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疾病科普】癌症确诊都要挨一刀?科学家说不用!

 万宝全书 2016-08-03

我们知道,对于怀疑恶性肿瘤的病人,都必须进行活检才能最后确诊。

所谓“活检”,也就是活体组织检查,亦称外科病理学检查,指直接从病灶部位采用切取、钳取或穿刺等技术取出少量组织,再进行病理学检查。绝大多数送检病例都能做出明确的组织病理学诊断,常用作临床的最后诊断。

虽然说穿刺活检取出的皮肉也不多,就一根像细线那么点的组织,可是想想平时被刀子划一下手都会疼啊,一下子从你的肝、脾、肺抽出一根肉丝会是什么感觉?

还没进入治疗呢,确诊的过程就得挨一刀。很多癌症病人还担心组织活检的这一刀下去,会刺激癌细胞,引起癌症的扩散和转移,因此迟迟不愿配合医生,延误了诊断和治疗。

开创癌症诊断的新纪元——液体活检

众所周知,血小板在出血后有凝血作用。最近科学家汤姆(Tom Würdinger)吃惊地观察到血小板还有超凡的“大食量”——吞噬含有肿瘤RNA小分子。

如果血小板能够吸收肿瘤的转录物,就意味着通过血液诊断肿瘤并不是不可能的!不必还没确诊就白白地挨一刀!

液体活检

抽取血液,再通过检测、分析血液中的游离肿瘤脱氧核糖核酸(DNA)片段进行早期筛查、诊断并监测癌症发展演变。技术成本低、易操作,对人体破坏性低。

通过分析基因测序图谱可以检测基因变异

芝加哥召开的“2016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发布研究称大规模基因组分析表明,利用血液检测筛查癌症、监测癌症发展演变可达到与传统组织活检同样的效果。这项技术有助医生更好地确立诊疗方案,有望成为常规活检的一种可靠替代选项。

研究人员对1.5万名癌症患者的血液样本进行了分析,样本涉及50个癌症种类。研究人员使用的血液检测方法被称为“守卫360”,由专注癌症诊断技术的美国“守卫健康”公司开发,可检测近70种基因变异。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综合癌症中心教授菲利普·麦克如是说

当不能安全获取可用于切片活检的肿瘤组织或仅凭传统活检不能提供足够信息确定癌症基因型时,分析患者血液中游离的肿瘤DNA可成为一个“信息量十分丰富、侵入性极小的替代方式”。

组织活检

肿瘤组织的生长迟

肿瘤DNA信息局限

诊断的金标准

有创检查 病人抵抗

肿瘤细胞含量高

VS

液体活检

肿瘤DNA的变化早

肿瘤DNA信息全面

方法学要求高

创伤小容易接受

可以动态监控

虽然目前血液活检仍主要局限于基础研究以及临床研究的背景中,但是相信在不久的以后,无需动刀的癌症诊断方法将会普及,挨一刀才能确诊的时代将会成为过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