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位退休老教师的心声:加大对教师的管控,是对教育不负责任的一厢情愿

 昵称34962845 2016-08-02




作者简介:

 高翠萍,女,退休教师,从教35年,热爱学生,教学特点:不搞题海战术、不训练考试“机器”但教学效果显著、教育成绩突出。先后在国家刊物发表教育论文及长、短篇小说j数篇。  


一直以来,从电视新闻里耳闻目睹了诸多的校园暴力乃至中小学生自杀或杀人事件,作为跟学生伴随了一生且无比热爱教育、热爱孩子的老教师,我震撼并万分痛心!而让我不能沉默的是, 面对当前这么严重的青少年问题——也就是教育问题,相关部几乎没有拿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治理方案,相反,从当前已经出台的各类教育改革信息来看,仍然是在加大针对教师的管控上下功夫,尤其是对教育贻害无穷的中小学职称制度。似乎,只要把教师牢牢地控制好,教育的宗旨就能实现了!恕我直言,这是对教育不负责任地一厢情愿,更是对蕴藏在人性中能量认知的错觉!


当然,教育的主体是教师,教育的质量取决于站在讲台前教师的质量。但是,有“质量”的教师不是靠现在的这种管理方式能逼得出来,特别是“五年一个注册期”的折腾。近些年教育领域不断出现的一幕幕惨剧即已明确地向全社会证实:针对教师管理,名利诱惑越大,起到的效果越差;素质要求越高,教育状况越糟;竞争、压力越刺激、越紧张,教育越会滑向无法补救的绝路!因为什么呢?因为现今教育的成败、教师的“质量”、已不属于个人的“素质”问题而是教师的心态问题、信念问题。一切强制的手段包括严酷的政策法令,都不是解决人性的良方!解决人性问题,不能用严格的管控制度和紧张的学习培训特别是“五年一个注册期”的折腾!可是教育改革出台的这一系列政策、法令、制度,恰恰是束缚教师、折腾教师、贻误教育,只能进一步加强教师疲于应对领导、应对考核、应对培训、应对注册啊!


所以改革教育,首先要从改变教师心态做起。而改变教师心态不是以行政手段而是要靠合理的条件。什么是合理的条件?即是给予教师合法的社会地位、合情的人格尊严、合适的工作环境。而这些“合法、合情、合适”的人性化就当前的人文状况而言,需要国家下大决心扭转观念从源头做起,这个源头即是培养教师的基地——师范院校。也就是说,国家现在要从师范院校开始着手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使走出师范院校的准教师能带着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心态走上讲台、走进学生。因此,当务之急是要改革师范院校的性质。


 新的《考核章程》规定:师范院校毕业生要进入教师队伍一样要参加全国统一考试,一样要竞争上岗。我不知道有关方面为什么把“考试”“竞争”当成这般万能的“灵丹妙药”!但我深知,通过考试、竞争“考”出来、“争”出来的人,基本就不会有好心态了!因为从考场上考出来的人不亚于从战场上走下来的人,这样的人满脑子储存的就是“战场上”的拼搏意识。他们会带着这种意识走上教师岗位然后再用这种意识去履行职责、影响学生,如此恶性循环而已,根本不叫“教育”!本人源于人性的这个特点,提出与教改方案截然相反的理念。本人认为:师范院校生毕业后不仅不能再参加考试、竞争上岗,而且师范院校要从根本上彻底改变其性质,使师范院校成为培养教育人才的无可替代的优质基地。


  我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有这么一句耳熟能详的“口头禅”,叫做“要吃饭,念师范”。这句“口头禅”反映了那个年代对教师这个职业的最基本肯定。从这个最基本的肯定,足可以看出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和那个时代赋予教师职业的优越感。因此,改变教师要从扭转师范院校的性质开始。要让师范院校成为全社会独特的、无与伦比的、令人羡慕无比向往的特殊学校。


       这里说的特殊,即:学校全免费;毕业包分配!


