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本是如何培养介护人才的?

  平凡的人 2016-08-01

现如今,随着中国老龄化加剧,需要介护服务的人也变得越来越多。然而,根据调查显示,现在中国介护机构的介护工作人员不足100万人,在人才的供给面上,已出现了千万人的缺口(参考“2014中国统计年鉴”和“2013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的资料)。由此可见,中国也迎来了必须要重视培养介护人才的时代。

而在超老龄社会的日本,已经在介护人才的培养方面形成了一套成熟的体制。接下来就为你讲一讲日本的介护人才培养体制。


如何成为介护员?

针对介护人员的培养,日本有专门的资格制度。其中,去老年人家中提供介护服务的职业,被称为“访问介护员”。想取得访问介护员的资格认定,必须要参加“介护职员初任者研修”,并拿到结业证书。“介护职员初任者研修”的制度和实施是由各级政府部门严格监督管理:首先由日本的厚生劳动省(日本负责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部门)制定指导方针,再根据各级省市的实施纲要,在指定的人才培养机构中进行人才的培养。



应该学习什么?

“介护职员初任者研修”,学员通过130个小时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课程,系统地学习介护工作的基础知识、介护沟通技巧和身体介护方法等等。课程的内容不仅包含生活支援技术,更加重视心理护理技巧的学习。



比如实践操作中有一门“体位变换”的课程。课程旨在传授通过体位变换,防止卧床的老人生褥疮的技术。学习了“身体力学”的原理,就可以用最小的力量,让介护方和被介护方都轻松地完成这项介护任务。这样的知识和技术,正是在学校的实践操作课程中才能够学到。


“介护职员初任者研修”是包括访问介护员在内,所有从事介护工作人员的基础研修。完成这项研修课程,就可以理解介护的基本知识,技术以及思考问题的方法。


除了访问介护员,还有什么其他的资格?

其实,介护人员不仅仅有访问介护,还有许多其他专业资格认证。

介护福祉士:是支援日常生活难以自理的老年人和残疾人的国家资格。对接受介护服务的本人和介护工作人员进行介护相关的指导,并提出建议。从2017年1月开始,有三年以上的介护工作经验,参加了450小时的“实务者研修”的课程,并且通过了国家考试,才可以取得此项国家资格。

介护支援专门人员(Care Manager):接受需要介护服务人群的咨询,并为其定制合适的护理方案。联系提供介护服务的工作人员和机构,根据情况作出适当的调整,并且监督定制的护理方案是否切实地实施。在介护和保险医疗,福祉的各个方面合计有5年以上的工作经验,通过介护支援专门人员(care manager)的考试并完成实务研修后可以取得本资格。

这些都是通过参加国家和各级都道府县举行的考试才能取得的资格。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大家还可以挑战更高级别的资格考试,来拓宽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


 大家已经对日本的介护人才培养体系和介护从业者的工作内容有所了解了吧。


 介护服务是由专业人员和各种机构共同提供的。其中,介护从业者不仅需要工作人员精通介护技术,还需要具备其他相关职业的业务技能、相关制度的基本知识以及协调能力。所以说介护是一份专业性很强的工作。


介护人员募集中?


在介护人才的培养方面有着丰富经验的日医,正在全国开展以日本介护研修项目为基础的日式介护研修。由掌握了专业的日式介护知识的日本讲师培养中国指导员。中国指导员学习了介护知识和指导方法后,再由他们培养一线的介护服务人员。所以即使没有介护经验的朋友,也可以安心学习专业知识。


现在,日医集团现在诚招有志于成为介护员的人士。详情请查点击“阅读原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