也就是不曾真正活过。

另一个是全然的“无能”。

成为一个需要被保护的弱者,放弃独立的人格,放弃自己的想法、自己的需要,而全然委身于神,祈求在神的庇护和恩赐下获得永生。

但事实是凡世间没有神,只有被幻想为神的人。

永远乞求保护的“无能儿”也注定会成为他人无法承受的负担,最终成为弃儿。

这两种办法其实都是教人必须变成一个烈士,牺牲这部分,或是牺牲那部分,但这两种方法其实都是无效的。

因为当你会忧虑未来,或是烦恼结果,如此就会有恐惧。

生命完全不会担心结果,生命并没有要去任何地方,它只是在这里,没有什么目标要达成,没有遇见被注定的命运,只有人们自以为是的思想会担心结果。

所以,尽情地去过自己的生活吧!

人生最大的勇气就是全然自由地去过活。

你来到这个世界上应该是为了你自己,而不是为了其他任何人。

不要去担心老去和死亡的时候会怎样,此刻的你是活的,那么你就是活的。

生命喜欢你去享受,喜欢你去庆祝,喜欢你深深地加入。

只有每一个片刻你都进入地越来越深,每一个片刻的生命才会变得越来越美。

然后渐渐地,当你融入哪个高峰,它就会变成你生命所居住的地方。

不报任何期待,但接受每种可能

前段时间和兰兰有一次很不愉快的争执。

那几天,她一打电话就念叨,希望我能和其他人一样赶紧建立一个家庭,毕竟岁月不等人。

“没有家庭,别人会看不起你,你会被别人笑话。”

“别人爱笑就去笑吧。”我很无所谓地回应,“嘲笑之所有能起作用,是因为它能让你痛苦和愤怒。只要我不在乎,他们也只能自讨没趣。”

“不行,你就应该找一个给他们看看,不能这么没志气。”

“我绝对不会把婚姻当成攻击和报复他人的工具,最后毁了自己真正的幸福。”我依然不以为然。

“你这样下去,丢的是我的脸!”她的话语中带上了怒气。

“你是你,我是我。你自己觉得脸上无光,我有什么办法?我无法为你负责。”我本能地反感那种被感情绑架的感觉,于是,说出来的话也很伤人。

但是,恢复平静后,我逐渐明白了她的限制。

她和我爸都生活在拥有传统婚姻观念的老家。

就像当庞大的角马群潮水般向一个方向狂奔的时候,单个的个体很难克服被抛下的恐惧和不被裹挟其中的感觉。

我也很能理解她的担心:如果自己百年之后唯一的女儿被留下来,孤独终老,作为母亲又该情何以堪?

但是,一个人失去婚姻并不可怕,哪怕终其一生没有婚姻也不可怕。

为了自己在他人心中的一个幻象而让原本鲜活的自己“死”了几十年,才是真正的可怕与可悲。

人生在世,没有什么东西是不会失去的。

周国平先生在《论得和失》中说道:我们总是以为,已经到手的东西便是属于自己的,一旦失去,就觉得蒙受了损失。

其实,一切皆变,没有一样东西能真正占有。

得到了一切的人,死时又交出一切。

不如在一生中不断地得而复失,习以为常,也许能更为从容地面对死亡。

无论命运带来什么,都只不过是人间再平常不过的事而已,没有什么会特别针对我,也没有什么会特别施惠于我

一位上师曾说过:最大的臣服,是不执著。

没有经历的生活会滋长死亡的恐惧,而一个全然经历过的生活会将这种恐惧带走。

经历每一个片刻的生命,那就是为死亡而做的训练。

和母亲起争执后,我好友慧慧语重心长地告诉我:大家都特别希望我能重新开始生活,不一定非要找个人嫁了才是新生活,而是一个人也能好好过的简单生活。

她的话让我内心感慨。

有段时间我内心宁静,没有一点忿恨,日子踏实温暖,我很疑惑:这算不算对自己曾遭受过往伤害的原谅?这样是不是很没出息?

慧慧告诉我:只要你平静了,又何必浪费时间和能量去恨什么呢?当很多事情,很多人都变得无足轻重、云淡风轻的时候,你就会拥有真正的力量和美好。

生活中,总有一些莫名的“远方”牵动着人心。

但我们需要明白,“远方”哪儿也不是,它不过是一个假想物,一个大幻想。

所有的过往都可以用来追忆,所有的未来都可以用来憧憬。

人的一生要为家人承担种种责任,但我将所有的时间都给了过去和未来,那我的现在在哪里?

顾城有句很美的诗: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

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

生命原本就是个美好的存在:此刻,我活着,我爱过,我会去爱,同时我也能承受孤独、享受独处的乐趣。

无论哪种选择,只要我愿意,就可以。

我不抱任何期待,但接受每种可能,包括孤独终老。

心灵的圈子微信公众号:xinquanzi52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