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院与个体医的医疗责任感 很多人都说看病要找大医院,却不知这话是绝对的错误。错就错在医疗是医生的个人责任。这种责任感,才是后人生命健康安全的保证。一般说来,医院越大,医生的责任感越差,这是普遍的规律。当然,有个别医生的表现是不错的。但这只是凤毛麟角了。 在我国民间,本来都没有办医院的,行的是走坊郎中。所以,在那个赤脚医生时代,流行一首《赤脚医生之歌》:“一根银针治百病,一颗红心暖千家。”这说明,很多常见病,根本不需要那么费劲,抽血检查了,根本不需要摆弄很多带有射线的仪器,本来健健康康的一个人,一检查后就变成了不可救药的病人。 有意思的是,医生认为马上需要检查,如果不检查不治疗,就没多久好活了。但事实却正好相反:如果不治疗,还可以几十年活下去;一治疗,就没几天了。温州农科所有个职工发烧,送到医院里打针,越打越高,打成了白血病。家属不相信,转杭州治疗,因路上耽搁了好几天不用药,没几天就退烧病愈回来了,哪里是白血病? 其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插曲:因患者家属不相信自己的女儿会得白血病,就要求农科所领导出面与医院血液科商量,邀请本市大医院有名望的专家来会诊。但被该科主任拒绝了。主任说,我们的医院是本市最大的医院,我们的血液科是本市最好的血液科,因此,也是全市最好是血液病专家,还能请谁来会诊?一句话就推了。 一个省级大医院,到底治好了几个白血病人只有鬼知道,这个是永远不敢公开的数字。上海长海医院其规模之大,算是不错了,但是据悉,从1960年到1970年的10年间,其所接收的白血病人,一个也没活着回家,只有一位姓马的,因为拒绝化疗,只吃中药,活了31年还活着 哩! 这家大医院只是要为它找个最近才从美国学回来的治白血病的新疗法——干细胞移植——找一个医疗祭坛上的牺牲,对一个已经逃生的年轻高中生也不放过,才这么积极地给他家打电话,大肆恐吓,让他成了医院刚学到的新技术的试验品。 高俨母亲告诉徐老后,徐老极力劝阻,但高俨母亲面对大医院的警告,心中天平失衡了。徐老是治好高俨白血病的老中医。凭着他的经验或直感,徐老劝阻高俨的母亲,但无效,这才是悲剧产生的关键。我的朋友吴锡铭与我讲过他所在的村子里,也发生了这样的一个十分类似的故事:吴的一个熟人三代单传。孩子只16岁得白血病,在医院里被化疗得快不行了,他父亲请了南京的两个中医驻温治疗,治好后。大医院不断地打电话来,说治好后再做几次化疗就可以断根。南京中医劝阻不了,其父把孩子送进医院,还只一次就送了命。其父当场晕倒在医院里。 如果稍有一点责任感的医生就决不会这么做了。即,把一个完全健康的人当做自己还完全没有把握的危险疗法当试验品。因为,让一个完全健康者做自己毫不知情的疗法做试验,发生死亡事件,就无异于谋杀,是一种犯罪行为。但是,此行为在现代医学的医院里为什么经常发生?关键是医生不管怎么做,都可以不负任何责任。 我说的这责任,有三种:刑事的、或经济的,或道德的,高俨好好的在家学习读书,做他自己喜欢的事情,医院勉强把他从家里叫到医院去做刚从美国学来的干细胞移植做试验品,而且,对他与家属说恐吓的话,这些话完全是造谣生非,“医院一再强调高俨然基因突变,非常危险,必须接受他们刚从美国学到的最新治疗白血病方法干细胞移植,才能解除危险。”就是这样,才把高俨骗到医院里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