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习提纲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第一课时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看谁到我们班级来做客了?(出示教图)你们喜欢和小松鼠做朋友吗?你知道哪些有关小松鼠的知识? 2.学生自由介绍。例如:小松鼠尾巴弯弯的,可以当降落伞;小松鼠喜欢吃松果…… 3.你们知道吗,小松鼠还是造林的能手呢。他们冬天把松果储藏在地下,春天来了,小松果长出小松树,渐渐地成为松树林。那么小松鼠为什么要种小松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松鼠和松果》这篇课文。(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学生自由读课文,老师提出希望。注意读准字音,读通长句子,圈出生字及生字组成的新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复习学过的识字方法:(编儿歌、加偏旁、换偏旁、猜字谜、打招呼等)。用以前所学的识字方法或更有创意的识字法来识记生字。 3.小组交流自学所得,教师随机指导。结合本课实际自主识字的常用方法有: 编儿歌识字:如小聪明,耳朵灵。会听课,总专心。(聪)、还有意、忽、总的巧记:意有心,忽有心。在心底,总有心。 做动作识字:眨:让学生做眨眼睛的动作,体会“眨”跟眼睛有关,所以是“目”字旁。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识字:活泼、忽然、主意 小组合作识字。不要求统一方法,要激发学生的自主识字愿望。 4.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齐读等多种形式巩固读音。 5.逐段指名再读课文,边读边校正读音,并在读后交流:从课文中你知道了什么?你喜欢文中的小松鼠吗?为什么呢?读文时你遇到不懂的句子了吗?请你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来。 三、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1.指名读文,大家一边听一边思考:这是一只怎样的小松鼠呢? 2.出示课件:同学们,你们看一只活泼可爱的小松鼠走来了,他去干什么呢?(让学生在充分的想象中引发对小松鼠的兴趣。) 3.课文中哪一段是写这幅画的?谁愿意给大家读读?小松鼠多高兴啊,怎样才会把小松鼠的这种高兴的心情读出来呢? 4.教师范读第二段。学生自由练读,小组成员之间可采用互读、齐读或者组长指名读等方式练读。 5.松果那么香,那么可口,小松鼠正在大饱口福,可他忽然想到一个问题,小朋友们读读2、3自然段,划出小松鼠想的句子,再交流松鼠、松果和松树的关系。 6.如果没有了松树,森林,松鼠们会吃什么,到哪里住呢?想到这些,小松鼠的心情会怎样?那我们就带着这种担心,焦急、害怕的心情来读这样的几句话。 7.学生自由读、同桌配合读、师生评价读。 8.小松鼠的愿望实现了吗?请你大声读读第5自然段。 9.一棵棵小松树迎着蒙蒙细雨挺拔的生长着,将来这里会是什么样呢?请同学们大胆想象描绘未来的松树林美景。 四、读一读,演一演 聪明活泼的小松鼠,茂盛葱郁的松树林,森林妈妈有了小松鼠这样的爱家小卫士,未来的家园一定会更美好。 1.再读课文,找最要好的伙伴,准备表演。 2.表演课本剧。(可配适当的画面和音乐背景)演后评议。 五、巩固识字 1.比一比谁的果子摘得多?(让学生自主识字,鼓励个性化识记方法。) 2.给生字找朋友。 六、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意、总”两个字中“心字底”的写法。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 1.摘松果。请同学把松果上会认的字送到篮子里,比一比,看哪组摘得快。(小黑板) 2.我会读。 (1)读了这篇课文以后,我更喜欢松鼠了。 (2)如果明天天气晴,我们春游去。 (3)小明聪明活泼,我们都喜欢他。 (对生字字音、生字词进行再现,促进学生识记生字,也是对教学效果的检查。) 二、练习复述课文 为激发讲故事欲望,进行“故事大王”评比。启发引导学生按照“吃松果──想松树──种松果──长松树”的顺序进行复述。(板书) 1、四人学习小组内练习复述(强调抓住重点词、句),互相评价补充。各组选出一名最佳选手准备在全班展示。 2、全班展示。评选出“故事大王”一名,另设“最佳表情奖”、“最佳创意奖”“进步奖”各一名。 三、拓展活动 △收集有关植物的图片和资料,了解树木在保护环境中的作用。并举办一次“可爱的植物”展览(手抄报形式),评选出“最佳主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