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物联网的突破口在中国

 永续智慧馆藏 2016-08-03

“物联网时代到来”的预言已经出现近十年,但企业的巨额投资未能换来消费者的青睐,除少数热门产品外,消费市场依然不温不火。不过,物联网的工业应用可能会在制造业升级的中国率先实现。这是一个规模远为庞大的领域,也是推动中国标准主导全球市场的机会。

物联网的突破口在中国

智能家居遇冷

“智能家居”的概念出现已久,分析师多次预测,日常物品接入“物联网”将像智能手机的普及一样彻底改变人们的生活。闹钟响起时自动开启的咖啡壶、牛奶喝完时发送提醒的冰箱听来有趣,不过到目前为止,消费者对于把自己的家变得“智能”大体上表现得很抗拒。

高科技公司为物联网消费品倾注了大量的现金,却失望而归。2014年,谷歌给出了迄今最大金额的意向声明,出价32亿美元收购智能温控器厂商Nest。但Nest让谷歌的期待落空了。根据研究公司Strategy Analytics的报告,Nest在2015年仅售出130万个智能温控器,在过去几年中的累计销售量也只有250万个。

物联网的突破口在中国

Nest的问题只是表象。研究公司Forrester的弗兰克·吉列特(Frank Gillett)称,仅有6%的美国家庭拥有智能家居设备,包括连接互联网的电器、家庭监控系统、扬声器或照明设备。这一比例的增长预计不会太快,到 2021年也就将刚刚超过15%。相信“互联网应该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消费者太少了。普华永道咨询公司在英国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72%的人并没有在未来两到五年内采用智能家居技术的打算,而且他们不愿意为之付钱。去年,全球消费者在智能家居的硬件和服务上总共花费了600亿美元,只占到家居用品总开支的一小部分。

消费者热情不高有其原因,产品的定位、价格与技术瓶颈是关键。企业有动力拥抱物联网是因为能显著提高效率并节省开支,相比之下,多数家用智能设备仍然只是“好玩但并非必需”。要想打破消费者的冷淡,找到盈利之道,科技巨头们仍然需要继续探索。

中国引领工业物联网热潮

相比消费品的低迷,物联网的工业应用现在看来可能会更快实现。作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中国具备引领这一变革的优势。

工业互联网涉及工厂机器及工业产品,使它们能够与彼此及周边环境沟通。这个市场可能比消费品市场要大得多。中国拥有数以百万计的工厂、数十亿台机器,制造了世界上绝大多数的电子产品,包括将构成工业物联网骨干的众多传感器以及其他电子设备。中国已经比其他国家拥有更多互相连接的物品,而且其数量肯定还会进一步飙升。此外,中国政府正热衷于升级制造业基地,为物联网在工业应用领域的突破创造了充分条件。

全球最大的工业公司GE今年七月在上海开设了所谓的“数字创新坊”(digital foundry),并与东方航空中国电信签署了协议,并与电信设备巨头华为成为合作伙伴。不仅GE认为中国是工业物联网潜在热土,西门子、惠普、霍尼韦尔思科等大型科技公司都在纷纷涌入。

但中国企业有自己的计划,更希望能以中国“国标”主导全球市场。作为全球最大的移动通信公司,中国移动建立起了自己的数字创新坊——“蜂窝物联网开放实验室”,总裁李跃希望到2020年能从连接多达50亿台设备的物联网中赚取1000亿元(约150亿美元)。本土知识是中国企业的另一个优势。生产建筑设备的三一集团从2008年开始将工厂车间里的机器联网,此后开始在挖掘机和起重机上安装传感器以便实时监控,提高操作效率。与国外跨国企业不同,三一自豪地宣称他们“知道如何生产符合‘中国国情’、价格合理”的套件。华为同样重视物美价廉,将进军物联网的努力基于本国标准的推广和廉价节能的传感器应用。

了解更多,欢迎登陆《经济学人·全球商业评论》App阅读八月刊物联网主题文章《大融合》、《智能所在

2016年八月刊《经济学人·全球商业评论》聚焦银发市场、财富与不平等、物联网专题。欢迎免费下载App,获取本月主题文章。

八月刊主题目录

银发市场

  • 银发市场:黄金老人
  • 熊彼特:银发市场
  • 梧桐:消失的工人

财富与不平等

  • 全球化和不平等:新风潮
  • 熊彼特:大亨经济学
  • 熊彼特:疯狂的钻石

物联网

  • 工业物联网:大融合
  • 物联网:智能所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