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倾听抑郁:心灵饥饿下渴望生命力的无声呐喊丨共识头条

 昵称27494174 2016-08-01
编者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引起人们关注,因抑郁而自杀社会案件也不时触动人们对有抑郁倾向群体的关怀,在社会转型、城市化进程的大背景下,传统的家庭形态发生很大变化,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在快节奏高压力下进行,老年人由于缺乏子女关爱形成的“空巢老人”现象,新生代人中的“留守儿童”现象,还有中青年人在现实问题重压之下的焦虑和迷茫,这些都构成了人在整个社会中的抑郁倾向。针对这些心理方面的问题,我们从人的心智成长的最初环境——家庭的视角出发,采访了知名亲子教育专家、萨提亚模式家庭治疗咨询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任蓉老师。
 
任蓉老师是一位坚持人本主义的心理治疗咨询师,在她谈及对有相关心理问题案例的分析中,她特别强调人的正面本质和价值,强调正向的心理发展和个人成长的价值,同时,任老师也是萨提亚模式的倡导者和践行者,这种心理治疗模式主张从家庭、社会等系统方面着手,更全面地处理个人身上所背负的问题,而不只求消除“症状”,更要提高个人的自尊、改善沟通及帮助人活得更“人性化”,最终目标是个人达致“身心整合,内外一致”。

 
采访对象:任蓉,亲子教育专家、萨提亚模式家庭治疗咨询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采访者:昀舒
 

农村的“空巢老人”现象

关爱老人,既要“按摩身体”,又要“按摩心灵”
 
共识网 昀舒:上世纪70年代,日本有一部电影叫《鬼》。它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当父母老了、甚至岁月对他们来说已经是太多了的时候,他们会变成鬼,去吃掉他们的亲生儿女。这部电影揭示的是日本历史上弃老现象(“姥舍て”)的社会心理根源:在极端贫苦匮乏的年代,丧失劳动能力、无法为家庭继续创造价值的老人,便是要吃掉儿女的鬼。
 
随着我们国家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这部电影表现的主题或许成了当今社会的现状。中青报曾报道农村老人自杀率现象,甚至用到“自杀潮”这样的字眼。在一些农村案例中,子女都恨不得父母快死;如因父病危请假回家的打工仔,等了几天老父不死便问“你到底死不死”,随后老人可能真的就自杀了。
 
据相关报道,农村老人自杀的原因,情感问题占到了40%,您觉得,在情感层面,从心理干预的角度出发,有什么样的方法可以让这些老人们自我调适?
 
任蓉:现在我们有的时候会接受一些邀请去社区讲课,对那些老人们我就会教些简单好记的身心健康的方法。最近我去到一个社区,大概有四五十位老人家。他们说:“我们记不住太多东西,你不要讲很多理论。讲的时间也不要长,一个小时就行了”。
 
我教他们六点,第一点是提醒他们“按摩身体”——首先是爱自己的身体,让阿姨叔叔们互相给捶捶背、拍拍头、捏捏耳朵、挠挠胳肢窝,皮肤是我们身体最大的压力感受器,通过按摩身体可以转换和释放身体一些负面的能量,还有老人常常不知道怎样和孩子沟通,很渴望和孩子们亲密,老人有时会用唠叨、埋怨和指责,以为这样可以和孩子连接上,我建议老人们回家后可以“撒娇”让孩子或孙子们给自己捶捶揉揉,也可以再交换,自己再给他们揉揉,通过身体的接触完成身体和心灵的亲密!
 
