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的马路路名中,甜爱路是很另类的。上海的马路大多是以中国的省市命名,西区许多情调很浓的马路,单看名字是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它内在的韵味的,如衡山路、武康路、华山路、永嘉路、泰安路等,更不必说南京路、淮海路这样的大牌马路了。可偏偏甜爱路的名字就这么令人遐想,不必去管它的历史,也不必去看它的实景,单是路名就够得上“风情万种”4个字了。
甜爱路的路名明明白白地告诉你,这是一条甜蜜的爱情之路。好在,它确实是实至名归,凡走过这条路的人都会感受到。于是,人们把这条路称之为“上海最浪漫的马路”。 甜爱路原系靶场内小路,1920年辟筑,初名“公园靶子场路”,因与千爱里相通,故又称“千爱路”。1934年后,改称“甜爱路”。幽雅宁静的甜爱路南起四川北路,北到这条路上的351弄。比起四川北路,甜爱路显得那样小巧而羞涩,它没有轰轰烈烈的过往,一切都显得静谧而清新。
一踏上甜爱路,立即就会感觉到它的与众不同。与上海马路的行道树多栽种法国梧桐不同,甜爱路的马路两边各自栽植着的是一排笔直的、高耸入云的水杉。水杉羽毛一样的树叶比起其他树的叶子要绿得淡一些,安静而不张扬的树冠把直射的阳光也过滤得温和起来,轻柔的树叶只管一味向上,使得原本就不宽的马路有了一种幽谷深邃之感。 路两侧高高的围墙后都是建于20世纪30至40年代的欧洲乡村别墅式的清水红砖或是水泥拉毛的洋房,还间杂着日式花园住宅,那些尖顶的小洋楼从水杉的缝隙中春光乍泄,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显得有点神秘。阳台上一盆盆姹紫嫣红的花儿迎风摇曳着,又似乎在召唤着路上的行人。夏日,水杉洒下一片浓荫;深秋,又甩落满地碎金。月光下,水杉修长的身影投射到窄窄的马路上,有一种扑朔迷离的美,溢满诗情画意,而那些甜和蜜悄悄藏在浓密的树荫里,不知道那些被浓荫隐没的屋子里面隐藏了些什么动人的故事。 这条路上还真的流传着一个美丽的故事。传说古时候这里居住着一户姓田的财主,财主家里有一个女儿,芳名田爱。这姑娘从小就知书达理,聪慧过人,长大后更是才貌双全,远近闻名。田宅里有一个放牛的小伙子,名叫祥德,聪明能干。他和田爱从小在一起,有时还陪小姐一起读书,两小无猜,日久生情,最终成就了一段爱情佳话。从此,上海就有了甜爱和祥德两条相依相偎的幽静小路。而“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也成了甜爱路暗藏着的心愿。 在鲁迅公园边门的甜爱路上有一个书场,在那里泡上一壶茶,听半日说书,品味香茗,也品味吴侬软语。台上旗袍长衫,琵琶三弦,演绎出大千世界的千姿百态,恰似这条素来远离尘俗之路的气定神闲。
在甜爱路和山阴路之间有一条名为“千爱里”的弄堂,暗红色的砖墙,葱郁的爬山虎,把弄堂衬托得十分优雅。这条连接甜爱路和山阴路的小弄堂有这么好听的名字,就缘于它隔壁那条远近闻名的浪漫马路“甜爱路”。当时取名“千爱里”还因为日文中的“千爱”两字的含义与汉语相近,有“爱及千家”之意。 当时在千爱里居住的均为日侨,千爱里3号的主人就是内山书店的老板内山完造,他在这里住了11年,当年鲁迅先生和夫人许广平是内山完造家的常客,甜爱路也是他经常光顾的地方。如今,甜爱路200号为鲁迅纪念馆。
甜爱路一侧是由28首中外著名爱情诗篇组成的“爱情墙”,墙上的爱情诗画采用的是中式和欧式两种风格的镜框,材质以铁艺仿中西式窗棱修饰,大理石表面镌刻着古今中外的经典爱情诗歌,从诗经的《上邪》到普希金、徐志摩、席慕容、舒婷的诗篇都可以在这堵爱情墙上找到。每首诗都配有形象化的图案,丰富了画面主题。印象最深的是歌德《夜思》里的两句诗:“自从我沉湎在爱人的怀抱里,星星和深夜我都已忘记。”读了确实难忘。
嵌着这些美丽诗句的镜框挂满了甜爱路掩映着洋房的围墙墙面,在西洋式路灯的映衬下构成一道特别的风景线。 携上心爱的人儿,手牵着手一路念过去,每一篇都用心诵读,让甜甜的爱溢满心头,该是怎样的幸福啊!据说相爱的人手牵手走过这条路,爱情就会长长久久。很多人的恋爱故事就是在这条路上发生的。 在甜爱路上行走的一对对恋人们自然不会错过这美好的爱情瞬间,他们边走边拍,成了甜爱路上的人文景观。
