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联卫国战争胜利大阅兵中的十个方面军

 金色年华554 2016-08-02
  1945年6月莫斯科红场举行庆祝卫国战争胜利的盛大阅兵,苏军共有10个方面军派出混成团出席, 在这10个方面军里,其实巴格拉米扬大将率领的波罗的海沿岸第1方面军早已经被并入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而且巴格拉米扬大将本身当时就担任着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的司令,但是在红场的胜利大阅兵时,率领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混成团却是其前任司令员华西列夫斯基元帅, 而当时华西列夫斯基元帅的真实身份是远东苏军总司令.由此看来当时这样的阅兵队列安排也有战略欺骗的涵义,主要是蒙蔽日本军方,以掩护当时苏军已经计划的从东欧向远东的调兵遣将.

  不过波罗的海沿岸第1方面军在历史上却是和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是一家的,这两个方面军的历史都可以追溯到卫国战争爆发时由白俄罗斯特别军区改组而来的西方面军.

  西方面军在卫国战争的历史上非常出名,第一任司令是当时苏军卓越的坦克专家巴甫洛夫大将,可惜他因为在战争初期指挥混乱,在部署防御时犯下致命错误,导致西方面军主力遭受德国冯-博克元帅指挥的中央集团军群的歼灭,斯大林一怒之下下令逮捕并枪决他.

  巴甫洛夫大将在赫鲁晓夫时代被平反,不过赫鲁晓夫晚年在回忆录中毫不掩饰对巴甫洛夫大将的蔑视,并指出当时把巴甫洛夫大将交军事法庭审判是有合理的法律依据的,不过他本人当时在自己执政时期领导平反斯大林的错误, 也就无意阻止对他的平反.

  巴甫洛夫大将被枪毙后,接替方面军司令的是苏芬战争的英雄,卫国战争爆发时的国防人民委员铁木辛哥元帅, 铁木辛哥元帅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在斯摩棱斯克会战中把德军的中央集团军群给拖住了,不久铁木辛哥元帅被派去西南方面军,因此西方面军司令由集团军司令科涅夫中将升任(并晋升为上将).

  德军在取得1941年夏季基辅大会战胜利后,将古德里安的坦克部队重新扑向中央战线,发起著名的'台风'战役,在维亚济马,布良斯克把西方面军和预备队方面军还有叶廖缅科上将的布良斯克方面军打得溃不成军,斯大林只好决定将西方面军和预备队方面军合并,任命朱可夫大将担任新的西方面军司令,而朱可夫大将则委任败军之将科涅夫担任他的副手,并指挥加里宁方向,不久组建单独的加里宁方面军,由科涅夫担任司令.

  加里宁方面军后来一直与西方面军并肩作战,保卫莫斯科,尤其是在尔热夫,维亚济马等地与德军杰出的防御大师莫德尔多次交锋, 后来西方面军演变为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而加里宁方面军则演变为波罗的海沿岸第1方面军,但这两个方面军仍然经常并肩作战,最后将他们多年的老对手-德军当年的中央集团军群(当时已改称北方集团军群)彻底围歼在东普鲁士.

  除了这2个方面军,参加胜利大阅兵的卡累利阿方面军实际上当时已经被撤消,该方面军当时正隐蔽调动到远东地区屗准备参加對日作战.

  在当时的苏军的建制中其实还有1个外高加索方面军,一直负责保卫苏联在高加索的油田,并监视土耳其,伊朗边境,可能是因为打仗太少,这个方面军并未出现在红场胜利大阅兵中,指挥该方面军的秋列涅夫大将是老资格的骑兵,早在战前就是大将,可是在整个战争期间以至战后一直未能得到提升.

  在参加红场胜利大阅兵中的10个方面军里,最出名的当然是朱可夫元帅指挥的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和科涅夫元帅指挥的乌克兰第1方面军,苏军的方面军虽然在级别上与英美还有德国的集团军群相当,但论人数则跟英美还有德国军队中低一级的集团军差不多,但苏军的方面军拥有自己的战术空军集团军, 苏军的步兵人数一直较少,通常一个满员师也只有六千人(美英的陆军师通常都在一万六千人左右),苏军主要是依靠其令人生畏的强大炮兵实施惊人的火力突击(在主要突击方向上通常达到每公里正面超过两百门大口径火炮和迫击炮),并以坦克部队实施大纵深突击, 苏军在战争胜利时有六个强大的坦克集团军,其中四个(近卫第1,2,3,4坦克集团军)是隶属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和乌克兰第1方面军的. 可见这两个方面军的地面突击实力.

  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完成了从斯大林格勒打到柏林的史诗般业绩. 它的前身是铁木辛哥元帅在卫国战争初期苏军基辅大会战惨败之后重建的西南方面军(政委就是赫鲁晓夫), 这个方面军在1942年5月冒险突击哈尔科夫,记过又是被德国的冯-博克元帅从侧翼猛击并合围,结果损失巨大,之后西南方面军被迫改称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因为德军已经快突到斯大林格勒了,斯大林把铁木辛哥元帅撤职,换上了戈尔多夫中将担任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司令.