爱自己,还要爱自己的特点和优点——这就是“按摩心灵”,我让现场的老人们们每个人说说自己身上最大的特点和优点是什么?这个很重要,有时老人家辛苦一天,为家里做了很多,孩子没肯定你没夸你,你要自己夸自己。所以我让现场的老人家自己夸自己,有的老人说我很勤劳,有的说自己很踏实,还有的老爷爷夸自己很会忍耐!因为老年人有的时候觉得自己老了,孩子们会嫌弃自己,有的老人自己也嫌弃自己。尤其有些老人当感觉自我价值越低的时候,就越会有情绪,越会抱怨。甚至有的时候,老人不确信孩子还在不在乎自己,老人就会用生病的方式获得关注。
 
我有一次去某某医院,他们有一个协会,我分享一些心理的东西。其中有一个问题问到身心疾病。医院里一个医生告诉我,有些人在浪费医疗资源,有10个人去医院,有一半是疑病症这样的状态。有些老人总觉得不舒服,隔些日子就去医院做检查,其实报告已经没问题了。每次去医院检查,都得把孩子带上,孩子就很累。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老年人在生病的状态里得到了什么?“当我不舒服孩子就能陪着我,我就可以得到关心,得到陪伴。于是,这个行为中我是可以满足渴望的,潜意识中这个疑病的行为就在重复!”所以,平时子女要多肯定老年人对这个家的价值,或者是你看到的老人身上特别美好的东西。所以夸老人也就是在肯定他的价值!
 
老人们年轻的时候,或者是在他们那个年代不太喜欢说自己的好。等到年纪大的时候,要每天找到夸自己的地方,这就是给自己的“心灵按摩”!
 
第二点,我跟老人分享的就是每天把心里不要的垃圾丢掉,就是有情绪、生闷气的时候,就想象我的手伸到心里的房间里,把这些不开心的都扔掉。哪怕用一个行为暗示自己,也不要让负面情绪积攒起来,因为积攒起来也会到后面爆发。每天都要扔掉心里的垃圾。
 
第三点,尊重自己的有限!我教老人对孩子们说一句话:“我是有限的,你让我帮忙,让我做什么,我是有限的。”因为老人家有时为了让自己感觉有价值,明明身体已经到了极限不能再多做的,一咬牙什么都做,做完以后心理又不平衡,做了还抱怨!所以,我跟老人们说,您们自己不要什么事都硬撑!你的身体是有限的,每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很多人内在的完美主义倾向、强迫倾向或者是抑郁倾向。那里面都有“我是无限的,我必须什么都要做好!”每天我们最多时会有6千句的自我沟通,如果跟自己沟通说“我有时是有限的!”其实就是让自己喘一口气,这就是让自己设置一个比较放松的程序,自己制造一个程序让自己安稳下来,做得好、做的到,做不好、做不到都可以。
 
第四点,如果有老伴的,每天跟老伴至少做一件两个人都感兴趣的事情。有很多时候,两个老伴也会互相掐,让两个人每天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我们每天一起做一件都会开心的事情,这是非常积极的,还会增加幸福感!
 
第五点,每天就是发展你喜欢的事情,发展就是做一些新的尝试,做一些你喜欢的事情,做一些没做过的事情!这就是让自己生命力去活起来,你越不开发你的生命,就越要跟孩子黏在一起。我学三年精神分析的课程,在某某医院学习参观时,看到了他们一层楼层都是艺术治疗室,现在的心理学已经发展出后现代心理治疗,不再仅限于一对一的访谈。艺术治疗里有音乐、舞蹈、绘画、书法、编织,还有戏剧。这些是滋养生命的艺术形式!老年人,会存在一个社会功能退化的现象。功能性的东西再不能被证实的时候,比如原来我是处长,现在什么都不是了。所以,一定要发展很多滋养自己生命力的东西,尝试体验一些没干过的事情。
 
第六点,放手,让孩子去承担去做。因为很多老人家有一个潜意识的部分,就是怕孩子不需要自己,老人会觉得你这也做不好那个也做不像样的。尤其是带孙子辈的,“孩子你这个都做不好,奶奶帮你!”老人想证明她的需要,老人不是故意的,是她潜意识里的一个恐惧的能量,她怕你什么都会了,就更不需要她了。有的时候帮孩子张罗婚事,包括相亲,一定要在任何地方来显示我还是有用的,我还可以帮到你!所以,我跟那些老人说的话,放手,让孩子多经历!因为总有一天,我们是要放手的,我们是没有办法留在他身边一辈子的。现在给孩子吃苹果都不让孩子啃的,都是削好的。我有一个好朋友是口腔医院的医生,现在孩子的牙齿不整齐的特别多。大部分孩子都要去把牙齿矫正一下!我们小的时候不是这样的。后来牙医告诉我,是因为现在孩子吃的东西太精细了,没有充足地啃、嚼、咬、切,包括很少吃粗粮,孩子吃得越精细,牙齿就越长不齐。孩子的口腔肌肉缺少锻炼不仅会影响牙的位置和整齐,还会影响孩子讲话,造成口齿不清;甚至还会造成近视眼,因为嚼东西的时候,就是牵拉眼睛里面的韧带,这个韧带是跟面部嚼东西的肌肉是连在一起的,嚼东西越多,就是在锻炼眼睛。我把这个例子讲给老人家听,原来帮孩子越多,这样是害孩子,不是爱孩子。
 
