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vonne和孟奇的家位于北京箭厂胡同,去往他们家的路上要穿过国子监,那里毗邻孔庙、雍和宫等标志性地点,北京味儿十足,常常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来这附近游览参观。胡同里开着各种生活方式的小店。经过一户户老北京平房,Yvonne和孟奇的家坐落在胡同的最深处闹中取静。连街坊都说,你走到胡同的尽头也就找到他们家了。 Yvonne来自台湾,2011年,一直作空间设计的她签了年约来到北京工作,和孟奇之间有共同的朋友而结识,他们刚认识的时候各自也是住在这附近,无论是雍和宫、小菊儿胡同还是官书院,这么多年过来他们一直生活在这片区域,结婚、生小孩、过日子。 Yvonne来到北京的这些年之所以一直住在胡同里,她觉得北京就应该是这里这样,所有大城市的CBD都差不多,而生活在北京的胡同里面就比较有趣。在他们的儿子之之一岁半的时候,他们决定找一个有院子的房子生活。「我们之前的公寓有100多平方米,但不晓得为什么总是有压迫感,我觉得小孩没地方可以跑很可怜,所以我们需要个院子。”」 他们现在的家是老北京平房,由两间房打通、连接而成,他们把隔间、房梁下面的墙全都拆掉。大人和小孩的卧室门口方向的窗子原本是其中一间房子的出口,但考虑到孩子目前还看不到外面,于是改建成了一扇小型落地窗,窗沿堆着之之的汽车玩具,繁多又整齐。 除了窗子,Yvonne还细心地为之之考虑各种生活场景,比如适合他身高的洗手台、够得到的照明开关以及拉门把手,一切为了让他像大人一样的自理的生活,让他在童年体验像成人一样生活的成就感。「我们就想要找个地方可以装修一下,装修成我们想要的样子,好好住几年。」既是女主人又是室内设计师的Yvonne做到了。 「我们没有做任何可以关门的收纳,储物柜、书柜都是开放式的。因为我发现只要你有一个可以关门的柜子,你就一定要把他堆满。唯一有门的就是我们的厨房抽屉,用来装食物调味料、厨具和餐具。家里除了餐具没有太多其他的收藏品,因为放不下,所以不太往家里添置东西。」小朋友的玩具看起来很多,但通常被收纳在床下,大件的汽车因为太大而收不掉,所以只挑漂亮的买,好看的车子放在室内的地上不会显得突兀。 生小孩之前的Yvonne是一个工作狂式的职业女性,她热爱她的职业,却不太喜欢小孩。做了妈妈以后她几乎不再工作,「有了小孩以后的改变我说不好,但我知道我的身体里以及整个人生在转变。我从前一睁眼就想要工作,有了小孩之后一开始有点抵触,这么热爱的工作突然让我放掉我很挣扎和不甘心,但后来我慢慢接受自己,回归到家庭这条路上让我的生活比以前更好。」 Yvonne和孟奇骑自行车在胡同穿行,「在北京如果一天做两件事情,晚上回到家就累瘫了,通常一天只能半一件事情。所以我们喜欢住在这个片区,其实是因为朋友家也好、吃饭的地方、玩得地方都在附近。走路也可以很舒服,这种状态我觉得很北京,在这个地方就要这样接地气的生活。」 兴晨 / interview & text Yvonne / photo provided 点击?招募?查看日和手帖团队招募信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