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 以下是写作课第一节里的一小部分内容…… 这些年来,我母亲教我的最有用的东西之一就是她教我如何挑书。她是图书馆馆长,所以,自然觉得这事儿实在是太重要了,所以从小就逐步地灌输。有时候我买回来一本书,她会第二天买回来另外一本相关的书,然后等我看完告诉我说,你看是不是这一本更好?给我讲讲它为什么更好? 在我微信公共账号里有一篇文章,《选书的基本原则》,大家有空的时候可以去细读一下。 这点看起来谁都应该知道的东西,是一个多年来总是令我错愕的现象 —— 竟然真的有很多人一辈子不知道这些,于是不知不觉买到的全是垃圾书…… 筛选高质量的输入,可以降低处理的难度,因为与垃圾作斗争是非常耗时费力负能量严重的过程;同时可以剩下更多的时间用于提高处理的质量,就是思考的质量,甚至有的时候干脆能直接产生优质的输出……
这就是写文章的根本。 读书这东西,最终靠的并不是量,读的多本身只是书袋子,不仅要做到真的理解,还要做到有品。什么有品味?有品位就是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差的,很简单,不是吗?不是,不简单,要不然为什么绝大多数人一生都没有品味呢?品味那么差,如何做到有格调,有情怀呢? 所以,我会告诉你,选书其实比读书更重要,否则的话,你就可能买了一屋子的书,全都读过,然后通过努力与勤奋把自己的脑子搞成恶臭熏天的沼泽…… 最后混个死因不详。 除了《选书的基本原则》提到的基本原则之外,还可以告诉你一些额外的建议:
有个简单的练习,可以让你反思自己的知识选择能力:
还有个必须的准则:
这一点特别重要。选书就是自己的事儿,就应该自己做。对我来说,让别人帮我选书,就好像让别人帮我选女朋友一样,这怎么可以!甚至,这是比选女朋友严肃多了的事情好不好?跟女朋友顶多是上床,身体接触而已,选书的结果是影响大脑内容和结构的,还没有避孕套…… 把这事儿居然交给别人实在是太可怕了罢?虽然偶尔我们会不由自主地向别人推荐书,但我们应该知道的是,自己读的书,要自己选。 你听说过这个道理:
可你就是从来没有执拗地运用这个道理,所以这个道理对你没用。选书能力,就是用进废退的,用一次进一步,废一次退十步。所以,无论什么时候,都要自己选,要自己想得到清楚的理由去才去买,才去读 —— 绝对不能听别人说什么书好,就去读什么书,那些读《xx战争》的人都是这个德行的,自己没有甄别能力,所以被忽悠成那样也根本不可怜 —— 搞笑的是,最终的评价居然是:
很多人想不明白这事儿,“让别人帮着选”常常是比“不选”更差的选择。别说“我不知道怎么选”,开始选,就知道了,选的多了,就精明了,就是这样。 别说提高输入质量了,提高这世间所有东西的质量,都靠同样的手段:
这就是为什么多年前,我想来想去,做了这两个选择的原因:
还是一样,我并不强求你认同我的观点,认同我最终的选择,我希望你认同的是通用的道理,跨越价值观的道理:
所以,你就得有你自己的选择标准,并且还要想办法逐步抬高你的标准。是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