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传略方大曾,原名方德增,笔名小芳,后改为长期使用“小方”。祖籍江苏无锡,1912年7月13日(农历壬子年五月二十九日)生于北平。 方大曾从小爱好摄影,1929年在北平市立第一中学读书时,发起组织少年摄影团体——“少年影社”,并在同年北平《世界画报》第201期发表“征求社员宣言”,举办过公开展览。1930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平中法大学经济系。在校期间,1932年与方殷(后为著名诗人)共同主编过北平少先队机关刊物《少年先锋》周刊。曾加入“反帝大同盟”,编过“反帝大同盟”机关报《反帝新闻》。 1934年大学毕业后,在北平基督教青年会任干事时,举办过摄影展览。后到天津基督教青年会短期工作,聘为“中外新闻学社”摄影记者。1935年“一二·九”运动后,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开始从事抗日救亡工作。 方大曾自“九·一八”事变后,常常只带一把雨伞,一条毛毯,一个背包,一架照相机离家,活跃于平津及冀、晋、察、绥一带。 1936年绥远抗战后,他坚持到战地进行了长达43天的采访,拍摄了数百幅照片,写成《绥东前线视察记》等战地通讯。短短的几年间,他所写的通讯和拍摄的大量照片,不断发表于香港《生活日报》、上海《世界知识》、《美术生活》画报、《生活星期刊》、《国民》周刊、《良友》画报、《大公报》、《申报》周刊等报刊。 1936年夏,方大曾前往天津《大公报》求职,与著名记者范长江相识。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第三日,方大曾即前往卢沟桥实地采访,写成《卢沟桥抗战记》。是年7月28日在保定与范长江、陆诒、宋致泉相遇,始担任上海《大公报》战地特派员。9月30日,方大曾从河北蠡县寄出《平汉线北段的变化》一文后,再无任何消息。时年仅25岁。 (根据方澄敏《抗战初期以身许国的新闻摄影记者小方传略》一文编写,此文发表在《摄影文史》1995年第4期第2至5页) 编者注:方大曾留下近千幅珍贵的图片资料,并一直保存至今。遗憾的是由于战乱和他突然的失踪,这些图片资料未能留下详细的文字说明。整理这些图片时,编者参考有关资料,为部分图片添加了简单的说明,仅供参考。 |
|
来自: 广文书苑 > 《01-00中国知名摄影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