  随后,因为战线太长,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又被分成东南方面军和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奇怪的是叶廖缅科上将指挥的东南方面军的战线包括斯大林格勒城市,在保卫斯大林格勒城市的战斗中进行残酷巷战的第62集团军在战役的关键阶段其实是在东南方面军的指挥下,可是保留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名称的方面军其实是在斯大林格勒城北进行牵制作战,并未退入城市进行保卫战,而只是起牵制德军的作用.

  后来斯大林把罗科索夫斯基调来换掉戈尔多夫,把斯大林格勒方面军改称顿河方面军,把东南方面军则改称斯大林格勒方面军,本来规定叶廖缅科的东南方面军在作战时负责指挥戈尔多夫的斯大林格勒方面军, 但是在战役最后消灭德军第六集团军时,斯大林命令叶廖缅科把自己指挥的所有的主力部队(包括崔可夫的62集团军)交给罗科索夫斯基的顿河方面军指挥,叶廖缅科自己的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则改为南方面军(后来南方面军改称乌克兰第四方面军,由托尔布欣大将指挥,JF了克里米亚).

  朱可夫在自己的'回忆与思考'中很替戈尔多夫(战后和库利克一起被枪毙)和叶廖缅科说话,其实朱可夫的'回忆与思考'准确地讲,应该是'回忆与争辩',朱可夫的晚年很凄惨,他对自己的功绩被抹杀感到怒不可遏, 对那些元帅们已经出版的回忆录除了华西列夫斯基的'毕生的事业'外都很蔑视,他反复强调没有城市北部的牵制,崔可夫是守不住城市的,他甚至对崔可夫的前任洛帕京中将(因丧失信心而被撤职)也说了很令人不可思议的好话,这很明显地反映出他对崔可夫被塑造为斯大林格勒战役第一英雄的不满,他还长篇大论地指出最高统帅部和总参谋部才是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的真正功臣,这也就等于说他朱可夫自己才是真正的大英雄,因为当时他是最高副统帅. 在他的'回忆与思考'中对科涅夫的不满更是在文中指名道姓.

  赫鲁晓夫在回忆录中认为戈尔多夫,叶廖缅科,还有叶廖缅科的参谋长扎哈罗夫(后来担任过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司令,大将)都是很暴躁的,他回忆道有一次他竟然发现叶廖缅科在用拳头殴打军事委员会的委员, 而扎哈罗夫也是这种人. 只有马林诺夫斯基受到他的欣赏. 后来赫鲁晓夫执政时就是用马林诺夫斯基来接替朱可夫担任国防部长.

  马林诺夫斯基在1942年5月的哈尔科夫大败中是负有严重过失的,正是因为他的粗枝大叶, 被德军迅速打跨,造成铁木辛哥的侧翼完全暴露导致全军惨败,所以马林诺夫斯基被撤消了南方面军司令(其实南方面军已经被德军打散失去指挥了), 降级去当集团军司令, 好在在斯大林格勒会战的关键时刻,马林诺夫斯基指挥的近卫第2集团军把德国曼施泰因元帅的援兵给挡住了,所以马林诺夫斯基也成了斯大林格勒会战的英雄, 并被重新启用. 其间发生了一件怪事,马林诺夫斯基的政委在胜利的时刻居然毫无预兆地神秘自殺,留下的遗言只有'列宁萬歲',在当时这是很敏感的,因为贝利亚怀疑为什么遗言里只有'列宁萬歲'而没有'斯大林萬歲',斯大林曾当面询问赫鲁晓夫马林诺夫斯基是否可靠,因为自从弗拉索夫叛变后斯大林对高级将领的忠诚是很警惕的,多亏赫鲁晓夫的坚定支持,才使马林诺夫斯基转危为安.

  在斯大林格勒会战结束之后,顿河方面军立即被调往中央战线,改称中央方面军,后来又改称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在罗科索夫斯基指挥下在库尔斯克会战,JF乌克兰,巴格拉季昂,JF波兰等战役中无坚不摧,锐不可当. 可是就在进军德国之时,斯大林却坚持拿朱可夫换下罗科索夫斯基,从而使罗科索夫斯基失去了成为攻克柏林的历史英雄的机会.

  至于另外一个大名鼎鼎的方面军-乌克兰第1方面军,原本只是布良斯克方面军的沃罗涅日集群,后来才升格为沃罗涅日方面军,在朱可夫的好朋友瓦杜京大将指挥下,在库尔斯克战役中顶住了德国曼施泰因元帅的'虎'式坦克猛攻,而后又在斯大林帮助下取得了JF基辅的荣誉(本来罗科索夫斯基的机会更大).

