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节气养生:大暑进补宜清补,饮食宜吃“苦”

 gztxd 2016-08-01

在炎热的夏季,人们经常会受到气温的影响而变得烦躁起来,有些人还会出现口舌生疮、小便黄赤等情况,这是由于夏天在五行中属火,与心相关,气温的升高会引发人体内心火的亢奋,从而出现上述症状。

夏季饮食宜吃“苦”

根据五行学说,苦入心,而且苦有泻热之功,因此,在夏天适当进食苦味食物对健康有益。苦味食品有很好的祛暑清热的功效,能够祛除心中烦热的感觉,保持头脑的冷静和心态的平和,同时对于口舌生疮也有不错的疗效。苦味食物除能泻热外,还有很好的燥湿作用,可以祛除体内的湿气,使脾胃运化功能恢复正常。在夏天大家都会觉得食欲不振,适当的苦味可以促进食欲。现代研究也发现,苦味食物可以刺激胃肠的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增强人体的食欲和消化功能。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吃“苦”,中医在很早就提出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观点,认为春夏季节,随着气温的升高,人们多喜欢吃寒凉的在苦味食品中首选苦瓜,《本草纲目》记载,苦瓜可“除烦热,解劳乏,清心明目”,苦瓜熬汤,可以防治中暑、治疗夏季腹泻等。另外,食物中的荞麦(可做面食),蔬菜中的莴笋、芥菜、芹菜、萝卜叶、苜蓿、油菜心等都有轻度的苦味,可供平时选择。而莲子心属于药食同用之物,尤其适合于小孩夏天烦躁易怒、睡眠不佳的情况。在药物中可选择味苦而有回甘的苦丁茶,对于夏天出现的咽喉炎、胸闷心慌等有不错的疗效。

夏天为火气当令,因此人比较容易烦躁发怒,这时应该调畅情绪,减少发怒,只有减少发怒,才能使阳气利于人体,使精力充沛,像树木旺盛一样,如果发怒,会损耗阳气,对身体是有害的。

大暑进补宜清补

大暑,二十四节气之一,正值“三伏天”中,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在华南地区,也是雨水最丰沛、雷暴最常见、30℃以上高温日数最集中的时期;天气潮湿闷热,在野外或高温环境工作的人很容易出现中暑的情况,因此,冬瓜水、绿豆汤等消暑佳品都深受大家喜爱。

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使用这些寒凉之品,有些人由于出汗过多,使气阴耗伤,容易出现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口淡乏味、精神萎靡、身体逐渐消瘦等“虚”的表现,这时如果一味使用寒凉之物,反而使胃口更差,营养吸收不良,严重的甚至会出现消瘦的情况;这种时候就需要适当使用清补的办法。所谓清补,就是使用甘凉滋润之品,补益人体损伤的气阴,这种方法既避免了补气药的温燥,又避免了清热药的苦寒伤胃,补而不燥,清而不寒,既消解了暑热,又增强了体质。

常用的药物有西洋参、石斛、麦冬等养阴之品,可以用来泡茶或煮汤;如果热比较盛,小便较黄,口干较明显者,可以加用竹叶、荷叶、西瓜皮等煮水代茶以加强清热作用。

(综合自《好脾胃不生病》)

编辑:林晓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