就用这六个方法讲给老人家听,老人家也好记,然后去做就行了——每天按摩身体和心灵(记得每天夸自己);每天把心里垃圾扔掉;每天记得跟自己和孩子说:“我尊重我是有限的,我不会硬撑”;另外,每天跟老伴一起至少找一个很开心的事情去做;自己每天再试试没做过的事情、开心的事情去做;放手让孩子去做!这六条可以帮助老人多一些身心健康,家庭会增加快乐与和谐。
 
我还想补充有一点和老年身心健康有关的部分,我们文化里有时会通过注重外在的功能来强调有用和没用!好像失去外在的功能就等于没用了。在一个生命小的时候,如果孩子有一个完整的尊严或者是自我重视的价值感。那个价值感不是由别人确定的,如果从小我知道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是独一无二,是珍贵的,这些信念是深入骨髓里——哪怕我失去一个器官我依然是有价值的,无论什么时候我都是一个有价值的人!这些很重要的信念,会一直延续,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也是有帮助的!
 

一个“留守儿童”的心里话
 
留守儿童不单是时间和空间上和父母的隔离
 
共识网 昀舒:现代城市化的进程让传统的家庭生活——一家人生活在一起——形态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农村里有很多“留守儿童”,他们有的是从小就不能在父母的陪伴下成长,有的是在父母身边长大,但是因为一些诸如无法在城市上学的问题,要离开父母身边,回到农村老家,这又形成了情感上的撕裂。对于这些“留守儿童”, 他们的心理和情感上会有什么样的特殊性?
 
任蓉:我这周六才去湖南,也是组织我们去那里关心留守儿童。对于我来说,也是第一次近距离的帮助留守儿童,所以我直接面对面帮助留守儿童的经验是不够的。现在我只能是泛泛的去说,所有的接触是你必须深入到他怎么生存的环境里,甚至你有很长的一段时间你去了解他,你才能有资格去说你真正做了什么。
 
我从这些年接触的孩子个案中,发现城市里有父母在身边的孩子,他会遇到什么样的和父母沟通的难题?昨天晚上辅导一个九岁孩子,他的考试焦虑会让他头疼和睡不好觉。我问他:“当你因为考试烦恼的时候,你希望从爸爸和妈妈那里得到一些什么帮助?”我让他画画,他画他爸爸像一个鹦鹉,为什么画鹦鹉?“鹦鹉一直唠叨,一直说,让我心里特别紧张,他越说我越紧张。”他画妈妈是一只兔子,为什么是兔子呢?“她一会来,一会走,特别的匆忙。我真正想要她是很稳定的,能够陪着我,适当的时候给我一个拥抱。”爸爸是鹦鹉、妈妈是兔子,你会是什么?他画了一个乌龟。乌龟代表什么?“就是情况不对,我要躲起来。”
 
父母表面形式上的待着和你真正懂孩子、真正给予支持的质量是不一样的,不是陪的数量,是陪的高质量,后来我让一家三口面对面坐着,我问孩子:“你希望你爸爸是什么?妈妈是什么?”孩子就画了希望爸爸是斑马,“斑马身上有斑马线,斑马线代表安全感!”那希望妈妈是什么?“就希望妈妈是一个大白,很温暖的,我靠过去可以抱我的。”当你爸爸是斑马,妈妈是大白,你会是什么?他就画了自己是一只开心的猴子。所以,不仅是农村有留守儿童,城市里也有留守儿童即使父母在身边,但得不到真正心里的支持和理解)。
 