在临近四川北路的甜爱路路口设置了一只特别的爱心邮筒,也被叫做“爱情邮筒”。围绕着邮筒的地面上有一大块正方形的青石板,邮筒下镌有3颗连在一起的心,有点像蝴蝶的翅膀,以示“心与心”的沟通,青石板上写满了恋人们的爱情絮语。从这只爱心邮筒投出的每一封信,都将被盖上一枚爱的邮戳,让收件人通过这枚邮戳感受一份爱心与浪漫。许多恋爱着的人会特意把自己写着绵绵情话的明信片放进这个爱心邮筒,寄给自己的心上人,寄托自己的情意。 邮筒、邮戳和马路两侧的爱情墙,让甜爱路散发出浓浓的甜蜜气息。在爱情邮筒投递盖着爱心邮戳的情书,在爱情墙轻吟古今中外的情诗,到过甜爱路的人都会因为它的甜爱意境而陶醉。 据说,在上海的有情人在情人节当天到甜爱路上走一圈就会幸福、甜蜜到老。于是,每年的情人节,甜爱路上满是一对对相拥相偎的恋人。这一切让这条浪漫之路焕发出甜蜜的气息,其独有的寂静和舒缓的情调浸透其间。优雅沧桑的洋房,斑驳的墙面,一年复一年地以欣赏的眼光惬意地守望着这穿越百年的浪漫。 甜爱路就这样风情着别人的风情。 在甜爱路上邂逅两家品味不俗的咖啡馆。 一家是甜爱路129号的甜爱咖啡馆,它位于甜爱路与甜爱支路的交界处,这里俨然就是为情侣们开设的。咖啡馆对面靠近甜爱支路一端路口的一片绿地里,肥硕的散尾葵下竖立着一对相亲相爱的情侣雕塑,造型有点20世纪30年代青年的味道,像是在为这条浪漫的路点题。 咖啡馆红瓦坡顶,一楼是红砖外墙,棕色的格子玻璃门,墙面上镶嵌着彩色马赛克,一排小小的木头篱笆渲染出田园风情,在水杉的绿荫下越显幽静。紫色的店招上浅黄色的“甜爱咖啡馆”字样显得十分娇媚。一边的红砖墙上挂着的一块块小黑板上用粉笔写着咖啡馆的咖啡及点心品种;另一边墙上镶嵌着一块大大的黑板,上面中英文的“甜爱”两字俏皮地迎接着客人。二楼是白粉外墙,中间一株三叉树枝,两边各有一排木格子窗。门口放着一辆旧自行车,悄无声息地述说着怀旧的意蕴。 推开木格子玻璃门,走进去,是吧台,再进去,里面墙边居中摆着一架欧式壁炉,壁炉上雕着玫瑰花,柔媚的枝叶相互缠绕着,上面摆放着的银质烛台插着几根白色的蜡烛,便有了几分欧洲客厅的情调。舒舒服服地坐进临窗安放着的椅背高高的沙发椅,看窗外水杉的树叶被风吹得枝叶乱颤,摇出一片苍翠。点了一款魔方咖啡,是因为觉得特别。服务员说那是把咖啡做成冰块,再往上面倒牛奶制成的。 喝着魔方咖啡,定神向四周打量,便看见了一面墙上贴满了的画着甜爱路街景的手绘明信片。服务员说,你来到这里,就不能错过在她们的店里敲章。这倒引起了我的好奇,仔细一看,这里的章有两枚,一枚是上海旅游局的甜爱路章,还有一枚是咖啡店的专用章。这枚专用章果然特别,上半部分印着甜爱咖啡馆的外景素描,下半部分印着两行字,分别写着“甜在路上,爱在此刻”,倒是把甜爱路的主题渲染得浓浓,作为来此一趟的纪念倒也确实不错。不动声色的广告语让我怦然心动,当即买了几张明信片乖乖地盖了章。 再往前走,在甜爱路137号邂逅了梦咖慢递咖啡馆。这家咖啡馆干脆以名信片作为主题。2层楼的房子,浅蓝色外墙,一侧墙上用灯围成一圈半圆形的砌成砖红的墙,上面挂着一只只五颜六色的小屋子样的小邮筒,墙上用粉笔随意写着“明信片、慢递、咖啡”等字样。外墙上方是一排原木店招,除中英文店招外,还画着色彩绚丽的充满童趣的画。老上海风味的门灯下是一扇格子玻璃棕色木门。 推门进入,一楼除了卖咖啡,还卖名信片,有两张小桌子,好像是专门给写明信片的人伏案写字用的,写完了可以在门口的一个个彩色小房子里寄出甜爱路专属明信片。旁边还有个照片墙,只要你愿意,尽可以把自己的倩影贴上去。信步走上二楼,那里有舒适的沙发座,还有情侣雅座,一个个隔开的位置适合情侣们依偎在一起窃窃私语。当然你如果和我一样是独行客,也可以要一杯咖啡,把自己埋进舒适的沙发里看看书,听听音乐,写写字,或者用店里的WiFi上网发微信,享受一下慢时光。 服务员递上咖啡单时,喜欢养花的我一眼看中一款盆栽提拉米苏,端上来时,只见包裹在一片绿叶中的提拉米苏宛若一朵盛开的百合花,勺子居然是一把微型铁锹,顿时带给我惊喜,也算是有创意的了。只是看了它很久,始终舍不得用勺子去搅,眼睁睁地看着它一点一点地融化,花朵慢慢地小下去,好像一点一点枯萎了。我拿起勺子赶紧吃,否则看着好端端的花儿凋零成烂糟糟的一滩肯定会不开心的。 坐够了,下楼给未来的自己寄一张甜爱路明信片,顺便看看那只懒洋洋趴着睡觉的小猫咪,便也觉得时光美好……
本文摘自《永不拓宽的上海马路(一)》 惜珍著 定价:48.00元 折扣价:36.50元 一本包邮(江浙沪京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