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巴西就会想到巴西足球,但是除此之外还会想到什么吗?比如,巴西和我国同属于金砖国家,那么这个国家的“金”体现在什么地方?另外,巴西的贫民窟到底长什么样? 在里约奥运会开幕之前的一周,央视《新闻1+1》将带你深入巴西全境去观察。首先要关注的是巴西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一起来看看在巴西的白岩松有什么发现。 “五星”巴西:资源丰富让人羡慕嫉妒“恨”
“酒精计划”:用甘蔗制造乙醇替代石油 在里约街头的加油站,除了汽油,加油站还提供乙醇,这是巴西用甘蔗转换的替代能源。用酒精代替汽油虽然在巴西已经很平常,但在41年前,这个决定是被迫做出的。 在1973年世界石油危机的冲击下,巴西政府为减轻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决定利用本国丰富的甘蔗资源生产酒精燃料。1975年起,巴西开始正式实施以酒精代替汽油的计划。 上世纪80年代末,巴西全国能够直接加酒精的车辆达到450万辆以上,掺酒精的燃料的车也超过了300万辆。此项计划使巴西成功地度过了石油危机,同时促进了甘蔗种植加工业的生产,并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Raizen公司工业部经理介绍,这家公司一天能榨2.4万吨甘蔗。“这里有磨坊,这里生产的东西是乙醇,有不同品种的乙醇:脱水酒精、含水酒精、中性酒精。” 经过发展,如今的巴西已经形成完整的燃料酒精产业链。1991年巴西政府再次颁布有关法令,提出了酒精燃料新的发展目标,规定在全国所有加油站的汽油中必须添加20%-24%的无水酒精。 巴西政府预计,到2018年巴西国内交通工具使用乙醇作为燃料的比例将上升为12%,2050年将达到26%。
“低端技术”:动物粪便制造生物甲烷 每周二和周五,会有54辆印有蓝色标志的工作车辆准时到伊泰普水电站补充燃料。令人想不到的是,车辆来这里补充的燃料既不是汽油、乙醇,也不是水电站发的电,而是水电站与其它机构合作生产的甲烷。 20多年前,伊泰普水电站区域内的很多土地因为没有适当保护而出现干裂,水质也逐渐恶化。后来,巴西政府将伊泰普水电站占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划为生态保护区,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大大小小的养牛场、养猪场和养鸡场越来越多。养殖场一多,粪便就增多。因此,伊泰普水电站的研究人员便尝试如何利用各种动物的粪便制造甲烷。 在距离伊泰普水电站100多公里的一个农场里,一个巨大的半圆型设施是巴西三个生物甲烷实验生产地之一,这里储存着农场85000只鸡和650头牛的粪便所产生的生物燃料。 工作人员介绍,这个地方一天能够生产2000立方米的甲烷,其中90%用来发电和供热,只有少数作为汽车燃料。因为他们发现,甲烷用于发电比用作汽车燃料成本更划算。 去年起,生物甲烷才被巴西的国家机构认可,可作为一项新产品在市场上流通。现在在巴西,生物甲烷的生产规模已经逐渐扩大。
支线飞机:“以小搏大”占据市场份额 巴西的铁路很不发达,客运铁路基本没有,但是飞机却是另一幅景象,人们来往于城市间很多是靠飞机。 在这个成熟和庞大的市场下,巴西航空业之所以发展很快,完全得益于它最初的定位——不做大飞机,而是做支线飞机。作为世界上70-130座级喷气飞机的主要制作商,巴航工业在中国已取得超过80%的市场份额。在世界范围,它也占据着60%的市场份额。 在距离圣保罗80公里外的巴航生产厂房外,正巧我们还看到了两架喷有“多彩贵州”字样的飞机,当它们完成一系列测试后,就可以交付给中国的航空公司了。 除了传统机型外,巴航空工业集团也正在与波音公司联合推出新一架“环保验证机”,其中一项测试就是加注混合航空生物燃料。 事实上,巴西是在航空领域最早使用生物燃料的国家。2005年,这家公司就成功推出一款乙醇作为动力的飞机。比如荷兰航空在奥斯陆和阿姆斯特丹航线的80架巴西航空公司生产的飞机,就已经在日常飞行中使用了生物燃料。如今,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已经是巴西的一张国家名片。
更多新闻 本期监制/杨继红 主编/李浙 编辑/陈维 央视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