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共沉淀(CoIP)作为一种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经典技术被广泛的应用于信号通路或生物学功能和机制的研究中。其主要包括两个基本的步骤:一、利用Protein A和Protein G对抗体的特异性亲和作用将抗体捕获。二、利用抗体对抗原的特异性结合将目标蛋白及其相互作用的蛋白一起捕获。本篇文章将介绍从抗体捕获的角度来看Protein A Sepharose和Protein G Sepharose在免疫共沉淀实验中的应用。 Protein A 与 Protein G各自的特点 Protein A Protein A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表面蛋白,有5个不同的结合位点对IgG的Fc 片段具有很强的特异性亲和力,一个Protein A分子至少可以结合两个IgG分子。同时,IgA/IgM/IgE也有可能结合在Protein A上。GE的Protein A Sepharose类型非常丰富:
Protein G Protein G是一种源自链球菌G族的细胞表面蛋白,与Protein A一样Protein G与IgG 的Fc 区域特异性结合,不同的是Protein G还可以特异性低亲和的与Fab区域结合。重组的Protein G已经除去了与白蛋白的结合位点,减少了非特异性结合。相比于Protein A,Protein G可以广泛、更强地结合更多类型的IgG。 两者对于不同来源和亚型的IgG的亲和力如下图: Immunoprecipitation Starter Pack
在利用Protein A Sepharose和Protein G Sepharose捕获抗体时的一些问题及建议: 实验背景较高,出现非特异性杂带
抗体的重链和轻链对于实验结果的干扰
快速、高通量的新型免疫共沉淀操作方式 最后,为大家介绍两种新的免疫共沉淀的操作方式,相对于传统的借助于离心管的操作方式,其更为便捷,而且避免了一些传统方式中会出现的问题,如:离心后吸取上清时的一些操作误差和交叉污染等。 离心柱型Protein A/Protein G HP SpinTrap
免疫沉淀磁珠
|
|
来自: schistosome > 《Protoc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