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大笔试会刷多少人?par面刷人率多少?最终拿到OFFER的比例有多高?

 北书房2014 2016-08-01

今起,直通四大特设【四大专栏】,专门介绍你想知道的,和你并不知道的四大那些事儿,四大人亲笔撰写!告诉你一个颠覆你想象的四大~


目录


1.  四大对比篇


1.1  聊聊四大的特色与优势(付表对比)

1.2  论四大的部门划分,你会被分到哪?

1.3  在境外四大工作是一种怎样的体验?(美国,香港,意大利和加拿大...)


2.  我为什么选四大


2.1  攻守皆宜 & 良好的职业平台

2.2  清晰的职业发展途径 & 钱多涨的还快


3.  四大人才知道的事儿


3.1  四大的offer,录取比例到底有多少?



offer真的是越稀越贵么 


它的反面就是:offer真的是越多越贱么?我们学校每年去四大的同学的确是特别多,但是我特不喜欢“拿四大保底”这种说法。其实,真正要找到比四大更好的工作,是特别难的事;而即使是四大,如果运气稍差,“四大皆空”也是极有可能的事情。 今年我们学校两届研究生挤一块毕业,再加上其他学校就业大军也在扩大,今年的就业竞争还是非常激烈的。我对 KPMG在我校公布的面试名单作了个简单的数据透视:



最终 offer数不详,乐观假设最后Bachelor 25,Master 50;再假设四大在我校招收人数基本持平,那么四大在我校招收人数为:Bachelor 25*4=100 Master=50*4=200 然后有很多同学拿两个或以上的四大offer,那么试问按人头算,能有进四大资格的又剩多少?


在我们学校大把的人想进四大进不了,连会计学专业研究生也很多人“四大皆空”。所以,不要再吹嘘“四大保底”,不要认为自己是人才,签四大太亏了。还是“良好的职业发展起步”那句话:扩招并不降低四大工作经验本身的含金量,它带来的只是四大人中三六九等的明显分化,而这又完全取决于个人的努力。 看完多的再来看少的: offer真的是越稀越贵么?


若真以offer数量的多少来作为判断标准,那只能说是虚荣心在作怪;你真正要考虑的是上面提到的“岗位、公司、行业、职业发展前景、米、培训轮岗、生活质量、工作地点”等标准。 所以,抬起头自豪的说:我签四大了;相信几年后你走出四大时也同样是信心满满:我也曾经是四大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