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周医疗热点播报(7.25-7.31)

 渐近故乡时 2016-08-01
信息太多时间太少,感觉身体被掏空?一周医疗行业热点大事,关注医苑汇就够了。


本周热点:全面预算管理、医药产业工作分工、世卫健康联盟会议、取消编制、互联网医疗+商险。



政策动态
国家卫计委:公立医院实行全面预算管理

7 月 27 日-28 日,2016 年全国卫生计生财务处长座谈会暨卫生计生经济大讲堂在呼和浩特市召开。国家卫生计生委财务司司长李斌在会上提出,下半年卫生计生财务确立改革、保障、管理、扶贫、队伍建设五大关键词,要严格落实政府投入责任,继续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并建立健康扶贫的兜底保障机制。

会议提出,今年年底,所有公立医院要建立并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强化预算约束;所有县级公立医院和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医院要实行财务报告制度和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向社会公开财务信息,强化监督与考核。要加大卫生计生经济人才队伍培养力度,并在所有县级和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的三级医院设置总会计师岗位。

点此查看详情。

发改委部署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重点工作分工

为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推动医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经国务院同意,发改委近日印发了《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重点工作部门分工方案》。

具体政策措施包括强化财政金融支持,支持创新产品推广、健全政府采购机制、深化审评审批改革、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产业协同监管六个方面。

具体内容包括 2017 年底前研究制定创新和优秀药品、医疗器械产品目录;支持符合条件的高端医疗装备应用推广;2018 年底前加快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等。

此外,2016 年启动实施并持续推荐支持符合条件的创新型医药生产企业上市融资、发行债券、并购、重组,该分工由财政部、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负责。

点此查看详情。

世卫健康联盟 2016 年度学术会议召开

7 月 26 日-29 日,2016 年度世界卫生健康联盟学术会议在中国医科大学召开。本次会议以「建立信任」—— —个卫生系统改革的全球挑战为主题,来自全世界 42 个国家的 140 余名国外专家学者及学生代表,和 100 余名来自国内的专家学者以主题报告、海报、演讲等各种形式分享了在医疗服务、卫生政策、医学教育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发展情况。

世界卫生联盟主席 Henry de Holanda Campos 表示,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十分迅速,取得了很多成就。在医学教育方面,鼓励学生进入社区解决信任危机等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列。这也是选择在中国举办此次会议的原因之一。

中国医科大学医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曲波介绍,希望通过这次会议,能与世界各地的专家,就医患等关系建立信任这一主题共同研讨,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法,互相借鉴,共同提高。

点此查看详情。

人社部:公立医院不纳入编制管理或成定局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举行 2016 年度第二季度新闻发布会。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在介绍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下一步工作安排时明确表示,「研究制定高校、公立医院不纳入编制管理后的人事管理衔接办法」。

据李忠介绍,目前正在推行事业单位聘用制度和公开招聘制度,下一步,将建立健全以合同管理为基础的用人机制,继续扩大聘用制度推行面,研究提出解决编外用人问题政策思路。健全岗位设置管理制度,启动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试点。进一步完善公开招聘制度,分行业制定公开招聘办法。出台促进事业单位创业创新工作的指导意见,出台建立机关事业单位防治「吃空饷」问题长效机制的意见,研究制定高校、公立医院不纳入编制管理后的人事管理衔接办法。

有数据表明,目前中国公立医院在编人员大约有 800 多万,高校在编教职工有 233 万余人,对于这部分在编事业单位人员,具体做法将实行实名统计,之后随自然减员,逐步收回编制。

点此查看详情。

互联网+投资+医疗
中国医药企业社会责任联盟成立 ,阿里健康为唯一互联网企业

7 月 25 日,由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主办的「2016 年(第 33 届)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在重庆落下帷幕。年会中,阿里健康联合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等共 8 家单位成立「中国医药企业社会责任联盟」。

今年 5 月,阿里健康宣布建设第三方追溯平台,利用其在追溯体系建设领域的经验和技术能力,与监管部门、药品企业、行业组织、第三方技术服务商、以及公众一起,构建一个杜防假药的追溯生态系统;同时将对企业的疫苗类产品提供永久免费的追溯服务。6 月,阿里健康「码上放心」追溯平台正式上线。截至目前,已有上百家药品生产企业入驻了阿里健康的「码上放心」平台。