现在家长们会追求一些高大上的学校,有些学校是住宿,有一些孩子是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都有住宿。我之前接过一个心理咨询的个案,那个孩子是从小学、初中、高中都住宿,然后考了北京一个很好的大学。到大学第四年的时候,他说他不参加四级考试。为什么呢?“因为我从小都听你们的,你们也没有真正关心我,我就用不拿到大学毕业证来让你们难受和伤心,来惩罚你们——”所以留守儿童不是突然间翻出来的词汇,当你心跟父母的心是联不上的,你想呐喊,你用各种行为问题也不能吸引这些所谓的家长去懂你怎么了。这些孩子的心理像在一个孤岛上,什么都没有,什么心理的营养都拿不到,其实也是很无助的。现在城市里,一家人父亲、母亲常常都长时间面对着手机,孩子后来也学到我跟手机沟通就行了。
 
所以,我在想如果要改变比较广泛的留守儿童现象(孩子留守在心里的孤岛上,即使家长在身边也连不上),我觉得第一个很重要的家长要学会跟孩子沟通。像昨天那个爸爸,他是一个公务员,是一个处长,他跟孩子沟通的时候就认为我不停的唠叨说了该说的,该做的,就知道我爱你了。这不是孩子想要的,孩子希望爸爸像斑马一样的。我问这个男孩,如果爸爸不是斑马,还可以是什么呢?“可以是奶牛,还有可以是熊猫。”奶牛身上也是黑白花纹的,熊猫身上也是黑白花纹的,其实孩子想透过这些要的就是安全感。我经常带家长们跟孩子沟通,半年做一次测试,就可以问孩子:“如果家是一个动物园,你觉得爸爸妈妈像什么动物?自己像什么动物?”这是一个很好的去跟孩子沟通的方式。我看过有的孩子画爸爸是鳄鱼,妈妈是鲨鱼。有的是爸爸是豹子,妈妈是老虎。如果孩子画的爸妈都是食肉性的动物,在里面有角,有牙齿,说明孩子的内心都是很紧张的。
 
如果孩子画出来以后你再问孩子一个问题,你希望爸爸妈妈是什么样的动物?就可以看到孩子真正要的父母是什么样的!现实的父母和理想的父母到底差距在哪里?如果家长越早的了解孩子在要什么?孩子就不会用各种行为问题、情绪问题来吸引关注,甚至用毁灭自己的生命去引起关注。
 
共识网 昀舒:广义上来说,留守儿童也不单是时间和空间上和父母的隔离,很可能即使在一起,也没有建立一个情感上的互通。
 
任蓉:甚至有的父母在互相诋毁,互相吵架,互相在忙着离婚的时候多得财产。这样的个案我们也看到了,这样的孩子不也是留守吗?而且他看到了最让他受不了的人性,就是最爱的两个人在互相抢,互相打,互相不理不睬。其实我在想,这个到底是让他看到,还是不看到好。是不是还不如那些农村的留守儿童呢?
 
共识网 昀舒:您这次去湖南关爱留守儿童,通过与他们的接触,有什么新的感受?(编按:以下为任老师从湖南回来后对本采访的补充
 
任蓉:这次去湖南参加一个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去了一个乡里的小学,那个小学有一百多个孩子,留守儿童三十多名,因为去的时候,学校刚放假,并没有接触到所有的留守儿童,他们都是住宿,放假就回家了。我们带了北京和江苏的一些城里的孩子去到那个学校,和一些没有回家的当地孩子,包括一些留守儿童在学校里一起生活、一起画画、一起做木工活——为留守儿童做课桌、一起做心理游戏……
 

图为任老师带着城市里的孩子来到湖南溆浦沿溪乡小学,孩子们为留守儿童做课桌学——计算、测量、刨木板、画线、钻孔、拧螺丝、用砂纸抛光……

 
刚开始接触留守儿童,发现有些性格比较外向的孩子,她会常常黏在我们身边,会主动帮我们做很多事情,会默默的关心我们,眼神特别清澈,我带的心理游戏,她们一会就放开了,和城里的孩子配合默契,玩得特别高兴;另外几名留守儿童,他们很小心的眼神看着你,当你和他眼神接触的时候,他眼神马上就躲开了,在一起做课桌、一起画梦想的时候,他们特别的专注,画画的时候非常谨慎,我觉得他们在慢慢地打开自己!看着那些极其认真专注的身影,我会被他们感动着!
 
