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紫禁城现“千龙出水”奇观:1142个龙头从未堵塞

 aj6688 2016-08-03
第1页 :90%仍然采用的是古代雨水系统
资料图:从螭首龙头孔中流水,大雨时如白练,小雨时如冰柱,只有在暴雨时,才会出现“千龙出水”的奇观。
1
  资料图:从螭首龙头孔中流水,大雨时如白练,小雨时如冰柱,只有在暴雨时,才会出现“千龙出水”的奇观。 [保存到相册]


  央广网北京7月26日消息: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快600岁的紫禁城,因为京城连日来的大雨成为关注焦点。

  前些天北京遭遇了长达55个小时的强降雨,这是多年来罕见的情况。而雨后,一组故宫雨景照片不断在网上被人们关注,照片不但展示了“千龙出水”场景,更显示出故宫完善的排水系统和强大排水能力。

  有人感叹:这体现出老祖宗建筑的智慧与匠心,也有人说,其实也离不开今天故宫人保护遗产的执着和悉心。

  在7月下旬那场超过55小时的强降雨中,北京及周边省市多处“看海”,故宫却得以在20分钟内将所有积水排掉。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告诉记者,紫禁城现在的排水,90%仍然采用的是古代雨水系统,10%使用的是补充完善的系统。和古建筑一样,排水设施不用反倒损害的更快,“我们希望这些古代的排水设施都能健康的使用,它能益寿延年。”

  早在紫禁城建造之初,设计师便对排水系统做了精密的安排。故宫博物院古建部工程师张雅平说,据史料记载,所有的雨水和积水,最终只有一条路径,就是流入内金水河,内金水河又与中南海和外金水河相连,紫禁城在这个排水体系中处于第一级,这也是一种皇权的体现。

  内金河水,自西北向东南流经大半个故宫,从紫禁城东南角流出,并汇入护城河。雨水落在建筑表面,沿着琉璃瓦落在地面,再通过各种排水口、吐水嘴排到周边河流。故宫地势北高南低,北边的神武门比南边的午门高出近2米。宫内90多个院落、72万平方米面积的雨水,就这样顺流全部泻入内金水河。单霁翔指着东华门附近的一个小水沟说,这就是唯一的出水口,进水口的地方比出水口的地方将近高两米,水慢慢流出,不会倒灌,而是达到平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