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知)结绳记事:老帝国的新文字?(组图)

 叶老师YP 2016-08-01

(新知)结绳记事:老帝国的新文字?(组图)

搜狐 11-18 09:48

哈佛大学学者研究认定结绳记事是印加文明独有的文字书写系统

(新知)结绳记事:老帝国的新文字?(组图)
(新知)结绳记事:老帝国的新文字?(组图) 1/3

印加文明

在今天的代表是马丘比丘遗址,当时的印加人是如何将建筑的巨石运上高山的,至今还是个谜。

一根粗糙的绳子上打了三个结,便传达出“我要离开三天”的信息。远古时代,在还未有文字时,结绳记事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的工具,但它却不属于文字系统,这是语言学界的一种共识。

然而,美国哈佛大学的教授在对印加文明所遗留的上百个绳束进行分析后,认为结绳记事是印加独有的文字书写系统,美国《科学》杂志近日发表了这个研究结果。这一发现已引起众多领域学者的关注,如果结绳记事也是一种文字形式,那是否意味着要颠覆我们此前对文字体系的认识?

只有结绳记事没有文字的古文明

阿兹台克文明、玛雅文明、印加文明是曾经在美洲大陆上三足鼎立的三种文明,但相较前两者来讲,印加文明的具体情况却因文字的缺失而模糊不清。

在国内较早系统介绍印加文明的中国社科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白凤森研究员介绍:“印加文明应是一种较为成熟的文明形态,在农业、政治体制等方面都较为完备。但遗憾的是他们还没有自己的文字,处于结绳记事的阶段,而印加人的历史完全靠一代代印加人的口耳相传。”

印加人的结绳记事,又叫奇谱(khipu),它们大多用棉绳制成,是一种精心编制的装饰性绳结挂饰。16世纪,西班牙殖民者入侵印加国度后,只发现了奇谱这一奇怪的交流方式,却无任何文字记载。

印加奇谱比一般的结绳记事复杂,一块奇谱往往有一条横向主绳,上面垂挂有很多打了结的垂直绳索,在它们上面又挂着第二层或第三层更多的绳索,层层累积而成。到现在,保存下来的只有600多个奇谱。

研究奇谱是段解谜的历史

因为奇谱的复杂、稀缺,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便赋予它无穷的想象。最初,科学界认为这些绳子只是一种保存记忆的设备———一种个人化的记忆辅助工具,而没有任何统一的含义。直到1923年,科学史学家利兰·洛克验证了收藏在纽约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100多个奇谱,是计算结果的记载。

洛克发现,表示数字的奇谱是水平的,使用的是十进制,在每一根绳子最底层的结代表个位。其他较高层次的绳结则依次代表了十进制的十位、百位、千位等等。

在他看来,奇谱就像是一种由绳索编制成的算术工具,它们的结就像算盘珠一样能保存计算结果。

不过洛克的认识并没有使奇谱的特殊意义显露出来———远古时代许多文明都有过结绳记事的阶段,结绳以记事,主要是帮助人们计数。此后,奇谱的研究沉寂了60年之久。1981年,康奈尔大学的考古学家罗伯特·阿什尔与妻子,数学家玛西娅·阿什尔出版了一本书,宣称奇谱可能是一种早期的记事形式,才又点燃了科学界对奇谱研究的热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