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灵璧石造假的伎俩

 傅氏藏书 2016-08-02

随着观赏石市场的日趋繁荣,观赏石的造假问题也日益突出。在造假的种类中,灵璧石造假手法较高。笔者涉足灵璧石收藏十余年,现将了解的几种造假伎俩曝光:

造假方式一:减肥,有的称之为瘦身,为了凸显,把臃肿的部分纂去。由于这种作伪手法易于识别,现在作伪者把减肥后的用黄泥伴胶水粘上,干了以后再打磨,以假乱真。这种造假主要用于倒挂过桥避雨等传统题材的清供石。

造假方式二:染色某些成色不好的石头,为了冒充正宗的磐石黑用鞋油拌蜡涂抹,也有为了突出彩灵璧的红,用红鞋油涂抹的。这种识别方法很简单,用手在石头上用力摩擦几个来回,看看手上是否有颜色。还有一种石质比较松软的彩石,刷清漆后用火烤,但这种石头的石皮没有石纹且泛贼光。

造假方式三:做洞。造型石、景观石等石体上的孔洞,可使石头陡生灵气.玲珑可人,其价值无形中也大得多,特别在灵璧石中还有这样一句话纹石带洞,洲各要命。造伪者的主要手法是先用电钻、电刷等做好洞,再通过打磨酸泡等方法,做出玲珑的造型,然后开出天价欺骗消费者。

造假方式四:胶粘。这种作假的起因是在灵璧石的挖掘过程中不慎将形状比较好的搞坏了,出现了破损、断裂,为了弥补这种损失就想到高性能的胶。但无论性能多好的胶,时间久了都会老化,自然会断裂现在发展到把几块风马牛不相及的石头用这种手段拼接,在接口处用砂纸打磨后再做些纹路。

造假方式五:作纹。也有戏称为美容。如把石头做成一定形状的象形或自然景观,模仿天然的纹路、然后用砂纸打磨、酸泡等方法修饰。

造假方式六:酸泡。这种最早是画面石的主要做伪手段,首先勾勒出一定的画面,用蜡封好,把石头在酸里浸泡,最后取出冲洗完毕,去掉蜡,一块精美的图案石就诞生了。

造假方式七:喷砂。这种方法现在被造假者广泛用于和田籽料做皮,及观赏石物理造型造假以后的石皮处理,应该说具有一定的含金量,鉴别要点是石皮的麻坑面较为均匀,石皮纹路较为单一。

 

造假方式八:张冠李戴。这是利用有的大展组织不严密,获奖证书没有作品图片,销售时挂羊头卖狗肉,如某次参展A石获奖,销售时用B 石配着证书卖,以牟取暴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