后面几天城里孩子要走山里孩子上学的路,在走两个小时的路上体验山里孩子上学的不容易,我带着3个城里的孩子住在一个留守儿童的家里,近距离的体验她的生活,她叫冬勤,12岁,和爷爷、奶奶、婶婶住在一起,爸爸是长年在外地打工不回家,她妈妈在她很小的时候就改嫁了!奶奶去年又查出了鼻咽癌,接受了6次的化疗身体开始好转起来,冬勤非常会照顾奶奶,她教城里的孩子砍柴生火、在稻田里抓泥鳅、到小河里捉小鱼。我们带了一些留守儿童到北京,冬勤也和我们一起到了北京,她住在我的家里,她能干、自立、会关心我,让我多喝水,会帮我拖地。我给她买好吃的蛋糕,她会把装蛋糕的一次性的塑料盒洗干净,不舍得扔掉,放在书包里说要留作纪念,她说没有吃过这样好吃的蛋糕!
 
她离开北京的那天,还给我写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谢谢阿姨、叔叔和哥哥,谢谢您们招待我,希望您们多去我们那里玩!
 

孩子们特别有想象力,为书桌画上好看的图案,写上美好的祝福!
 
我和她接触的十几天里,我看到一个非常美好的一个生命,内心有很多的爱,很多的纯真纯美。看到农村留守儿童远远超越城里孩子的部分——她们的生存能力、照顾自己照顾他人的能力、懂得爱和珍惜爱的能力。
 
这十几天近距离接触一些留守儿童的活动里,我看到他们每天都有一些变化在发生,敢于表达、敢于开玩笑、眼神可以直视和交流了!笑容更多更灿烂了!尤其带他们到北京看故宫、爬长城、参观科技馆!我想这些孩子需要更多看世界的机会,更多丰富的生命体验。
 

 
共识网 昀舒:对于留守儿童,如何预防这些孩子出现心理问题?
 
任蓉:如何预防这些孩子出现心理问题。适当的时候能不能用一个打比方的方式画出来,越小的孩子语言能力表达有限,无论是老师,还是在旁边的一些人,经常可以让他画出来或者写出来。对于有些孩子来说,说不出来,你可以让他画。不同的地方区域,不同的时期,孩子的年龄段,引导他的方式都不一样。我刚才引导的一个孩子是九岁的孩子,可以用画画的方式。你去见孩子要看孩子的性格,有些孩子比较外向,很容易跟你说出来。如果孩子偏内向,你可以准备一些玩偶和玩具,可以让他能够打比方。你伤心的时候心里的伤心像什么?当你害怕或者是最难受的时候是在身体哪里?你怎么知道这个地方是特别难受的?有的时候可以让孩子画画,让孩子画一个自己。然后给他彩笔,问他如果你特别生气的时候身体里是什么颜色的?有的孩子会用红色画手,代表他有愤怒,有的孩子愤怒就会打人;有的孩子用黄色给脚涂颜色,因为我难受的时候就想要逃跑。
 
现在国家也很重视心理健康,很多学校里都有心理老师。如果有一些心理老师能支持到,无论是农村和城市里的儿童。我特别希望心理工作者能对孩子说,就算他的事情没做好。大家批评和说的是你的这件事情,但是你是一个好孩子。所以支持的人一定要把人和做的事区分,因为有的孩子本来就没有从父母这儿得到的滋养和支持,又没有能力做好一件事情时,在他心里就会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好,这会是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所以要跟孩子讲,你虽然没做好这个事,但是你的人是好的,这个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共识网 昀舒:对这个孩子来说,让他有一个更好的途径去表达,而不是让他压抑在那里。
 