       师范院校具有了这样的特殊条件,从政治上,立即会产生振聋发聩的启示效应,无声但却极具震撼地向全社会宣告:教育,是无与伦比地崇高和神圣!如此,师范院校的学生一踏进校门也就有了崇高的神圣感和使命感;从效率上,在政治地位和经济优越的双重感招下,教育,能最大程度地吸引全社会最优秀人才,教育部门就有了极其充裕的选拔空间,能将全社会的高品质、高能量、高水平、高素质人才吸纳进师范院校,再由师范院校按教育教学的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大需求进行政治上、业务上特别是世界观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精心培育,使其成为有信仰、有道德、有觉悟的真正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并能自觉自愿地做一名全心全意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的人民教师。


  师范院校一旦实行了免费,学生毕业也不再考试、竞争上岗,“教育”即以独特的优越性从政治上和经济上彰显它无比的神圣和崇高。这样,立即增强了教师在社会上的特殊地位,教师也油然而生无限的荣誉感、使命感和责任感,而这种荣誉感、使命感和责任感会自觉与不自觉地激活教师灵魂深处的正能量。这种良性熏陶的方式比起管理部门用严格的考核、严厉的制度、严酷的培训、严肃而频频的“注册”,迫使教师为名为利为职称不得不抛弃学生、抛弃教育而为自身拼命,毁了教育毁了学生!校园,即成了师生冷酷的竞技场;教师,为完成业绩、完成考核必定在学生面前像角斗士一样“杀气腾腾”!


教育不同于任何行业,任何行业工作做没做,做得好与坏立马就能看得见摸得着而“教育”不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的工作做与不做,怎么做,做得好与坏全凭教师的良心和觉悟、道德和信念。再先进的技术、再高级的软件也无法替代教师的言传身教和情感影响。所以,教师可以在工作中毫无障碍地把自己的精神、自己的情绪、自己的不满、自己的愤懑包括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完全转嫁给学生。换句话说,你组织上强加于教师的一切危机和压力实际都将由现在的学生为之买单,现在的学生买单后再转嫁给国家的未来……而这一切根本不是你组织靠“考核”“检查”“注册”等等行政手段能够掌控得了的。今天在教育上所做的一切,今后要不了多远的将来学生即会“原汁原味”地返还给我们的社会!


所以本人认为:教师职业必须“终身制”并行“优胜劣汰”,以稳定教师队伍,坚定教师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的思想和信念,而不是以“取消终身制、打破铁饭碗、五年一个注册期”这种“以恶治恶”的方式打击教师终身从教的事业心,迫使教师放着“教育”不“教育”随着“市场经济”为名为利为职称疯狂地“争”。几十年来教师在职称、名利的诱导下,在“高级教师”“特级教师”满天飞的今天,教育教出来的一代一代青少年展现给全社会的“成果”,如此活生生的教训难道还不沉痛吗?不知道教育专家们为什么不能面对已经发生、并且仍然在不断发生的惨剧认真反思,仍然要顽固地坚持中小学职称制度,并且还增添了更为严酷的“五年一个注册期”,将中国的教育彻底推上不归路?


我之所以主张师范生毕业后不能再考试、再竞争上岗原因是万分关键的。因为“准入门槛”在先在后对进入师范院校的学生在校学习的目的、动机绝对不可能是一样的!如果按现在教师选拔制度的规定,师范生毕业后需要面对一场决定命运、决定衣食饭碗的人生考试,我们替学生想一想,学生在校会怎么做?一切努力、拼搏只为一件事——备战应考。这就等于是在以权力迫使学生改变在院校的学习目的和奋斗目标,同时也改变了师范院校的教育宗旨,使院校失去了对准教师良好心态的培养和健康思想调教的时机;导致师范生在院校学习的动机和追求目标发生质的改变,院校的教育也会发生质的不同!而将“准入门槛”提前在院校招生时严格把关,情况就不同了。其一,可以收到优质的生源。在进行严格的筛选、严格的考试考核,通过了考试考核后录取进师范的学生,个个都会拔尖拔尖的;其二,拔尖的学生进了师范便可以有目标地更重要的是有良好心态地开始接受系统的、全方位的教育和培养;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学生在院校没有了后顾之忧、前途之困,命运叵测的焦虑和折磨又在院校感受了特殊的政治地位和优越的经济条件,身心自然能够得以健康发展,由此也就能心无旁骛并充满自信地自觉潜心学习教育教学技能,自觉地促使自己认真打造自己,改造自己。身心健康、精神饱满是激活人性正能的源泉,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在此前提或基础上胸中自然会产生“爱”。有“爱”方可带着“爱”走上教师岗位,为教育事业向学生播撒自己胸中的“爱”!这是合乎逻辑的良性循环吧?无需多高的智商也能得出的考量……


