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是国内顶级的徒步路线,最夺命的却不是险峻的路段

 真友书屋 2016-08-03


狼塔穿越中最美的高山湖泊绿湖。  摄影:树


本文经雪线之上(ID:xuexianzhishang)授权转载刊发


狼塔,国内最虐的户外徒步路线之一,尤以C+V路线为甚,它险恶的路段与原汁的风光吸引着诸多山友。

然而,这条危险度极高的路线,迄今已留下4位山友,其中三宗原因为同一个——渡河。

路线概况
狼塔是纵贯天山的三条徒步线路之一(另两条为夏特古道与乌孙古道),也是其中最具山野行山趣味的一条。迄今,穿越它的线路共有六条:A、B、C、D、V以及C+V。
狼塔C线穿越图。图片来源:xjkunlun.cn

其中,A线难度最小,C线最经典,CV组合难度最大,也是近年诸多山友最乐于尝试的路线。狼塔CV全程徒步约180-200公里,起点为呼图壁的白杨沟,全程需要翻越9座达坂,过无数条冰河,于农大林场结束。

据统计,仅2012年至少有500名山友成功穿越C线,至少50名圆梦V线,更有30余名完成了两线连穿。

狼塔C+V线穿越图,印成了一个大大的V字。绘图:树

狼塔C或CV线路的极端虐心,绝大部分山友都有所耳闻,除了十分考验体能的百余公里的超长路程与九座达坂,全线在高海拔行军外,还有以下三大难点:

冰河——走过这条线路的山友,对其的评价就是全程“没完没了的过河”,这句话一点儿也不夸张。在已知发生的六起事故中,有三位山友的离开都因渡河而致。


渡河时,使用绳索+扁带确保是一个明智之举。
图片来源:doyouhike.net上山友“大宝No.1”发布的《狼塔之路—呼图壁至巴伦台穿越作业贴暨攻略》

尽管四季中河流的水势会有差异,但大多数时候都极为湍急,且水温冰凉,如若没做好防护措施,则被冲走的风险极高。因此,不管河道距离有多短,只要水流激进,都最好使用绳索+扁带做足保护。

全程路段中,需跨过的最大河流为台普希马克河。山友“树”曾在2012年8月4日-14日与9月24-10月4日两个时段渡过这条河,情况迥异。


8月份的台河十分汹涌。

图片来源:磨房上山友“树”发布的《狼塔C+V线之四季穿越——记2月、8月、10月狼塔穿越,不同季节,海量照片与你分享》  摄影:天边的山水


十月的台河则水势小了很多。
图片来源:磨房上山友“树”发布的《狼塔C+V线之四季穿越——记2月、8月、10月狼塔穿越,不同季节,海量照片与你分享》  摄影:树

老虎口——此处是全程最险要的路段,实际是一条羊肠小道,一面是峭壁,另一面则是悬崖,崖下为湍急的河道,道宽仅能容一人。


极为艰险的老虎口。
图片来源:tuniu.com上山友“8017936032”发布的《大胡子老爷——一个从无人区里走出来的男人》

若不幸遇上下雨,走老虎口则更为凶险,必须每一步都小心翼翼,否则极易脚底打滑,坠崖而去。

暴风雪——狼塔地区的天气变化较为剧烈,在海拔3800米以上的地方,平均气温仅为10℃左右,且常有阵雨和阵性大风和冰雹,夜里会降到零度以下,冬季最冷时可达-40℃。

山友遇上了暴风雪后,遭遇深及膝盖的积雪
图片来源:tuniu.com上山友“8017936032”发布的《大胡子老爷——一个从无人区里走出来的男人》

有行走记录表明,8月底或9月后就会开始降雪,有山友在翻上白杨沟达坂就遭遇了突然而至拳头大的暴风雪,最终被逼下撤。

山难回顾
提及狼塔碉堡级别的虐,大多数山友一定都会十分注意沿路险峻的悬崖与垭口,往往忽视了看似危害性稍小的河流。然而,历年的六起山难事故,证明了此观念的错误。

2008年5月1日,一支由36名山友组成的团队从呼图壁白杨沟煤矿出发,准备沿白杨沟煤矿-喀拉莫依高山牧场-希勒木呼牧场-呼图壁林场-106团煤矿进行为期3天的狼塔A线穿越。

当日上午,山友们开始踏上最后一段行程“呼图壁林场-106团煤矿”,途中,一名女队员因为身体不适行走困难,山友们便租用了当地一位牧民的福田农用小货车准备将她先送回106团煤矿,山友“昆仑老玉”、“柏拉图”以及“白云”陪她下山,其余队员继续前进。

12时30分左右,小货车行至离106煤矿3公里处时,被山坡上突然滚落下的一块巨石砸中,“昆仑老玉”当场死亡,另外3名山友以及司机受伤。
信息来源:《坠石砸中货车一山友遇难,另有一人重伤住院》