任蓉:是的。

 
“抑郁”现象已经成为我们需要关注的社会问题
 
抑郁是心灵饥饿,抑郁的症状其实是一种自己生命力的呐喊和邀请
 
共识网 昀舒:现在许多年轻人选择在北上广等大城市工作,由于现实压力,他们会“恐婚”、“恐生”,这是由环境引发心理变化,这种焦虑和恐慌,环境再变化,有可能会消失,当然也有一些人,环境即使变了,心理却不那么容易恢复,焦虑成了常态,甚至造成了抑郁症,能不能在抑郁症形成之前,就给这些人一种有效的心理干预?
 
任蓉:我现在在想,咱们把这个症状轻松一点看。开玩笑说,你只是去看症状的话,就觉得什么都是特严重的问题。只会让人越看越恐慌!如果换个方法看,就可以这样看——透过这个抑郁倾向或症状在要什么?或者是这样的症状后面在呼唤什么?渴望什么?如果这样看,那症状其实是一种自己生命力的呐喊和邀请!如果只是看到症状,就只有吃药。如果不看症状,看渴望,这个渴望一种是别人可以满足的,一种是自己可以满足的。我们说到内心的渴望,也是心理营养。每个孩子从小到大,无论在小的时候,还是在成年的时候,都有很多的心理需要的营养。
 
现在有些人说他特别贪吃,停不下来,特别是有压力的时候。我记得2010年玉树地震我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那天大概有4到6小时的直播。录完以后我是没有食欲的,出去以后看有个编辑在大吃特吃盒饭。他说:“还没到饭点我就饿了,原来这种直播是吃不下的,现在是压力越大,越想吃!”他问我是为什么?因为人在吃的时候会分泌一种叫内啡肽的物质,内啡肽它就可以让身心愉悦。
 
关于饥饿,有的是身体饥饿;有的是心灵饥饿。当我们没有意识到是心灵饥饿的时候,就会不停的吃。如果有抑郁倾向或者抑郁症,有时可以理解成是一种心灵的饥饿,或是你的灵魂在饥饿什么东西?或者是生命力在饥饿什么东西?
 
一个人活着有时是两个部分,一个是功能,那个功能我们叫社会化的产物。你是一个非常厉害的牛人,或者是你有一个什么职称、头衔或者是什么样的等级证书,这叫功能。但是,另外一部分是真我。如果我们从小到大,都在不停的开发功能的时候,往往有的时候会扼杀真实的我的部分,发展出一个“假自我”部分,那个真我是被压抑着的。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就提到我们内心有三个“我”:超我、本我和自我。所以,有时过分武装和发挥“功能”的部分,就是在喂饱我们的超我。本我就是真实的我,生命力的我,它是常常被自己打击或者是被自己关小黑屋的。如果这两个我越来越远,不停的发展社会的我,或者是不停的强化我的“超我”,活给别人看的那个我!我的灵魂好像是不在身边的。所以,对于抑郁症,我们看是一件不好的事,但是我觉得有时症状是一种自救的呐喊。“我不知道我怎么了?但是肯定是在渴望,在迫切的渴望着什么?我的内心里在迫切的渴望一种营养,虽然不知道是什么。如果这样看的话,我们就有很多方法可以做,可以去试试接纳去连接和滋养真我的部分。
 
若干年以前,我听过来国内一个德国老师讲课,那位德国老师问我们这些家长:“你们现在还给孩子读诗吗?”我们全傻掉了,为什么小的时候给孩子读诗或者是用诗去陪着孩子。因为它没有功能,不是一个功能化的东西,但是这样做可以滋养灵魂。所以在几千万人口的大城市里,人们天天都好像拿着鞭子抽着自己不停的去追赶功能和完成功能。可是,没有去滋养自己的灵魂,甚至没有去等自己的灵魂。“如果我休息下来,就会担心别人会超过我,我连休息的资格都没有!那你有没有觉得里面的那种匮乏吗?心灵的饥饿是会越来越饥渴,所以要做什么呢?既允许我们有一个在简历上特别漂亮的功能,那个社会化的自己,也可以大力的去发展——如何滋养自己的部分。
 
