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云和崇头镇下垟村:文化苦旅(14)八下浙江之三

 Yfo12321 2016-08-02

2015-10-14 09:54:02

云和崇头镇下垟村:文化苦旅(14)八下浙江之三 - 高原雪峰 - 高原雪峰文史摄影博客
            下垟村 “一陇秋色”,我们借宿的农家乐
         结束了在遂昌县南尖岩景区的旅行,午后,我们驱车前往丽水市云和县。到云和看梯田,是我们此行“苦旅”的第三站。
        经过一段长长的崎岖山路,我们在龙泉县城外上长深高速转向云和县城。由于云和梯田(梅源梯田)在距离云和县城18公里的崇头镇下垟村外,我们绕过了县城,直奔崇头镇。听说崇头镇政府有梯田旅游接待站,可当我们4点多赶到时,号称是云和县第一大镇的镇政府和接待站里竟空空荡荡,连传达室也铁将军把门。经乡人指点,我们沿盘旋而上的公路直上下垟村。
       下垟村在距离云和梯田(梅源梯田)2公里处。穿村而过的山区公路把村子一劈为二,右高左低。和南尖岩石笋村相比,这里可以用冷冷清清来形容。路右边山坡上的村里只有两家“农家乐”开业。经比较,大家公认,紧贴路边的“一陇秋色”是比较理想的一家。
       “一陇秋色”的设施境尽管极为简陋,但70块钱一天包吃包住(管一日三餐、一宿)的价格也不算高。店主是一对憨厚老实的中年夫妇,老板姓季,老板娘姓陈,儿子在山外读高中。可能是连日无人光顾,对于我们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的到来,他们显得分外热情。不仅杀鸡宰鸭,屋后院子里的蔬菜也听任我们自由采摘。见店家忙忙碌碌,应接不暇,驴友老张、小马也自告奋勇,帮着烧火,下厨……那一餐晚饭,比石笋人家好了很多。
        第二天一早,我不待主人家起床升火,便满怀期待地走出“一陇秋色”。可是,屋外的绵绵细雨,再次残酷地粉碎了我想观赏高山日出的愿望!
       又是一个天公不作美的早晨!
       下垟村四面高山环绕,白鹤尖山峰余脉在此延伸,形成了许多大小不一的低丘缓坡和小盆地。全村400多亩的稻田全部在陡峭的山坡上,形成了层层梯田。过去,村民们守着梯田种点粮食,过着清贫的日子,大片梯田却因此始终保持着原生态的风貌,其中面积最大的梅源梯田在2007年成为丽水市摄影创作基地。
       近年来,为了保持梯田原生态的风貌,村里坚持退林还耕,原先种植水果和抛荒的土地相继恢复了水稻种植,使这一高山粮仓成了远近闻名的美景。一年四季,都有来自各地的看梯田、拍梯田的游客慕名而来。前两年,村民看准了这一商机利用家庭办起了农家乐餐馆,接待游客。据说,村里还有一支“梯田农耕文化表演队”,专为游人表演。
       由于细雨不断,我只能撑着雨伞,独自在屋前、路边远摄那些眼力所及的景物……
                                                
                                                                          高  峰
                                                                               2015年10月14日

云和崇头镇下垟村:文化苦旅(14)八下浙江之三 - 高原雪峰 - 高原雪峰文史摄影博客
  “一陇秋色”,我们借宿的农家乐

云和崇头镇下垟村:文化苦旅(14)八下浙江之三 - 高原雪峰 - 高原雪峰文史摄影博客
 下垟村外,群山环抱

云和崇头镇下垟村:文化苦旅(14)八下浙江之三 - 高原雪峰 - 高原雪峰文史摄影博客
 
云和崇头镇下垟村:文化苦旅(14)八下浙江之三 - 高原雪峰 - 高原雪峰文史摄影博客
 
云和崇头镇下垟村:文化苦旅(14)八下浙江之三 - 高原雪峰 - 高原雪峰文史摄影博客
 
云和崇头镇下垟村:文化苦旅(14)八下浙江之三 - 高原雪峰 - 高原雪峰文史摄影博客
 
云和崇头镇下垟村:文化苦旅(14)八下浙江之三 - 高原雪峰 - 高原雪峰文史摄影博客
 
云和崇头镇下垟村:文化苦旅(14)八下浙江之三 - 高原雪峰 - 高原雪峰文史摄影博客
 下垟村路边山坳中小块梯田里水稻长势良好

云和崇头镇下垟村:文化苦旅(14)八下浙江之三 - 高原雪峰 - 高原雪峰文史摄影博客

云和崇头镇下垟村:文化苦旅(14)八下浙江之三 - 高原雪峰 - 高原雪峰文史摄影博客
 下垟村路边破败的农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