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湖南卫视的《我们来了》,超级拼的赵雅芝、自然放松的莫文蔚都让人感觉稀松平常,和一般的游戏类综艺并无两样。倒是刘嘉玲的一番发言,忽然触动了我。 谢娜问刘嘉玲,你最想回到哪个年龄?她说: 我还真的非常喜欢,我现在这个年龄,我不喜欢我以前那个时候,因为你很彷徨,你很不确认,你很不自信。我现在这个状态,是我自己最饱满最自信的。 哪个女人不想永远青春呀,可刘嘉玲却满意51岁的自己。 但也只有刘嘉玲来说这个观点最令我信服,其他人来说这种“享受当下”的鸡汤我都觉得太套路。
因为刘嘉玲的青春时代是尴尬的。对于女演员来说青春其实很短暂,如果没有一开始就找到自己的定位和关键词,那你一定不会成为“时代经典”。 幸运与不幸同时发生在刘嘉玲身上。她遇到港片辉煌的末尾,参与了无数经典电影;但她同辈的女演员又太厉害,每个人身上都有非她不可的标签。
林青霞的男装扮相永远无可替代 王祖贤是鬼魅女妖 邱淑贞是大写加粗的性感 杨紫琼用打女身份进入好莱坞
唯有刘嘉玲,你要拿一个什么关键词来形容她呢? 她在《阿飞正传》里既冶艳又楚楚可人,但哪里比得上邱淑贞的性感撩拨呢。 她在《东成西就》里男装出演周伯通让你喷饭,但喜剧的世界是属于吴君如的。 她在《金枝玉叶》里也霸气十足,却被同剧女扮男装的袁咏仪抢走风采。 她在《海上花》也有文艺的飘然一瞥,可远不及同剧李嘉欣的盛世美颜。 连她自己也说“论时尚,王菲最时尚;论优雅,奥黛丽·赫本最优雅,而我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女人。” 这就是刘嘉玲的尴尬,她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在港片的全盛时代里没有捞到一个可以独霸一方的头衔。 1997年《自梳》 然而刘嘉玲又比同时代的女演员们有野心。 如今张曼玉、林青霞、王祖贤、关之琳、钟楚红、李嘉欣、邱淑贞......全都息影了。刘嘉玲还在保持一年至少一部电影的速度,持续出现在公众面前,而这其中也出现了《让子弹飞》中的县长夫人、《狄仁杰》系列的武则天这样的经典角色。 《让子弹飞》 《狄仁杰之通天帝国》 1991年张曼玉、刘嘉玲、梁家辉等人主演的电影《阮玲玉》里有一段小小的采访。导演问“你希望几十年后还有人记得有个演员叫刘嘉玲吗?”刘嘉玲说: 我绝对希望有。我希望当有人提到九十年代的明星时,无论数到第几个,起码有数到我。 “无论数到第几个,起码数到我。”这句话其实很感人,有多少人会在自己的领域怀抱这种“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呢? 我们为天才鼓掌,我们向传奇致敬,我们也尊敬那些持续耕耘的人。他们啊,揣着一颗坚决的心,撞不到时机就熬出一个未来,就是这份可怕的忍耐,成就了许多的精彩。 哪怕遇到大风大浪,哪怕已经成为梁朝伟的女人,哪怕港片不再辉煌,只要刘嘉玲这个名字还没有发热发烫,她绝不会死心。 《阮玲玉》
不得不说,有的人必须要等待。 如果刘嘉玲早早息影,那她的名字可能真的被藏在她所主演的电影背后。而刘嘉玲这个名字成为某种代名词,是从2000年之后才做到的。那时候她的同辈女星们差不多都息影了,江湖一片嫩肉,正好她有阅历镇场。 刘嘉玲代表什么?性感、成熟、艳丽、高贵、气场......熟女二字舍她其谁。 她不需要再刻意拼搏,也不用卖弄谄笑,她就全妆站在那里,笑或者不笑,举手投足都带着风。
就像她在蔡依林《第三人称》的MV里一样,一面的蔡依林各种表情,另一面的刘嘉玲岿然不动,不怒自威,风情万种化为眨眼抬眉。最后她走向蔡依林,随便说了一句什么,就引起她低头沉思。 熟女,男人hold不住,女人学不来。 《第三人称》 致敬每一个在漫长人生中迟迟才找到自我定位的人。因为等待的过程那么煎熬,那份挥洒自如来得那么辛苦,所以我们看到今日的刘嘉玲才会那么舒服。从容镇静,不争不抢。 这好像是对每一个在少年时并不得志的人们的一份告慰。 青春当头的成功人人都羡慕,而成熟后从容镇静、不争不抢也非常迷人。 【刘嘉玲的熟女角色】
《我们来了》刘嘉玲版宣传片 美丽是一场持久战。没有人能准确告诉你聚光灯到底哪一刻投过来,所以你要永远都不能放弃自己。挺下去,别着急。 《我们来了》刘嘉玲版预告片描述她的那段文字,写得实在太妙。好想裱起来,放在床头,睡觉前就读一遍然后告诉失意的自己:“我不放弃,我要赢在明天。” 看星云膨胀,时间被撕裂。 炙热、冷却、守恒。 看自己,比别人更清楚。 千帆过境,笑看风云。 |
|
来自: 真友书屋 > 《影视 戏剧 综艺 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