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个靠包装设计走红的巧克力是零食界的Beats,不如七夕就送它吧

 Mix杨林 2016-08-03


原创:ZUO设计(ID:zuodesign2015)

好物丨测评丨爆料丨冷知识

趣说生活中的设计


如果你喜欢逛超市,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变化:越来越多的食品希望通过出挑的包装设计来催促你快速做出决定。因为他们知道,当一个吃货面对很多选择的时候,往往是失去理智的,跟着感觉走的。


而这其中,巧克力又是其中的翘楚。我们今天依然记得一些巧克力牌子,往往是因为它们的某种形象深入人心。Kisses和费雷罗都是其中的翘楚。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美国的巧克力新锐品牌,它被誉为巧克力界的Beats。七夕就要到了,快买一个送给妹子吧。


下面这些,如果不说,你能猜到里面是巧克力么?



这是来自纽约布鲁克林的巧克力品牌Mast的海盐巧克力,大理石质感般的包装,灵感来源于晒干海水提取盐分的过程。


这个包装可不是随随便便就印上去的,而是运用了一种叫做“抗盐”(salt resist)的技术。在水彩颜料中加入巧克力制作所用的海盐,产生了美妙的化学反应,才有了这样独特的视觉效果。
事实上,MAST在包装设计上花的功夫绝不比巧克力的研发少。
MAST一般采用极简的长方形包装,看上去很像布匹面料的包裹方式,但包装纸上字体、花纹的排布,色彩的搭配,都堪称平面设计的佳作。





'限定版'是MAST另一个很明显的标志。


它的每个口味都只会上架一年,到第二年重新换一批。而且是从包装到口味,全方位的焕然一新。



还经常和Shake Shack、Rag&Bone这样的时尚品牌推出限量款联名巧克力。


和美国文学杂志The Paris Review的合作款

他们在纽约和伦敦都有可供参观的工厂,和他们的包装一样,走的简约时尚风。



软木货架,缤纷包装,粗麻布袋,让店铺有一种粗犷的精致。


海盐巧克力的摆柱

产品这么fashion,创始人当然也要一样高颜值咯。


创始人 Rick Mast 和 Michael Mast 是一对兄弟。两个留着络腮胡须的老板每日穿搭有型,在店里为大家亲手制作新鲜的巧克力。

这对Mast brothers从2006年开始琢磨自己做巧克力。两个人很能折腾,在网上学习巧克力制作方法,终于在2009年开了一个像样的店。
不同于常见的大批量生产巧克力,Mast Brothers是纽约第一个“bean to bar”的巧克力品牌,也就是说从可可的烘培、去壳、研磨到最后产品包装的整个制作过程,完全自己一手掌控。



当然这一点上也引起了不小的争议。国外一个美食博主就说,Mast在早期没有遵循“bean to bar”,而是靠融化其他品牌巧克力来制作。



对于这一点,MAST 兄弟在官网上发表声明,承认在创业探索初期曾经使用 Valrhona 牌巧克力做过试验,但并没有欺骗顾客,并且当时也在制作“bean to bar”巧克力,还称在 2007 年正式开厂之后,就实现了完全的“bean to bar”操作。



边缘式创新总是伴随着争议。从布鲁克林的店铺位置到精美的包装设计,很多人都觉得Mast不过是假装嬉皮士来吸引那些追求嬉皮士文化的文艺青年。


但作为一个吃货,总是乐于见到有越来越多不甘平庸的小公司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变化。


七夕就要到了,快找代购买买买吧。当作赠礼再合适不过,任谁收到这样既能愉悦感官又能满足口腹之欲的礼物都会开心的吧。




作者丨蒋老师 & 贝拉姆赛威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