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望中烽火扬州路------谈辛词的用典 20

 江山携手 2016-08-01

 

上节课我们最后讲到,辛弃疾词大量引用典故,这是辛词中表达爱国情怀词章的一大特点,有的明显看得出是用典,有的则如水中着盐,浑化无迹,比如上节我们讲的第一首词《鹧鸪天》下阕“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就连用了欧阳修《圣无忧》词:“春风不染髭”、《新唐书·王忠嗣传》载王忠嗣曾上“平戎十八策”和韩愈《送石洪》诗:“长把种树书,人云避世士”三个典故,但是一般读者看不出来,能看出来的就只好感叹没有一处无出处。辛词用典,又杂又广,真是“论、孟、诗小序、左氏春秋、南华、离骚、史、汉、世说、文选、李杜诗,拉杂运用”,形式多样,花样翻新。尤其善于连用典故,上节课讲的两首《贺新郎》,就连用典故,但并非堆砌,而是一环套一环,层层深入,没有一个典故虚设。举个例子《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这首词作于乾道四至六年(1168-1170),这时辛弃疾南归已八、九年了,却投闲置散,作一个建康通判,不得遂报国之愿。但他坚持在任而不归隐,为什么呢?下阕连用三个典故来说明: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前三句,“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世说新语·识鉴》载,西晋张翰字季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乍起,因思念家乡吴中的美味鲈鱼脍,“遂命驾而归”,但在这是“休说”,不要说,这是反用季鹰的典故,说的是不归隐的事实。后三句所用许汜“求田问舍”的典故,上节课讲过,“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刘郎指刘备,他恨不得让求田问舍”的许汜睡地下,说的是不归隐的原因。“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三句,出处在《世说新语·言语》:东晋“桓公(桓温)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琊时种柳,皆已十围(a.两手姆指和食指合拢的长度,如腰大十;b.两两臂合拢的长度,如树大五),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用桓温事,说的是不归隐的结果,年复一年,光阴虚度。而象这样处处有出处,有根据,本来不是作诗填词的方法,而是写文章的方法,以文为词,是辛弃疾词的又一大特点。同样这个特点也是由词的内容,由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决定的。只有以文为词,才能容纳辛弃疾壮志难酬的满腔悲愤,才能充分表达他无与伦比的爱国豪情。

最是以文为词,最能说明辛词用典特色的,是被明代杨慎评为辛词第一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这首词,咱们说实话,我上学时也不爱读,甚至后来教书这首词也不大爱教,同样是写北固亭的,我更喜欢“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生子当如孙仲谋”,至于这一首,尽管知道被评为辛词第一,仍然觉得用典太多,没有词的韵味。跟我有同感的人恐怕不在少数,咱们先讲与辛弃疾同时的一个人,岳珂。岳珂,大家可能不知道,可是我要提他的爷爷,大家肯定太知道了,谁呢?岳飞,岳珂是岳飞的亲孙子。岳珂生于1183年,比辛弃疾小43岁,是弃疾的部下,后来也成了辛派词人。辛弃疾写这首词的时候是66岁,写成之后,特意置酒召请来一些客人,让歌妓反复唱,还自己击节,打着拍子。问所有的客人,一定让客人找出其中的毛病,客人逊谢不可,有的说上一两句,听着不中意,也不答辩,可是挥着羽毛扇四处看个不停,那意思是一定找个人来挑出毛病。岳珂记载这件事的文章接着这样说:我当时年少(也就234岁),敢说话,因为辛弃疾顾问再四,再三再四地问,我就不加思考很不慎重的回答说:我一个小孩知道什么啊,哪敢有议议论,可是如果您一定要象范文正公(范仲淹)那样以千金求《严陵祠记》一字之易,用一千两银子征求一个字的改动,那么晚生私下里还真的有点疑问呢。辛弃疾很高兴,把岳珂叫到跟前坐近了,催着他说完。岳珂说“微觉用事多耳”,只是觉得用典多罢了。辛弃疾大喜,斟了酒对坐中客人说:“这话确实说中了我的老毛病。”于是“味改其语,日数十易,累月犹未竟”,每天换词语几十遍,一连好几个月还是没改出来。这个故事出自岳珂著的《桯史》卷3“稼轩论词”,应该是实有其事,史学家们认为《桯史》这部书所载的事大都翔实可信,把它作为研究南宋历史的重要资料。这段记载似乎是说辛词用典多,是个缺点,连辛弃疾自己都认为是老毛病,但他能虚心听取别人意见,创作态度很认真;可是我们不妨换一个角度去思考:为什么“味改其语,日数十易,累月犹未竟”,想改而最终也没改成呢?按说,汉语言中但分有什么词汇能替换其中的某个典故,哪怕找这个词汇如同大海寻针一般,对于一位杰出的词人、语言艺术大师辛弃疾来说,也并非难事,但他终于没找着,这就只能说明,能够替换词中用典的语言不存在。