有时,要留意哪些是我的角色,那些“角色”有强烈的功能化的烙印,有的时候角色并不等于我。举例:有的人认为婚姻失败了,我不是好妻子就等于我完了,我很糟糕!妻子是一个角色,并不代表所有我的部分!所以,有的人认为角色失败了就等于我失败了,因为抑郁症里面一个核心就是低自我价值。就是觉得我对什么都没有兴趣,我什么都做不好,我什么都不是。
 
作为心理咨询师,我们可以辅助,比如说已经在有些医院的精神科吃药,症状稳定的时候,可以到我们这里来辅助做一些心灵的疏导和支持。我这里接的案例,有15岁的孩子在吃抗抑郁的药,才读初二。家长只给孩子药就可以了吗?不是的,他心灵里渴望的营养的东西,家长怎么样给?有报道有些留守儿童是用过激的行为,用自杀。但是有一些孩子可能十年都在慢慢抑郁的一个状态,慢慢的杀死自己。所以,我在想,最重要的一个,无论是少年的抑郁,现在还有老年人的抑郁,中年人的抑郁。如果不把它变成一个症状去看,他们都在渴望什么,他们的生命力在要什么?
 
有些人小时候是因为爸爸妈妈没给她足够的关爱,她心里的营养是不够的。结婚以后,好不容易找了老公,他也不能给我,她就生孩子,以为孩子就能给她,但是还是不行。所以,我们一生都在等着别人倒满自己渴望的时候,我要不到我自己心理就匮乏就在抑郁里了,对抗抑郁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是——自己满足自己的渴望!所以要看自己给自己什么?美国家庭治疗师萨提亚女士说:“人生有两件事要去做,一、喂饱自己的渴望;二、疗愈自己的伤口”
 
我带的一些课里面,我会引导彼此之间找——我们看到自己今天身上三个彩虹是什么?因为抑郁本身有一个低自我价值感,有的时候过度发展功能的时候,会发展一个“假自我”。就是你外面越好,里头是越空的。一个专业非常厉害的博士,他说:我不自信,我长期不自信,我在婚姻里,我老婆都知道我不自信!“如果你跟他说优点,他说我没优点,或者是我不屑去找我的优点。那我就换一个词,今天你能不能找到你心灵的三个彩虹?
 
彩虹是很有意思的一个故事,有一次开车去郊区玩的时候,我儿子跟我说:“妈妈,你看山那边有彩虹。”但从我这里看出去没有彩虹,根本没有。我就跟我儿子说:“又没有下雨,我怎么根本看不见彩虹呢?”我儿子就跟我说:“妈妈,你在的位置跟我的位置不一样。在那边,你拐个弯就看见了!”车拐弯以后,果然在两个山之间有一个小瀑布,在瀑布上就有一道彩虹。所以,我明白那个心灵的彩虹是要你在特别的角度才能看到的。有很多抑郁症是人格里面有一个完美的倾向,就是差那一点点,都不能放过自己。有些得抑郁症的人是社会功能非常厉害的,如教授、学者或者是高官。所以要跟他强化的就是:临睡前要给自己一个很重要的礼物,找找看,今天你心灵的三个彩虹是什么?你每天可不可以在一个很特别的角度去找到自己心灵的三个彩虹?就像是找到了心灵的营养品一样。不是在外面吃大鱼、大肉、麻辣香锅。因为我们心里越麻木,就用靠外来的刺激。
 
在抑郁里面要邀请自己去读懂一个词——丧失!我们这一生都在不断的面对各种各样的丧失,我们会阶段性地丧失勇气、丧失热情、丧失友谊、爱情或者亲情;我们会背井离乡丧失自己熟悉的环境、安全的家,甚至我们会丧失我们的活力、我们的健康和年轻的容貌……
 
美国心理学家朱迪思·维奥斯特的《必要的丧失》一书告诉我们——丧失是断奶,是分离,是痛苦,却也让我们深爱所得的一切,成为“分离的人、有责任感的人、联系着的人和内审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