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文解读:《秋声赋》之悲秋之感

 风过竹笑 2016-08-03

古文解读:《秋声赋》之悲秋之感

《欧阳文忠公文集·居士集》卷十五里的《秋声赋》,是一篇赋秋声的佳文,那种悲秋之感,如从天落,读之亦为之一叹。

此文作于宋仁宗嘉佑四年(1059),这时的欧阳修尚值壮年(五十三岁),任翰林学士、给事中,充御试进士详定官,仕途看好,按说不该有消极的心绪。而十三年前(宋仁宗庆历六年)写《醉翁亭记》的时候,因支持范仲淹的改革,被打成范的同党,已贬为地方官(知滁州),也就是作者在文中自谓的“太守”(汉时郡长官的称谓,宋时称知州)。那时的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写景、写亭、写与民同乐,豁达地表达了“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的积极向上的情怀,全然不像《秋声赋》因闻“秋声”而感叹人生易老、官场无常。当然,这与年龄有关,四十岁是不惑之年,有一种冷静在里面;年过半百是知天命之年,心生感慨也是一种洞察。

《秋声赋》文短意深,字美而富于韵味。总体以散文形式为“赋”,行文间或有骈文之偶、之韵,但不受骈文格式的限制,读来非常流畅,已完全不同于汉赋。要说,唐朝杜牧的《阿房宫赋》就已散文化了。欧阳修作为北宋文坛领袖,在诗文革新中反对浮艳的文风,提倡平实的“古文”,《秋声赋》自是这样的作品。

文章写夜半读书,忽然听到自西南而来的声响,极感诧异,初闻如细雨落叶之声(“初淅沥以萧瑟”),再闻如涛声大作(“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及至听到如金戈铁马奔腾(“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便叫醒睡在身旁的童子赶紧出去看看。小孩子到外面一看回来说:“星月皎洁,明河在天(银河灿烂),四无人声,声在树间。”言罢倒头便睡,哪里听得进老人家的絮叨?

作者自管发表议论,由风而发出对秋声的感叹:“噫嘻,悲哉! 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在他看来,秋声者:“其色惨淡,烟霏云敛(烟雾飘散,云彩聚集);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奋发。……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一气(秋气)之余烈。”就是说,万木凋零,全由秋声引起。至此,还嫌不够透彻,遂说到自然规律(“天之于物,春生秋实”),用音乐五声里的“商”声比喻来自西方的“秋声”;用五声里十二律里的“夷”比喻杀戮,因此说:“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仿佛告诉世人,人老则悲,物盛则亡,人世的变迁,包括生老病死、官场沉浮,都是无法抗拒的。

可以想见,作者面对孤灯、书卷,听外面秋风在树间发出的种种声响,一时思绪万千:“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唯物之灵。百忧(诸多忧虑)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衷,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完全拟人,一言以蔽之:人活在世上太累了!最后似乎清醒了:“奈何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音锵)贼(残害),亦何恨乎秋声!”秋声所带来的悲切,其实与秋声何关?这时终于明白了,悲秋不过是自我多情!不过是无助的叹息而已。

作者回到现实中来:“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余之叹息。”

总之,秋,给人以太多的悲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