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岐黄论坛-青年杰出中医药人才分论坛(中药临床研究篇)

 369蓝田书院 2016-08-02

“需要抢话筒才能得到发言机会;开场最早,结束最晚,竟无一人提前离席;每人每次发言限三分钟,且不得用PPT,真是一种考验;今天论坛信息量很大,收获满满……”参会嘉宾感叹。

7月23日,第四届岐黄论坛青年杰出中医药人才分论坛(简称“青年50人论坛”)在京召开,集聚50位政府机关、科研机构和企业单位的青年才俊共同探讨:中药产业中资源、工业、标准和临床四大领域的关键问题是什么?有何解决对策或建议?

“这些问题不是一次讨论就能解决的,但是通过集聚政府机关、学术机构、企业单位等多维度、高层次的青年人才展开研讨,将有利于拓展我们的视野,站在不同维度思考问题,打磨、修正我们的固有认知,更深刻地领悟我们所管理、研究及生产的对象。像强健我们肌肉一样,锤炼我们的思想,论坛就是我们的健身房。”据论坛负责人介绍,“会议秉承自由、平等、开放、包容的原则,参会嘉宾均可针对各主题提出相应的观点,但严格控制发言时间,鼓励观点、见解的交锋和碰撞,达到求真之目的。”

据悉,本论坛采用邀请制,针对政府机关、科研机构和企业单位分别设定了严格的甄选标准,主要针对青年千人、创新人才、万人拔尖、优青基金获得者开放。论坛特意邀请两位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全军中医药研究所所长肖小河研究员和清华大学李梢教授作为点评嘉宾。


中药临床研究:提高中国临床试验质量刻不容缓


临床安全性、有效性是中成药临床试验的核心目标,大型临床试验为药品价值赋予了强有力的循证证据,万例级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研究为药物安全性精确的注脚,然而中成药临床研究在快速发展中也面临目标指向性、研究质量、数据可靠性等方面的问题,推动中成药上市前和上市后临床研究的源动力在哪里?提高中国中医药临床试验质量的关键问题是什么?


荆志伟

医学博士,研究员,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学术管理处副处长。从事中药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及内科脑病临床工作。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委员、中国药膳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中药协会适宜技术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院级科技项目2项,发表论文60余篇,主编《博士看中医》、《重症肌无力诊疗与康复》、《养生漫谈》等著作。获得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内专利4项。参与2个五类中药新药的Ⅱ期临床试验及新药申报,设计5项中药注射剂、口服中成药的不良反应临床评价项目。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荆志伟认为,中成药得到市场认可的关键是其临床价值认可度和临床证据可信度,对于中成药临床安全性的内涵把握,应以生产企业为责任主体,增强风险意识,建立适合中成药产品特点的风险管理机构,积极、科学地开展常态化的不良反应监测,深入研究不良反应信号,逐渐改变在中西药联用时发生的不良事件判定中,出现“非西药即中药”的逻辑惯性。同时企业应重视产品在临床应用中的“售后服务”,重视临床医师辨证用药对药品风险的重要性,将风险管理体系覆盖到临床使用者,力争实现中成药风险最小化。


李   博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中医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2006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临床药理研究所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研究室负责人,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专业委员会秘书。曾担任丁香园循证医学版版主7年,2014年获得NSFC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资助,2015年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育才计划,2016年入选北京中医药传承“双百工程”唐旭东主任医师学术继承人。发表SCI及其他学术论文20余篇,2014年共同主编《实用循证医学方法学(第二版)》为循证医学类畅销书,2015年编著出版《如此简单的循证——循证医学入门之旅》为第一本专为临床医生撰写的小说体循证科普书,2016年1月出版小说体中西医消化内科科普畅销书《胃靠养肠靠清》。《Traditional medicine research》青年编委,《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中国循证医学杂志》等多个杂志的特约审稿专家。兼任中华预防医学会、循证预防医学专业委员会、循证医学方法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一届青年学组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消化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临床研究分会常务理事、北京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分会第一届青年委员。 


个性化治疗的疗效难以评判是中医药临床应用常常面临的一个难题。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李博建议结合循证医学及叙事医学,建立医患共建式的评价体系。据他介绍,与常规医疗记录中医生为主导的模式不同,医患共建式循证病历是设定一定的格式,将医生的评价和患者感受结合,尊重患者价值取向,医生患者共同记录的医学记录文书。


叶泰荣

泰籍华人,本科及研究生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专业,于北医三院任妇产科医师。博士毕业于德国柏林夏洛忑医科大学,肿瘤学专业,肿瘤干细胞方向。回国后一直从事药品、医疗器械临床研究与注册申报工作。曾完成3个创新药注册申报、1个进口注册申报工作;设计和参与完成7项创新药临床试验、1项药品药物经济学研究;完成8个医疗器械注册申报及体系辅导工作及14项医疗器械临床研究。


许多上市后有效性研究由于缺乏国际指南分级中的客观指标,而被认为陷入了一个‘概念很美、结果很low’的怪圈。北京博伦格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叶泰荣博士对此认为,国际医学界对中药循证医学证据信心不足,中药“万金油”的印象没有改变,其根本原因在于中药开展疗效评价时临床定位不明确,中药再评价的方法未正确使用。建议中药临床研究首要明确药品的临床定位,以最终获益作为主要评价指标,多采用现代医学的诊断分级,提高中成药临床研究的整体可信度。


张俊华

医学博士,副研究员,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研究院副院长,循证医学中心主任。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临床药理分会秘书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临床数据监测工作委员会副会长,天津中西医结合学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从事中医药循证评价方法学研究和中成药上市后再评价研究。建立了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系统评价方法、受试者依从性评价方法、核心结局指标研究方法和大规模临床试验系列关键技术。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参加国家级科研项目10项。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近些年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SCI收录18篇,参编专著4部,担任FAC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Research and Trials等期刊编委;Lancet,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WHO Bulletin,Plos One等10余种期刊审稿人。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天津市青年拔尖人才、天津市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等荣誉称号。


提高中国的中医药临床试验质量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天津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主任张俊华指出,目前中医药临床研究忽视对患者服药依从性的评估和报告,且依从性对研究结果的影响,也缺乏分析和评价。在现有依从性评测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中药临床试验的特点和需求,建立受试者服药依从性“间层变换”评价方法和报告规范,解决受试者依从性评价中“简单方法不精确”的问题,提高受试者的药物依从性,为临床试验质量的提高奠定基础。

END


”青年101“为中医药青年智库的官方微信平台。名称取自”百分百一流,百分百一线“,是集聚中医药相关领域优秀青年人才的智库型组织。


青年101

中医药青年智库


聚贤     传承     共创    分享


更多中医药青年智慧,码上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