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武帝刘彻:雄才大略背后的哀鸿遍野

 玉稻筱麦坊米 2016-08-03

一、

“咚,咚,咚”,门外传来了急促的敲门声,刘据叫人开门,进来了一队全副武装的特务,为首的正是江充。

“打扰了太子,有人向我告密,说您这里藏有木偶人,我特奉皇命,来此查探”,江充对太子刘据说。

西汉流行神仙术,认为将桐木按照某个人模样雕刻成木偶,然后把木偶埋在地下,并且每天对着所埋木偶之地念咒语,就能给这个人带来灾祸,这在当时称之为“巫蛊”。

就在不久前,汉武帝刘彻做梦梦到有人要害他,于是他怀疑有人在背后用巫蛊想置他于死地,特令他的宠臣江充大肆搜查,一时京城人心惶惶。

这天,江充搜到了太子家。刘据自认为身正不怕影子斜,让江充进屋。

不料,几天后,江充真的在东宫中挖出了无数个木偶人,还有写着咒语的帛书一卷。刘据惊恐万分,他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诬陷,纯属诬陷,他大脑第一时间告诉自己。

“太子殿下,看来我也帮不了您了,我要去甘泉宫报告皇上”,江充有点得意,步履匆匆地离开了。

东宫已经乱作一团。

二、

汉武帝刘彻,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历史上对他的赞美不绝于缕,千古一帝,雄才大略,武功赫赫,巍巍汉武等等,每一个都让后人血脉贲张,肃然起敬。无可厚非,从某种角度来说他是配得上这些褒赞的。

公元前141年,年仅16岁的刘彻继位,成为西汉第五位皇帝,开始了对西汉朝半个多世纪的统治。这位多欲进取的帝王继承了“文景之治”留下的殷实的国力,同时又想摒弃前朝“黄老”无为的政治思想,希冀有为。而他有所为的属于“文治”方面为后人大书特书的,主要有下面几点:

1、重用董仲舒,提出“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思想方针。当时,黄老“无为”思想已无法适应时代发展,儒学以“仁政”为核心的政治观和道德观,包含政治、教育、伦理等各方面内容丰富的特点,使它不仅非常符合刘彻多欲进取的个性,而且在国家治理上更易控制人民,使人民接受阶级分化安分守己。

2、建立并健全了由察举制、征召制以及公车上书等组成的选拔人才制度,打破了汉初由军功贵族把持朝政的格局,为刘彻和中央政府输送了一大批优秀的中下层知识分子,为励精改革和创新输送了新鲜血液。刘彻同时在首都长安兴办太学,以儒家五经为教材,培养具有儒学信仰的储备官员,并号召郡国也大力兴办地方学校。

3、加强中央集权:于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将全国划分为十三部(州),每部(州)任命刺史一人监察地方;颁布“推恩令”,通过施行“雨露均沾”式的继承法,削弱了诸侯国的土地和实力,使得诸侯国再无实力对抗中央;同时刘彻还通过各种措施削弱相权,打击地方豪强等。

4、推行一系列经济集权政策,包括改革币制,把铸币权从候国收归中央;实行盐铁官营,政府垄断高利润行业;推行均输平准政策,国家机器介入商业活动;颁布算缗令、告缗令,打击富商大贾等。

除此之外,汉武帝还封泰山,造《太阳历》,修白公渠,铸五铢钱等,这位雄心勃勃的皇帝一生貌似没有闲下来的时刻。

(图片源自电视剧《汉武大帝》)

三、

这时一位家臣凑近过来悄悄对刘据说:“江充一向和您关系不好,这次明显是栽赃诬陷,目的是趁机废掉您的太子之位。如今皇上年迈,被江充蒙蔽。一旦江充把事情添油加醋地报告皇上,太子您就大难临头了”。

那怎么办?太子也不知所措。

“咱们可以先斩后奏,先假传圣旨调用朝廷的符节诛杀江充和他的党羽,然后再向皇帝解释”,家臣谨慎地低声说道,“况且皇帝声称在甘泉宫养病,但是没有一个人了解内情,他是否已经驾崩都很难说。江充作为皇帝的传话人,垄断了皇上与外界之间的信息,以皇上的名义到处作恶,太子殿下难道忘了秦朝太子扶苏被诬杀的事情了吗?”

擅自矫诏冒用朝廷的符节是大忌,太子一开始表示否定。但此时情况危急,再迟一步江充必将先下手为强,况且秦太子扶苏殷鉴不远,太子思虑良久,最终决定行动杀掉江充。

“我是被逼的”,刘据心里这样想。

杀掉江充是很容易的,但在乱中有人趁乱逃出跑到了甘泉宫报告了汉武帝。汉武帝听闻有人假传圣旨冒用符节谋反,下诏命令当时的丞相刘屈氂调动军队镇压,皇帝的军队和太子的士兵在长安城展开血战,血战四天后,太子一方战败,太子刘据急忙逃出长安城。

四、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不仅文治了得,武功方面的作为更是彪炳千秋。实际上其武功赫赫,才是今人对其津津乐道和如此推崇的主要原因。