 当然,就象一亩稻田长势再好也免不了要生出几株扎眼的稗子,再优秀的人一样也会发生变化,不排除在这样崇高、神圣的氛围中同样要出现稗子一类的人物。对于这样优中之劣,除从源头上立马将其淘汰外,还要让其偿还师范院校为其付出的一切费用以及费用所产生的利息。好在现在是信息时代,互联网通达全球,经师范院校培养的学生包括走上工作岗位后的教师无论什么时候什么情况只要离开教师岗位都必须偿还在校的培养、学习、生活及所有费用和费用应产生的利息,不能自觉偿还的,由中国银行通过互联网双倍代扣,以确保国家的利益不受损失。


 而对于满腔热血坚定不移走上教师岗位的在岗教师,绝对地要对他们摒弃一切竞争、考核以及所谓的素质提升等等名和利的诱惑更不能迫使教师做那些与教育毫无意义,只在浪费教育资源,牺牲人力、物力、精力的表面文章和形式主义而让教师能带着理想、带着崇高、带着神圣的使命感,好好地、尽心尽意地、踏踏实实地实践教师自己应尽的职责。

       “身教重于言教”,这是老祖宗为我们总结的最浅显最直接的教育经验。其实,教育,不需要靠什么深奥的理论,教师对待学生也一样不需要什么复杂的手段或花样百出的门道。教育,需要教师做的就是用美好的心灵、正确的言行、慈爱的态度、真诚的关切,学生在这样的教师面前自然产生崇敬、仰慕的思想感情从而自觉地接受教师的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并得以健康快乐地成长!

        如果改变了师范院校性质,实行教育全免费、毕业包分配,严格地、高标准地把好了“准入门槛”,将真正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好人才选拔进师范院校。学生进师范院校像党员入党一样宣誓:自愿终身为祖国的教育事业任劳任怨、忠心耿耿,竭尽所能地无私奉献……进了学校以后安安心心地接受师范院校在教育教学所需的素质、能量特别是道德、信仰、世界观、价值观等方面的精心培育。使每个学生都能成为具有上述素质的教育人才。毕业后由行政主管部门采取城乡、优劣地区学校的自然轮岗式分配,教育形势立马会大为改观啊!


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无法再优越的职业。”台湾著名作家柏杨说:“社会上每一种正当的行业都是神圣的,不分轩轾没有等级,但教育这个行业却更神圣,因为教育培养出来的国民素质,决定一个国家民族的盛衰败亡。”       

 
      教师的工作不是个体和自身行为,教师面对的是一个班一个群体的下一代接班人。教师的精力转移或集中在自己个人欲望的竞争中,必然导致这个班级群体利益受损,再要应对掌控自己命运的领导和各种各样的形式主义,教育,自然休矣!


 说一千道一万,归根结底一句话:教师,需要稳定的情绪,良好的心态,积极向上的工作作风和忠于职守、全心全意的奉献精神。而这种稳定的情绪,良好的心态,积极向上的工作作风是需要优质的土壤、温馨的条件才能孕育而成啊!


教育,真的经不起折腾!

关于高中英语福利


24个故事串记高考3500词汇,暑期快速突破单词,开学英语涨分,暑期第三期开课啦,免费试听,满意报名



关于思维导图速记初中词汇课程开课通知


思维导图速记初中1600词汇,暑期第三期开课哦,报名的学生请及时安装好听课软件,没报名的童鞋也抓紧最后时间啦。不了解思维导图的请看下面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