2013年3月29日,“生若夏花(女)”、“雄鹰”与“山队”等三位山友徒步穿越狼塔C线时,遭遇地震后又不幸迷路,并同时遇上暴雪,随后失联超过52小时。幸好,31日9时45分三人被救援队找到。信息来源:《3名内陆来新疆山友被困“狼塔C线”》
获救后的三位山友。
图片来源:news.iyaxin.com  摄影:张万德

2013年8月25日22时,来自北京的山友“无语”、“缺缺”(女)与福建山友“肥兔”一行行至狼塔C线台普希马克河,准备涉水过山崖时发生意外。

据山友“肥兔”回忆,“无语”最先过台河,“缺缺”随后。下水不久,她就同身上的包一起被河水冲倒,此时“肥兔”与“无语”急忙营救,但因其身上的包一起被河水冲走,加上河水较急,且冰凉,被冲开100多米后,两人才将“缺缺”救上岸,“当时’缺缺’还有呼吸,我们进行了四五个小时的人工呼吸,但还是没有救过来。”

获救的两位山友“无语”与“肥兔”在给家人报平安
图片来源:中国民族广播网

营救中,“肥兔”与“无语”也被水中的石头击伤,前者脚部受损严重无法行走,只好留下来看守“缺缺”,受伤较轻的“无语”则回撤求救。

在走了整整两天后,“无语”遇到另一支进山的河南徒步队伍,遂借用其卫星电话,向“缺缺”家属通报情况。之后,“缺缺”丈夫向新疆蓝天救援队发出救助电话。

受伤山友“肥兔”向事发地跪地祭拜
图片来源:中国民族广播网

随后,救援队历经了6天5夜的跋涉与搜寻,才在出事点附近找到了“肥兔”,并在距离他四、五公里的地方找到了遗体完好的“缺缺”。信息来源:《北京、福建山友徒步穿越新疆狼塔C线遇险 生死救援纪实》

2013年9月23日, 山友“船长”(本名桑一叶)在与其余五名队员一同徒步狼塔C+V穿越时,出现腹痛,无法行走的状况。25日,他的疼痛从上腹部蔓延至下腹部,且伴有恶化。

山友“船长”是一位有经验的资深山友
图片来源:hilizi.com

此时,队伍所带的口粮也只够6人维持两天,遂向外求救。由于“船长”症状急迫,应急调用了直升机进行救援。25日晚20点50分,“船长”被顺利接入军区总院急诊科检查治疗。

26日凌晨3点多,“船长”接受了手术。术中,医生发现他整个腹腔都是脓苔,胃肠穿孔,肠道黏在一起,并伴有脓毒血症,共从其腹腔排出了一千多毫升污水。最终经多方抢救,还是遗憾地于10月14日离开人世。信息来源:新疆山友救援队联络官王宝珍报告

2014年9月13日,一支由8位山友组成的队伍进入呼图壁河大峡谷,预计用7天时间穿越狼塔C线。但第二天中午时分,其中一位王姓山友在翻越白杨沟达坂时不慎摔伤,导致腿部骨折,并伴有动脉出血,情况危急。

当即,队伍向外求救,新疆山友救援队收到信息后启动救援。15日,救援队员轻装进山,装备由马匹带入,其间接到消息,伤员腿部依旧持续渗血。

随后,经过多方协调,决定启动直升机救援。15日18时40分左右,受伤山友送抵乌鲁木齐总医院接受治疗,最终脱离危险。信息来源:《山友腿部骨折动脉初学被困狼塔C线 直升机出动解救》
2015年7月20日,想干山友“小猪唛”(本名关丽芳,女),与两名内陆山友“稻草人”与“警察”计划穿越狼塔C+V线。

关丽芳遇难地点
图片来源:8264上发布的《三人新疆狼塔遇险 香港女山友被河水冲走》

22日下午4点,3人试图涉水过台普希马河,“小猪唛”走在中间,被湍急的河水冲倒,安全绳从身上脱开,迅即被河水水冲走,其余两人努力追赶但没有追上。十几分钟后,恰巧有牧民经过,旋即骑马至下游五公里主河和直流汇处搜寻,无所获。


关丽芳是一名小学教师,有着较为丰富的户外经验
图片来源:5zls.org

随后,受伤的“稻草人”与“警察”委托牧民出去报警求救,两人则在马鞍子营地等待救援。关丽芳失踪1个多月后,其遗体在出事地点下游三公里左右处,被秋季转场的牧民发现。

山难启示
六起山难事故,共夺走了四位山友的宝贵生命,也敲响了警钟:

不可轻视任意一次渡河
携带联络设备聘请向导
切勿在毫无准备下进山

不可轻视任意一次渡河——离开的四位山友,除2008年走A线遭遇落石的“昆仑老玉”,其余三位皆因渡河而去。

对于“缺缺”的离开,同行山友“无语”的感受很深:

最大的问题在于准备不足,把这条线路想的有点简单,对当地的情况条件还是不太了解,有点太盲目了,是最大的失误。

我们之间交流不够,因为都是网约,都没有带“手台”,认为渡河的时候可以交流。其实就是六、七米的宽度,但过程中喊对面的人都听不见,也缺乏协作,手语和沟通都出现问题,双方看不懂要表达的意思,这是最大的问题(信息来源《北京、福建山友徒步穿越新疆狼塔C线遇险 生死救援纪实》)。

此外,关丽芳的出事,也可能是将渡河看得太容易了。据熟悉她的山友转述,其有多年的行山经验,在遇难前四五年就曾参与多次户外活动,因耐力与体力惊人,被称为“铁脚芳”。

同行的“稻草人”描述当时关丽芳渡河时的情形如下:

我们当时走到一个河边,前面没有路了,我们决定过河,大概走了10来米她整个人就被水冲起来了浮在水面上。

我们让她试图抱着石头,但她翻身翻错了方向,且翻身时那条绳索从她的身上弹出来了,然后大概不到一秒钟“小猪唛”就被河水冲下去了。

此外从表面上看,“船长”的离开是因为突发的肠胃疾病,但据一同出行的山友“鹤顶红”讲述,诱导急症的原因则为冰河水的刺激:

9月24日,在跨过一段小河时,“船长”摔了一跤,身上的衣服也湿了不少,他估计可能就是这个冰冷的水刺激到了胃,当天夜里没和大家一起吃饭,而是独自煮了一包方便面吃了。25日早上起来就不舒服,坚持自己背包行走,但是中午就走不动。

对于狼塔线的冰河,特别是最大的台普希马克河,有着丰富经验的山友“豆浆”有以下经验供参考:

山友们通常会在穿越的第三天过次河,尽管该河道不宽,河水也不深,但因河水为冰雪融水、水流湍急,还是比较危险的。

每年七八月份是该河水流最大的时候,如不知情贸然穿越,有可能被河水冲走。

此外,营救关丽芳的新疆山友救援队队长还指出,人一旦掉入冰河,一分钟可能就会失温,导致大脑基本控制不了自己的身体。

携带联络设备聘请向导——在上述意外事件中,有几支队伍没有携带必要的GPS设备,也没有聘请当地向导,导致灾难发生。

在关丽芳失踪后,救援队在对事故做原因分析时,有如下表述:

本次意外事件之所以发生,主要原因是内陆驴友对新疆地形地貌和气候特征缺乏认知,在极度酷热天气下,不能预判山区的气象、水文变化规律。

其实,在事故之前几天,北疆气温严重偏高,导致冰川融水加剧,引发洪水、泥石流和局地气候剧变。对此,新疆户外领队早已知晓规律,但很多内陆驴友并不了解。

同时,此次出行三位山友都没有携带卫星电话,幸好是途中遇到了牧民才得以及时发出救援。相比之下,山友“无语”则是在没有卫星电话的情况下,徒步了两天才遇上另一队山友得以传递消息。

同样,失联52小时获救的三位山友“生若夏花”、“雄鹰”和“山队”也未聘请向导或领队,对此其中一人的解释是:“因为这个季节去狼塔C线比较危险,找新疆领队也会被劝回。”

长达十余天的狼塔穿越,基本是在无人区行走,且路险山峭,还必须能预测天气变化。因此,出发前的资料搜集,聘请当地向导或俱乐部领队,携带必要的GPS,海事通话等联络装备都极有必要,不能马虎。

切勿在毫无准备下进山——“生若夏花”、“雄鹰”与“山队”三人的失联,牵动了全国山友的心,救援队也花费了6天5夜才成功施救。但当救援人员发现已接近弹尽粮绝的三人时,却发现他们携带的装备极其简陋:

我们检查他们的装备时发现,3人没有带锅、瓦斯罐,食物也所剩无几。这意味着他们这几天都吃的冷饭喝的凉水,这很容易造成身体失温,严重的会导致生命危险。

3人都没有专业的户外装备,而且衣着单薄,鞋子不是高帮的防水鞋,帐篷是夏季用的。幸亏因为地震和暴雪让他们没能继续翻越白杨沟达坂,否则3人都会有生命危险。
3人都没有专业的户外装备,而且衣着单薄,鞋子不是高帮的防水鞋,帐篷是夏季用的。幸亏因为地震和暴雪让他们没能继续翻越白杨沟达坂,否则3人都会有生命危险。信息来源:《3名内陆来新疆山友被困“狼塔C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