在「中国医药企业社会责任联盟」启动仪式上,8 家发起单位负责人表示,将从药品供应保障、药品质量及创新、药品追溯体系的构建、医生培训和患者健康教育、社会赈灾救助等多个方面做出相应的承诺。

点此查看详情。

互联网医疗+商业保险,平安大健康战略新布局

据悉,平安健康云将进行探索和实践,为商业医疗保险的产品、销售、服务创立新的模式,构建一站式互联网医疗+商业保险的新格局。

平安健康云作为平安集团推出的又一支医疗健康生力军, 将聚焦医疗机构和商业保险,串联所有医疗场景,构建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为医院、支付方、病人提供高质、高效、智能的医疗服务和金融服务。

此外,平安健康云还将携手平安养老险共同打造商保理赔的快捷便利一站式服务体系,通过医疗数据互通互联的理赔新模式,开启商保理赔的「秒时代」。通过为客户提供极简极速的理赔服务,极大提高客户体验,同时也从根本上防范虚假理赔风险。

点此查看详情。

各地医讯
陕西:政府召开深化医改新闻发布会

7 月 25 日,陕西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陕西省医改办主任、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刘岭就 6 月 6 日发布的《陕西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方案》进行解读。

刘岭介绍,陕西将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全面实行药品(不含中药饮片)零差率销售。全省公立医院药品占比(不含中药饮片)降到 30% 左右,百元医疗收入(不含药品收入)中消耗的卫生材料费降到 20 元左右。

适时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医保支付制度,探索建立职工医保、城乡居民医保、大病保险、应急救治、医疗救助和商业健康保险在经办环节的衔接机制,实行「一站式」服务。

推进分级诊疗,每万名居民有 2—3 名全科医生。推行医疗集团、医联体模式和县镇村一体化,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基层有足够的能力接诊。

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政府补助标准,今年新增 40 元,提高到 440 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标准今年提高到 45 元。

鼓励社会力量以出资新建、参与改制等多种形式投资医疗行业。社会资本举办康复、医养结合、护理院等机构,以及有资质的中医专业技术人员开办中医诊所,不受规划限制,非禁即入。将非公立医疗机构纳入统一的医疗质量控制与评价范围,探索建立负面清单和不良行为积分管理制度,健全非公立医疗机构退出机制。

点此查看详情。

广西:将建一批医养结合示范项目  

7 月 27 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实施意见》发布,广西将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做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南宁市、贺州市作为第一批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要统筹各方资源,规划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示范性强的医养结合试点项目。

《实施意见》指出,将建立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推动的医养融合发展模式,促进医疗卫生资源与养老服务有效对接,以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护理服务需求,做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至 2020 年,要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医养结合服务网络。大力发展健康养老,七个重点任务为:建立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长效合作机制,推动养老机构开展医疗服务,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居家老人签约服务机制,推进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中医药壮瑶医药健康养老服务,着力发展特色医养结合产业,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医养结合机构。

点此查看详情。

吉林: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实施方案

日前,吉林省政府下发了《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吉林省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吉林省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实施方案》创新提出的内容有:一是将全面启动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二是确定诊疗病种参考目录,在全国首创提出「明确功能定位、评估诊疗能力、确定诊疗病种、新农合差别支付」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县、乡、村及外请专家诊疗的病种参考目录。各地再结合本地医疗机构能力水平确定辖区各级医疗机构的诊疗病种目录。三是提出组建多层次医疗联合体。

四是调整了医保差别支付政策。在确保基层群众享受基本医疗服务权益的基础上,对能在基层医疗机构诊疗的病种,实施差异化的医保支持政策,患者自行前往上级医院诊疗的,将报销比例降至 20%。

五是推进医保按服务单元收费等改革。按辖区诊疗病种目录,对符合规定的转诊住院患者可以连续计算起付线。对上级医院向下级医院转诊开展后续治疗的患者取消当次基层住院起付线,在基层发生的医疗费用,医保和新农合在总额控制基础上,结算时予以适当倾斜。

六是将分级诊疗与精准扶贫结合起来,提出到 2017 年,签约医生服务团队与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贫困人口或家庭签约服务覆盖率达 100%。

点此查看详情。


以上内容来源于互联网,由丁香园舆情监测平台抓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