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欧洲的面条

 云游看天下 2016-08-01

说道欧洲的面条,就不能不提意大利。意大利面在某些角度上已经成了这个国家的标志。
意大利面,又称意粉,是西餐中最接近中国人饮食习惯,最容易被接受的。而如今欧洲各地的面条,基本也都是直接沿袭或者改良自意大利面。
在千年前把面包看做圣餐的欧洲人眼中,这种条形水煮的面食怎么看也是异端,那面条如何风靡欧洲、特别是意大利的呢?
曾有多种说法,以前最让人信服的说法是马可·波罗从中国带回意大利的。现在该说法已经被否定,根据时间推算在马可·波罗之前就已经有意大利面了。
意大利人说是自己发明的,这到可以作为一说。(罗马时代小麦种植确实很普及)
目前比较可信的说法是,“面条文化”通过丝绸之路,先由中国传到阿拉伯帝国,再传至西西里地区,大约八世纪时传遍整个意大利和欧洲各地。
最早的意大利面成型于公元13至14世纪,与21世纪我们所吃的意大利面已经很像。到文艺复兴时期后,意大利面的种类和酱汁也随着艺术逐渐丰富起来。
最初的意大利面都是揉了切、切了晒,吃的时候和肉类、蔬菜一起放在焗炉里做,因此当年意大利半岛上许多城市的街道、广场,随处可见抻面条、晾面条的人。
意大利面吃起来连汁带水,颇不方便。早期的人们都是用手指去抓,一些上层人士觉得这样吃相不雅,绞尽脑汁发明了餐叉,可以把面条卷在四个叉齿上送进嘴里。
餐叉的发明被认为是西方饮食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从这个意义上讲,面条绝对是功不可没。
新大陆的发现极大的开拓了人们的想象力,也给意大利面带来更多变化:两种从美洲舶来的植物,辣椒和西红柿被引入酱料。
到19世纪末,意大利面著名的三大酱料体系:番茄底、鲜奶油底和橄榄油底完全形成,配以各种海鲜、蔬菜、水果、香料,形成复杂多变的酱料口味。
面条本身也变化纷呈,有细长、扁平、螺旋、蝴蝶等多种形状,并通过添加南瓜、菠菜、葡萄等制成五颜六色的种类。据统计,意大利面的品种竟有563种之多。
欧洲面条(意大利面)主要分这么几类:实心粉,还有通心粉,宽面条,细长面条,细线状的细面以及包肉馅的小方块形面饺等等。
在欧洲的大小餐馆里几乎都能找到一两种面条销售(无论是不是意大利餐馆),出国在外,吃饭合胃口很重要,在欧洲,面条显然就是最好的选择。

【发现德国】现已开通商务咨询服务,如果您对中德两国的各类资源感兴趣,或有兴趣与【发现德国】微信平台合作,欢迎致信:xpresstours@163.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