为什么辛弃疾词中的典故如此的不可更替?我们通过分析《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来寻求答案。

我们先看看这首词的写作背景。刚才说过,写这首词时辛弃疾已经66岁了,从43岁到6321年中,除了一度出任闽中之外,有18年在江西家中闲度,64岁突然被起用,66岁这年的初春由浙东安抚使改任镇江知府,出镇江防要地京口(今江苏镇江),还有其他一些主战派人士这一两年也突然被起复,怎么回事呢?原来此时的宰相韩侂胄要出师北伐了。韩侂胄的母亲是高宗赵构皇后的妹妹,这个裙带宰相,除了耍阴谋排除异己之外,没什么本事,他之所以要北伐,其实是想通过打败金兵捞取政治资本,巩固自己的权位,起用辛弃疾也只不过是利用他那主战派元老的招牌而已。辛弃疾到任后,一方面积极布置军事进攻的准备工作,另一方面对韩侂胄的轻敌冒进又忧心忡忡;一片紧锣密鼓的北伐声当然与他恢复中原的豪情壮志合拍,但他又清楚地知道并非真正被信任重用深感很难有所作为;他派人去北方侦察后,认为战机未成熟,主张暂时不要起兵,可是遭到很多人的反对;他在江防要地京口不止一次登上北固亭,了望已属金国的江北地区,俯瞰江南的偏安一隅,肯定更激发收复失地解救被奴役同胞的紧迫愿望,又会勾起南渡43年来目睹朝政腐败文恬武嬉的焦虑心情。这种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而又老成谋国慎思远虑的情怀,这种矛盾交织错综复杂的局面,本应该是一篇洋洋万言大块文章的材料,而现在却要紧紧地压铸在区区104个字的词牌里,你说他不利用历史含义厚重可以引起联想从而获得丰富内涵的典故,又该怎么办?

下面我们就具体看看这首104个字的“永遇乐”利用了哪些典故,可以引起我们怎样的联想。

这首词以“京口北固亭怀古”为题,词中所用的典故,都跟京口有关。“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起句就是千古英雄气魄。孙仲谋,三国时吴主孙权,在京口设置重镇,并一度作为都城,他继承父兄之烈,开疆拓土,以区区江东之地,抗衡曹魏,形成三国鼎峙的局面,曹操激赏“生子当如孙仲谋”,尽管当初的歌台舞榭早已无存,他的英雄踪迹也无处寻觅,但是“无觅”二字正说明千古以来不断地有人在“觅”,在追慕,在景仰。“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寄奴是南朝宋开国皇帝刘裕的小名,京口就是他出生居住的地方。这个寄奴刘裕出身很贫苦,刚生下来就差点被扔掉,因为家里太穷了,养不起,长大了卖履为业,就是这样一个人,后来竟当上了开国皇帝,成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军事统帅。他以京口为基地,在势单力薄的情况下逐渐壮大,削平内乱,取代了东晋政权,两度挥戈北伐,收复了黄河以南大片故土。这就是词中所写的“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上阕11句,词人抒的是思古之幽情,发的却是对现实的感慨:无论是孙权或刘裕,都是从百战之中开创基业建国东南的,而南宋统治者是从江北逃来,苟且偷安,蜷缩于江左一隅的小朝廷,两者之间根本不存在可比性,但是,任何一位熟悉历史的读者,都会自然而然地拿典故中的英雄与现实中的懦夫去对比,虽然作者没有一个字触及现实,但在读者的脑子里,却是字字鞭笞软弱无能的南宋当权者。读者脑子里的联想和再创作从何而来?就来自被词人写得非常精彩传神的典故,写孙权,是“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写刘裕是“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是典故而不无古板,是历史,却又活生生地就在眼前。