  瓦杜京牺牲后,朱可夫曾短期接任乌克兰第1方面军的司令,当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被最高统帅部确定为JF柏林的主力时,朱可夫被调到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当司令, 而乌克兰第2方面军的司令科涅夫则接任乌克兰第1方面军的司令,不过当柏林战役真的打响时, 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的主攻被塞洛高地挡住,进展迟缓,朱可夫对崔可夫很不满意,又把卡图科夫的近卫第1坦克集团军过早投入,不仅没帮上忙,还把崔可夫的近卫第8集团军(由保卫斯大林格勒的第62集团军改编)的后方弄得一片混乱,而科涅夫在南翼的攻击则非常顺利,于是斯大林临时同意把科涅夫的两个坦克集团军转向柏林方向,虽然科涅夫没有抢到头功,但是他的确帮了朱可夫很大的忙,把德军很多部队吸引了过去.

  参加红场胜利大阅兵的除了以上指出的卡累利阿方面军, 波罗的海沿岸第1方面军,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 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 乌克兰第1方面军这5个方面军外,还有列宁格勒方面军,这个方面军最后把德国当年战争爆发时进攻苏联北方的'北方'集团军群最后包围在厄尔兰半岛并最后将其缴械, 在同德军这一集团苦战四年后终于消灭了对手,不过必须指出的是,直到柏林被攻克,XTL已经自殺,苏联的国土其实还没有完全JF,位于拉脱维亚的厄尔兰半岛上的40个师的德军还在绝望地战斗,最后投降时还有将近20万军人,不过当最后从西伯利亚遣返德国时生存下来的人已经寥寥无几了.

  参加红场胜利大阅兵的还有马林诺夫斯基元帅率领的乌克兰第2方面军混成团, 托尔布欣元帅率领的乌克兰第3方面军混成团,这两个方面军横扫巴尔干,JF了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南斯拉夫, 匈牙利,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战功显赫. 当年由冯-博克,曼施泰因,莫德尔等德国名帅指挥的'南方'集团军群几经变更,最终还是被苏军这两个方面军消灭得七零八落. 乌克兰第2方面军的前身是库尔斯克大会战中的草原方面军,乌克兰第3方面军的前身则是斯大林格勒会战中为了反攻而重建的西南方面军,朱可夫在自己的'回忆与思考'中反复强调是他的好朋友瓦杜京指挥的西南方面军承担斯大林格勒反攻中的主要突击任务,而罗科索夫斯基的顿河方面军只是进行辅助突击的,而在罗科索夫斯基的回忆录里,对朱可夫的不满也是处处可见的. 这也反映出自斯大林死后,苏军的元帅们其实彼此都不服气, 尽管在文字里某处也泛泛地偶尔赞美一下其他的元帅.

  叶廖缅科率领的乌克兰第4方面军也参加了红场胜利大阅兵, 叶廖缅科在斯大林格勒会战最后时刻被剥夺兵权而失意之后,很快又丢失了南方面军司令的职务,因为他攻击罗斯托夫的速度让斯大林怒不可遏, 赫鲁晓夫在回忆录里曾叙述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斯大林就打算换掉叶廖缅科,多亏赫鲁晓夫坚持才保住职务, 叶廖缅科当年在布良斯克被古德里安的坦克群打得屁滚尿流给斯大林的印象太深了,尽管后来叶廖缅科又指挥加里宁方面军JF了斯摩棱斯克, 以及在战争结束前又指挥乌克兰第4方面军都是战功赫赫,但是在整个斯大林时代他都未能晋升元帅,直到他的老相识赫鲁晓夫上台之后. 后来长期统治苏联的勃列日涅夫在当年红场胜利阅兵时也在这个方面军的混成团里,这位年轻的少将当时担任一个集团军的政治部主任.

  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也出席了红场胜利大阅兵,这个方面军也是由著名的西方面军中分出来的,最后由罗科索夫斯基元帅指挥在易北河与盟军会师, 老骑兵罗科索夫斯基元帅也是红场胜利大阅兵的总指挥,必须指出的是虽然他被认为是波兰人,但他出世时,波兰是沙俄的领土,而且他也是参加俄军而经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他在苏联的经历应该更胜过他对波兰出生地的感情.

  综上所述,参加1945年6月24日莫斯科红场大阅兵的十个方面军依此是:

  1. 卡累利阿方面军 - 指挥梅列茨科夫元帅

  2. 列宁格勒方面军 - 指挥戈沃洛夫元帅

  3. 波罗的海沿岸第1方面军 - 指挥巴格拉米扬大将

  4. 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 - 指挥华西列夫斯基元帅

  5. 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 - 指挥特鲁布尼科夫上将 (方面军司令罗科索夫斯基是阅兵总指挥)

  6. 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 - 指挥索科洛夫斯基大将 (方面军司令朱可夫是阅兵首长)

  7. 乌克兰第1方面军 - 指挥科涅夫元帅

  8. 乌克兰第4方面军 - 指挥叶廖缅科大将

  9. 乌克兰第2方面军 - 指挥马林诺夫斯基元帅

  10. 乌克兰第3方面军 - 指挥托尔布欣元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