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随感 (1)
2016-08-01 | 阅:  转:  |  分享 
  
一滴奶里的世界

趴在窗口凝视,望着窗外人来人往,叶落鸟飞,是我深心最欢喜的时刻,仿佛又走进了生活的另一个及其美妙的世界。可那天我却看到了感人的一幕。

那是一个看似平常的初夏清早,依旧是勤快的鸟儿打破了夜的寂静,在树梢嬉戏,我也起个大早,趴在宿舍窗口享受清新的空气,陶醉于鸟儿的欢乐之中。正当这时,一位穿着很朴素的学校清洁工人的举动吸引了我的注意,老大爷在地上捡起来一个已经被人喝完的奶瓶,然后走到了一个角落,向四周望了望,把奶瓶倒立在嘴唇上,满脸幸福的等待着那一丝甜美,从瓶底到瓶口,阳光穿过那一滴奶,刺痛了我的眼睛,心里也猛地很难受,眼泪也被一种无形的东西催促下来,思绪一下子回到了过去的点点滴滴。

不知道老大爷是因为没有吃早餐,还是早已就对那白皙皙的的液体的味道的渴望,但他让我想起来了在餐厅的另一幕。一次和室友吃饭,我偶尔性买了一次很少吃过的虾,也不是太会吃,就剩了点虾皮类的东西,就当我放过碗筷之后,室友告诉我说:“刚才那个收碗的大妈吃了你吃剩的虾。”我当时竟然无言以对,沉默了。我回头看看了大妈,满脸爬满的皱纹和手上的厚膙,让我看到了自己的母亲,看到了那个整天早出晚归,背朝黄土面朝天,却不舍得自己吃穿的母亲。记得离家近上学的时候,大概一个月回家一次,不过有一次回到家我却发现家里连一点食用油都没有,我就很不解的问:“妈妈,你怎么不买油啊,你们每天在家怎么吃饭了?”妈妈笑着回答说:“油前二天刚吃完,再说我和你爸也不喜欢吃炒菜,有咸菜呢!”不过,妈妈知道我爱吃炒菜,看到我回来就抽空去集市买些油,买肉和水果,一大堆我爱吃的,自己却不舍得吃,她却一直用不喜欢吃来婉谢我的好意。可我深知,爸妈何尝是不喜欢吃,只是希望自己孩子吃好些,想邻家孩子一样,吃上好东西,上得起大学,盖得起房子娶得上媳妇,这样他们安心了。为此我经常劝爸妈不要那么辛苦,我们不在的时候自己照顾好自己。可我知道,我不成家立业,我说什么都是多余的,他们也不会听进去,也许这就是无私父爱母爱。可最让我担心的是爸爸每次去集市卖菜,却怎么不舍得吃早饭,炎暑时不舍得买一瓶纯净水。为此,好多时候夜里独自在被窝悄悄流泪。

等我回过神来,想拿相机记录这一感人时刻时,可只能遗憾的看到老大爷而远去的背影。但老大爷那满脸幸福却发人深省的刻骨一幕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

父母总是把苦痛脆弱紧掩,在我们面前总是那么风淡云轻。但是还记得,隆冬深夜甜香的烤红薯摊前,老大妈冻僵的手指和大衣里面依然瑟瑟发抖的身影;可还记得,清冷凌晨,宽阔寂静的马路间一辆汽车擦身而过时清洁大爷惊魂未定的神情;可还记得,深秋中夜,火车站附近的天桥下面,几张单薄的衣服上面,任身边车来车往依然蜷缩酣睡的场景。或许,她只是想着,多卖一些,就可以给女儿买心仪已久的耐克,或许,他只是想,儿子今天放假回家,早些完工,去买儿子最喜欢的新鲜鲤鱼,或者他只是想,上个星期女儿要钱,把省下的住宿费,一并寄去。其实天下的父母亲都一样,为了自己的孩子做什么事都是幸福的,即使再累,再疼,只要孩子高兴,他们都会义不容辞。年轻时,她们为孩子打拼,没人体会他们的辛苦,没人看到他们的眼泪;老了后,无情的孩子送他们到对他们来说如监狱般冰冷的养老院,他们也无怨无悔。

不管是让人心酸也好,让人感动也罢,这样那样的场景始终存在,不管是灯红酒绿的街头,还是平凡县城的巷尾,不管是高楼翎立的都市,还是田间地头的乡村,这些场景始终上演着,或许你不曾看见,或许你不愿意看见,毕竟,没有人去注意那空奶瓶里的一滴奶。

也许我们都把目光和关爱都集中在了孩子身上,甚至无暇转身望一望已经满头白发的父母,仔细的看看他们爬满满脸的皱纹,温柔的抚摸满手的厚膙。其实他们需要的不多,一瞬间的回眸就是他们最大的幸福。

一滴奶太渺小,太俗气,俗气的甚至我们都不愿意去瞥它一眼,可它却在阳光下映射出生活中被我们忽视的亲情,挖掘人的良知。

献花(0)
+1
(本文系北国的芦苇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