我们再看下阕,就更可以体会到辛弃疾用典的必要和手法的高超。

下阕11句,四层意思,血脉偾张,感情顿挫,被组织在词中的几个典故,直而不露隐而不晦地表达了词人慎思远虑的情怀和当时错综复杂的矛盾。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典中套典,提出一个历史教训,这是第一层。“元嘉草草”,指元嘉二十七年(450)南朝宋文帝刘义隆草草出兵北伐,“封狼居胥”是刘义隆的话,其中套用了霍去病战胜匈奴“封狼居胥山”的典故,就是说原本雄心勃勃,以为必胜,结果只“赢得仓皇北顾”,大败而归,招致北魏拓跋焘大举南侵,从此国势一蹶不振。在写这首词的时候,南宋朝野在韩侂胄的鼓动下正是一片紧锣密鼓的北伐之声,辛弃疾却提出这么一个历史教训,是因为他反对轻敌冒进,主张暂不起兵。可是他的主张没人采纳,他在词里发出的警告也没人听,而且就在他写这首词的1205年秋天,又被罢官了,第二年北伐开始,第三年大败,金军分九路渡过淮河追击,一连攻陷十余州,扬言造舰渡江,南宋朝廷上下震恐,急向金帝国求和,金国答复说,必须交出祸首,没办法,只好设计杀了韩侂胄,把人头送到金国首都中都(北京),悬挂街头,订立了更屈辱的《嘉定和议》。

下阕第二层意思,在“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辛弃疾是43年前,率众南归的,我们上节课讲过,23岁的辛弃疾,率领五十人冲入五万金兵营中,活捉了叛徒,又号召了一万汉兵反正,突围渡淮河到了临安(杭州),投奔南宋。“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其中就包括他的这一壮举。当时高宗已经退为太上皇,刚即位的宋孝宗颇有恢复之志,起用主战派首领张浚进行北伐,在采石矶击破南犯的金兵,人心振奋,北方义军纷起,形势大有可为,可是符离败退后,主和派重新得势,与金国通使议和,从此,南北分裂就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辛弃疾的报国之志也就无从施展,“只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时机难得而易失,四十三年后的现在,重新经营恢复中原的事业,民心士气,都和四十三年前大不相同,当然要困难得多。这就进入了第三层“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佛狸祠”是怎么回事?刚才我们讲“元嘉草草”的典故时说过,不但没能“封狼居胥山”,反而招致北魏拓跋焘大举南侵,“佛狸”就是拓跋焘的小名。这个佛狸拓跋焘曾在长江北岸瓜步山上建行宫,后来成为一座庙宇,所以民间把它叫做佛狸祠。“佛狸祠下”怎么会又有了“一片神鸦社鼓”呢?在老百姓看来,有庙就有神,有神就能保佑没灾没病五谷丰登,“长向春秋社前后,为谁归去为谁来”,春社秋社,迎神赛会,歌舞作乐,至于这一座庙宇供奉的是什么神,什么来历,老百姓没工夫去审查,他们只知道佛狸是个神,不知道他是700年前的拓跋焘,更不会把这个佛狸和当前金人的南侵联系起来。而词人辛弃疾是把它们联系起来的,43年前,金兵南侵,金主完颜亮曾以扬州作为渡江基地,而且也曾驻扎在佛狸祠,严督金兵抢渡长江,以古喻今,佛狸很自然地就成了700年后完颜亮的代名词,辛弃疾曾不止一次地以佛狸影射完颜亮,佛狸祠在辛词里是南侵者所留下的痕迹。当年扬州一带烽火漫天,佛狸祠都成了金兵的指挥所,词人记忆犹新,而43年过去,眼前的佛狸祠下已是一片神鸦社鼓,和平安宁景象,全无战斗气氛,民心士气,大不相同,北伐又从何谈起?“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和“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强烈对比,使得词人不堪回首,百感交集。

那么,辛弃疾是否认为良机已经错过,局面无法挽救了呢?当然不是。对于这次北伐,他赞成,但认为必须慎重,必须做好准备工作;他向朝廷建议,把用兵大计委托给元老重臣,实际就是自荐,准备以垂暮之年,挑起北伐重担,可是没能如愿,于是发出“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慨叹,词意转入了最后一层。观众朋友恐怕都很熟悉关于廉颇的这段典故:赵国已经很危急了,赵王派使者看望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他的仇人郭开贿赂使者,让他说坏话,于是使者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廉颇终于没有再被起用。词人用这个典故,就他把个人的政治遭遇放在了当时民族矛盾和南宋统治集团内部矛盾的交叉点上,这样复杂的情形和莫名的感慨,不用这个几乎是唯一类比恰当典故,用什么词语仅仅11个字就表达出来?所以,辛弃疾绝不是掉书袋,而是正象清代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中所说“有英雄语,无学问语”。

我们结合辛弃疾作此词时的全部背景,就会理解如此深广的忧愤,如此复杂错综的矛盾,只有用一系列的典故才能表达,也就会惊叹他用典的出神入化,天衣无缝,它们所起的作用,它们的艺术能量,不是直接叙述和描写所能代替的。就这首词而论,用典并不是辛弃疾的缺点,而正体现了他在语言艺术上的特殊成就。

07.06.3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