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未病先防”为上医。除了生活方式要健康,在身体某个特定穴位施灸可以养护阳气,防病保健。 那么艾灸又是怎么防病的? 1.调节阴阳:人体阴阳平衡则身体健康,而阴阳失衡就会发病,艾灸能使失衡的阴阳重新恢复平衡。 2.调和气血:气是生命之源,血为物质基础,气血充足、气机条达则人的生命活动正常;反之则发病。艾灸可补气养血、疏理气机,且可提升中气以达养生保健的目的。 3.温通经络: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经络通畅则利于气血运行及营养物质的输布,若病邪侵及经络导致其闭阻不通则会引发疾病。艾灸借助其温热肌肤的作用,温暖肌肤经脉,活血通络,以达治疗寒凝血滞、经络痹阻所引起的各种病证之效。 4.扶正祛邪:正气存内则邪不可干,艾灸通过对某些穴位施灸可以培扶人体正气,增强机体防病抗病能力。 一生灸四次,健康伴终生。 人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生理特点,不同年龄段的人进行艾灸也应有所侧重。 儿童期 艾灸身柱穴 点击加载图片
艾灸用于小儿保健起源较早,古代有“小儿每日灸身柱、天枢可保无病”的记载。 身柱穴被日本医学界誉为“小儿百病之灸点”。身柱穴也是小儿三伏灸的要穴。 1937年日本政府大力倡导婴儿期灸身柱,以促进婴儿的生长发育,防治感冒、咳嗽等。3岁以上再艾灸,保护宝宝一生健康。 身柱穴小儿保健灸的主穴,属督脉,通于脑髓,它有理肺气、补虚损、解疔毒,宁神志的功效。灸身柱穴对于婴儿消化不良、吐乳、小儿泄泻、腹胀、食欲不振、精神委靡、夜不安神、夜啼、感冒、支气管炎、百日咳、肺炎、肺结核、哮喘、惊风、发育不良等,均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一般每次灸10至15分钟,开始可间日1次,以后可每周灸2-3次,也可使用益生良行艾灸仪每天艾灸一次,可使儿童不易患病,身体健康。 青少年期 风门穴、三阴交、肺俞 点击加载图片
17岁左右灸风门穴,以预防呼吸疾病的发生,提高体质; 24岁左右,灸三阴交,以避免生殖系疾患,增强生殖能力; 30岁前灸“肺俞”。 点击加载图片
年轻人户外活动较多,出汗后常常不注意保暖,又喜食冷饮,所以很容易感冒。固护肺气对青少年具有重要的保健意义。肺俞穴是肺脏之气出于背部之所,还是主宰全身在表之卫气,固护人体之正气不受邪气侵犯。 具体灸法有如下几种:施灸频率不拘时灸,即感到身体不适或即将感冒时,或进食冷饮后施灸;转季灸,即每月灸两次,分别在转节气的前1~2天施灸。 30~50岁 艾灸足三里 点击加载图片
30~50岁灸“足三里”增强脾胃功能,预防一切疾病。 步入中年,生活稳定,应酬繁多,思虑过度,运动不足,最伤脾胃。因脾胃损伤,不能充分运化水谷精微,水湿聚于中焦,大腹便便就出现了。灸“足三里”能调整消化系统使之功能旺盛,吸收营养增加能源,对全身各系统都有强壮作用。 足三里主管人体后天之本,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保健大穴!如有时间每天灸20分钟最好。 50岁以后 艾灸关元、曲池 点击加载图片
步入老年,肾气渐疲,元气渐亏,会出现腰膝酸痛、夜尿频多、健忘失眠、不耐疲劳、视力减退、听力衰减、脱发白发等症状。 《医经理解》记载:“关元,在脐下3寸,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人生之关要,真元之所存也。”该穴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凡元气亏损均可使用。 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下3寸处。艾灸最佳频率为1日1次,亦可不拘时灸。 老年了,常灸曲池,使眼明耳聪,预防高血压、中风。 点击加载图片
一手健康资讯,实时推送健康热点,最实用的健康养生知识、生活小窍门、母婴育儿等日常生活知识。在线回答健康咨询;关注99健康网,关注健康。 ![]()
◎99相伴●健康一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