1、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不仅打通了丝绸之路,而且增加了汉朝人对西域的了解,虽然联合大月氏包围匈奴的最初目标没有实现,但汉武帝对西域兴趣大增,多次用兵西域,最终控制了西域,设立了敦煌郡、武威郡、酒泉郡、张掖郡等河西四郡,今新疆、甘肃西部开始进入中国的版图。

2、变被动和亲的匈奴政策为主动进攻,多次令卫青,霍去病和李广等深入大漠腹地和匈奴展开大规模军事决战,特别是公元前119年,卫青和霍去病各领五万骑出击匈奴,其中卫青大败单于的军队,追到窴颜山赵信城,而霍去病深入大漠两千余里,斩获匈奴七万余首级,封狼居胥山,临瀚海而还,致使匈奴远徙,从此“漠南无王庭”,汉武帝的天威威震大漠南北。

3、南越国是原龙川令赵佗趁秦末大乱于公元前203年自立的割据政权,元鼎五年(前112年)汉武帝发兵十余万击南越国,次年(前111年)将其攻灭,置九郡。包括在此之前的派兵收服闽越,通西南夷,以及此后的灭东越,汉武帝已将汉朝势力推进到岭南和西南,将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和贵州等地纳入中国版图。

4、公元前108年(元封三年),汉武帝派军队灭卫满朝鲜,朝鲜王右渠被其部下所杀,随后西汉朝在卫满朝鲜所在地设立乐浪、临屯、玄菟和真番四郡,从此朝鲜半岛北部归汉朝管辖。

北破匈奴,南定岭南,西服西域,东克朝鲜,汉朝武功威震四方,华夏声威扬播四夷,“武功赫赫,扬威于外”谥为“武”,汉武帝者,盖名不虚传也。

四、

刘据带着他的两个儿子逃出了长安城,到了一个非常偏僻的地方—泉鸠里。他以为能躲过一劫。但最后还是被地方官发现,当新安县县令带兵包围他的房屋时,他上吊自杀了,而他的两个儿子被杀死。

恼羞成怒的汉武帝对太子党进行大肃清,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巫蛊之祸”。“巫蛊之祸”牵连甚重,前前后后被害死的人达上万人,其中包括刘彻亲生女儿诸邑公主、阳石公主、太子一家(除了刘询)、卫皇后等,后来,丞相刘屈氂和贰师将军李广利也被牵涉其中,刘屈氂被杀,李广利投降匈奴。最后汉武帝才发现错怪太子,非常悔恨,又把欺上瞒下的江充灭族,并且建思子宫、归来望思台来怀念自己的儿子。

经此一役长安城几乎血流成河,被杀者中不少是刘彻的至亲。连自己的骨肉至亲都可轻而易举痛下杀手,平民就不用说了!

历史有很多面, “巫蛊之祸”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契机,让我们有机会了解汉武帝刘彻少为人知的人性的另一面,他的嗜杀残酷的另一面。历史上雄才大略的君王确实能给后人带来某些民族自豪感,但他对民生的蔑视和对生命的践踏也是罄竹难书的。后人在故纸堆中看到的更多的是“盛世”和“辉煌”,但少有人体会到生活在当时那些普通生命的痛楚和呻吟。秦皇汉武,隋炀永乐,每一个都是“开疆彻土,氏辟四方”的雄主,但你或许不知,以永乐大帝为例,他一次就可以将后宫宫女3000人活剐,手段之残忍令人震惊。

其实巫蛊案只是一个缩影,揆诸历史你会发现汉武帝另一面的很多例子。据《史记》记载,汉武帝为了打击盗铸白金者,将至少两百万人投入了监狱,而当时西汉的总人口估计在3000万—4000万之间,也就是说全国至少二十分之一的人被抓到大牢里了。

还是《史记》记载,在官方“告缗令”出台后,全国几乎所有的商人和中产之人都被人举报,惨遭破产。

民被漠视至此,国再强都是空中楼阁。

《汉书》中有一段话非常适合对汉武帝一生的功过是非做一个总结,在他去世15年后,他的曾孙汉宣帝想“立庙乐”来纪念他的历史功绩,但遭到儒生夏侯胜的公开反对,他说:

“武帝虽有攘四夷广土斥境之功,然多杀士众,竭民财力,奢泰亡度,天下虚耗,百姓流离,物故者半。蝗虫大起,赤地数千里,或人民相食,畜积至今未复。亡德泽于民,不宜为立庙乐”

武帝确实有扩土攘夷的功劳,但嗜杀士民,竭尽民财民力,导致民穷国虚,百姓流离失所,有一半人死亡。蝗灾绵延千里,导致人吃人的惨剧,伤害至今仍没恢复。无恩德泽被于民,有何资格立庙乐?

夏侯胜说汉武帝导致百姓一半人死亡,或许夸张,但此时离汉武帝死亡不久,而且是在朝廷上在汉宣帝面前公开说的,他不至于也不敢信口开河污蔑汉武帝,所以即使没有一半,真实的数字可能也相差不远。退一步来说,即使有三分之一或者四分之一的人口死亡,这个数字也是令人惊骇的。所以“百姓流离,物故者半”,用”哀鸿遍野”来形容已不为过。

确实是雄才大略,确实是武功赫赫,但我如果告诉你,穿越到当时你有差不多一半的几率会非正常死亡,这样的汉武大帝,还是你所向往的吗?

作者:明清源唐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