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里约奥运会下周开幕!“精选巴西书单”让你了解巴西甩开朋友一条街

 真友书屋 2016-08-03


下周,里约热内卢奥运会的号角即将吹响!你是不是已经开始对巴西这个国度心驰神往了?提到巴西,你脑子里冒出的第一个词,应该就是足球。然后呢,美食?咖啡?桑巴舞?狂欢节?不,不,我们今天可不想和你聊吃喝玩乐。当全世界观众的热情都涌向里约奥运会的时候,我们偏偏要和你聊一聊隐匿于巴西足球耀眼光环下的“巴西文学”









你可能不知道,这个很少因文学而被外部世界了解的国度,有着自己的光荣与悲切、失落与梦想。这个南美洲最大国度在文学背后那些来之不易的荣耀,丝毫不亚于你熟知的巴西足球世界的故事。但遗憾的是,很多文学评论家对着世界地图大晒他们的外国文学冷知识的时候,地图上巨大一片的巴西都极少成为指点江山的对象。


关于“巴西文学”,我们特地采访了巴西文学研究方面的专家、北京大学巴西文化中心的副主任胡续冬,她曾赴巴西利亚大学任教,对巴西文化有着深刻的认识。在胡续冬看来,巴西是一个充满了文学创造力的国度,“现在的巴西文学依然饱含活力,无论是观念还是技艺都不输于其他国家。但是跟中国文学一样,内部活跃,向外输导有问题,要想打破其他国家对它的认知壁垒,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有哪些值得推荐给中国读者的巴西作家呢?胡续冬一口气报出一长串: “比如巴西现代主义的开山鼻祖之一奥斯瓦尔德·德·安德拉德,巴西最深邃也最充满创造力和形式感的作家吉玛朗埃斯·罗萨,巴西当代书写暗黑暴力的作家鲁本·丰塞卡,还有现代主义之前的两位超级大师也是无法绕开的:马查多·德·阿西斯和欧克里德斯·达·库尼亚,可惜这两人作品引进国内的中译本不太好,必须找人重译。”






奥斯瓦尔德·德·安德拉德




吉玛朗埃斯·罗萨





鲁本·丰塞卡





马查多·德·阿西斯





欧克里德斯·达·库尼亚



鉴于巴西文学在中国的引进和翻译情况,我们结合胡续冬教授的推荐,整理了以下这份让你迅速走进巴西文学世界的“书单”。这些书都有中译本,你可以在书店买到。奥运会前夕,赶紧跟着我们,感受一把文学里的“巴西”风情吧。




她被誉为“卡夫卡之后最重要的犹太作家”


有人说,克拉丽丝·李斯佩克朵大概是所有女作家中最美的,而且充满神秘感。






这位巴西现代经典作家,被誉为“卡夫卡之后最重要的犹太作家”。她本该成为一位俄语作家,因为她出生在后来归属苏联的一个小小的乌克兰村落。她是犹太人的后裔,家中说意第绪语。然而,她的父母决定移民巴西,尚在襁褓之中的她来到了南美,归化为巴西人,终生以葡萄牙语作为书写语言。


她的出生也是一种“偶然”。她的母亲得了怪病,当地人认为再生一个孩子可以治愈这种病。于是她带着“救母”的使命来到这个人间,但她没有成功:母亲最终还是病逝。


当我们仔细地阅读克拉丽丝的作品,会发现她的生命与写作呈现出罕有的一致。1943年,她发表了处女作《濒临狂野的心》,获得了巴西文学评论界的盛赞,作品讲述了一位叫做约安娜的孤女的生活。20世纪60年代起,克拉丽丝的写作才能获得公众承认,小说《黑暗中的苹果》获得卡门·多洛雷斯奖。


代表作:《隐秘的幸福》


出版于1971年,与《家庭纽带》共同构成了克拉丽丝·李斯佩克朵的短篇小说代表作。全书收录24个短篇,故事简单,具有浓厚的哲学意蕴。或许正是因为自身生命这诸多的神秘与偶然,克拉丽丝·李斯佩克朵的这些作品中隐约指向一个共同的方向,永远都在探讨这些元素:自我、真实、存在、起源、时间、母性、表达??








他是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


在巴西,若热·亚马多的名字可谓家喻户晓。他的小说印数曾高达500万册之多,要知道,在这个国家,平时10000册的印数就能称为畅销书。亚马多的声誉和影响力不仅在巴西超强,也超出了巴西和拉丁美洲的范畴,赢得了国际文坛的赞赏,不仅获得过多项葡萄牙语文学重要大奖,也是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






“人民,特别是巴伊亚州的贫苦人民,是我创作的对象。”1912年亚马多出生在巴伊亚州的伊塔布纳镇。18岁就写下第一部小说《狂欢节之国》。他被称为“百万书翁”,一生创作了20余部中长篇小说,还有诗歌、传记、剧本等。作品被翻译成49种文字在55个国家出版。有人说,他的小说能让你读懂巴西人。


他也是与中国结缘最深的巴西作家。1952年,亚马多便应邀来过中国。而在1953年和1956年,亚马多的三部小说《无边的土地》《圣若热·多斯·伊列乌斯》(中译名《黄金果的土地》)和《红色的种植地》(中译名《饥饿的道路》)就被引进中国,之后在上世纪80、90年代,又陆续有10多部小说被译成中文。无疑,他是让中国读者加深对巴西社会和巴西文学的了解的功臣,比如第一部走进中国的《无边的土地》,就是他一系列描写巴伊亚南部可可农悲惨的生活状况的作品之一。












代表作:《奇迹之篷》


中文版刚刚出炉的亚马多作品,之前从未被译介过。这部作品在亚马多小说中占有独一无二的地位,出版于1968年,讲述的是巴伊亚底层人民种族融合的斗争史。也许对于国外读者而言,它更像一则不可思议的传奇故事,充满了神秘、冒险与奇思妙想;但倘若了解巴西历史,倘若生活在巴伊亚,就会发现书中的一切都如此熟悉,甚至难以分辨小说与现实的界限。









他是巴西国宝级作家


克里斯托旺·泰扎在巴西有“国宝”级作家之称。他1952年出生于巴西拉热斯,年轻时曾在剧院、商船工作,还曾做过钟表匠。2004年,他曾凭小说《摄影师》荣获巴西文学院最佳小说奖,2009年被巴西《时代》杂志评为百位最具影响力的巴西人之一。







代表作:《永远的菲利普》


出版于2007年,一经问世,便长时间盘踞在巴西畅销书排行榜上,几乎囊括了巴西所有重要的文学奖项,堪称是巴西当代文坛的代表作之一。2012年还进入了国际IMPAC都柏林文学奖决选名单。


这是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关于一位27岁作家与他患有唐氏综合征儿子之间的故事,记录了一位年轻的父亲所经历的脆弱与失败,自私与羞耻,愤恨与爱意,以及更多让人悲欣交集的时刻。对克里斯托旺·泰扎来说,这是相当私密的书写,因为他自己的第一个儿子就是唐氏综合征患者,这个话题他搁置了二十多年才终于有勇气提笔涉及。2014年该书引进中文版之际,他曾到中国访问交流。







他们是巴西最佳青年小说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