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诸葛殿

 老刘tdrhg 2016-08-02
此联是云南剑川白族人赵藩所作。上联是根据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写成的,称赞他用兵时注重“攻心”,使对手心悦诚服。公元225年,诸葛亮举兵南征时,采取了马谡“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建议,大军所到之处,在打击死硬头目的同时,采用“攻心战术”。孟获是“夷人”叛乱的余部首领,被俘后不服输,诸葛亮立即释放,让他再战,孟获又被捉获了,他还是不认输,诸葛亮又把他放走了,嘱其再成。如此七擒七纵,孟获终于臣服了,诚恳地向诸葛亮说:'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从此南方平定,诸葛亮得以全力北伐。故赵藩推崇诸葛亮,说他是精于用兵而不好战的军事家。下联用“审势”来总结诸葛亮治蜀的方针,称赞他根据历史条件和客观实际的不同情况,来实行不同的施政策略。诸葛亮执法严谨,有挥泪斩马谡的动人故事,然而又有其宽大的一面,例如蜀郡太守法正,一意孤行,大施个人报复。对此违法行为,诸葛亮则宽大为怀,不予追究。这一宽一严的区别对待,在于两人所处的政治形势不同。马谡之所以处斩,是处在诸葛亮第一次挥师北伐之际,军法不严不行。又蜀郡太守法正是在刘备新据益州之时,民心尚未归顺。而且,法正又是土著豪绅,若严加追究,势必造成混乱,不利于蜀汉新政权的稳定。因此,诸葛亮严惩马谡而宽容法正。这副对联寓意深远,它不仅赞扬了诸葛亮的非凡睿智,而且提醒了世世代代的统治者,从中吸取教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