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可染《榕湖夕照》高清

 雨林修养馆 2016-08-03


李可染 榕湖夕照 嘉德2013春拍成交价1150万元

20世纪50年代末,李可染完成了大规模的写生计划,广西桂林是他的最后一站,襟江阁、漓江、榕湖等桂林胜景多成为了日后李可染山水作品的重要题材。从60年代开始,李可染进入了以写生为基础的画室创作阶段。本幅《榕湖夕照》作于1963年,正是李可染以桂林写生时所得榕湖佳景的素材为底本,而进行的“造境”创作。可染有数幅写榕湖景色的作品,而画夕阳照映下榕湖美景的作品,则存世不多,本幅即为其一。《榕湖夕照》是李可染60年代的名作之一,除本幅外,尚有同年九月创作的另幅传世。此幅自题“重作于渤海之滨”,故应为此母题的“第二稿”。此稿与前稿相较,画家主要是突出了夕阳的表达,加重了赭石的部分。在本幅中,画家抓住夕阳西下之时,余晖映照榕湖的刹那之景,“榕湖一瞥夕阳中”。写景造物主以积墨法为之,又注重水分的运用,与团团墨色调和,使之不至板僵,极为贴合榕湖秀润的实景。在山体、林木、屋亭、水面等处,以暖赭色点亮,这种手法便是李可染独有的逆光手法。把夕阳中逆光的明亮物影移入中国山水画而获得成功的,李可染是第一人。一方面李可染强调中国画要“不与照相机争功”,另一方便又要画出真山真水中令人沉醉的逆光景象,这是李可染给自己提出的一道难题。只有强化笔墨,才能不似照相,不似油画。本幅中,为了使画面中屋、亭、水、树等景物成为最亮的画眼,李可染不仅把天空留的很小,而且更是用长题填满空白。这种处理方法,无非是想告诉观者,此时此刻此地此画,只有一个主角,那就是夕阳余晖下的如梦榕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