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一故事” 横刀立马、金戈铁马、戎马倥偬……这样的字眼闪耀着大气磅礴、英雄盖世,不仅让人泛起“宝马配英雄”的酣畅。中国的开国君主,无不以骑马统兵打仗而得天下;西方帝王,无不以骑在马上的雕塑伫立都市广场而彰显自己的功勋。 马,负载起人们无穷无尽的愿望与梦想;或腾或跃的迸发力,或拉或负的耐久力;驰骋沙场,风驰电掣,日行千里,夜行八百的速度;不低头,不返顾,不徘徊,毅然向前向上永远昂首扬尾的生存态度……几乎所有能想得出来的长处优点,人们都愿意交给马。人们把轰轰烈烈交给马,把普普通通也交给马;人们把争先恐后交给马,把自得其乐也交给马。所以,才有了马,才有了马文化,才有了马艺术,才有了马精神。 在沣东,有太多零散的关于马元素的信息,本期的《我们村里有故事》带你走进高桥,看看那些跨越千年的村落,是如何将龙马精神一代代传承至今的。 阴水坊村现隶属于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管辖,位于高桥街道办以南2公里,与庄摆樊、计家村、槽坊村、马务村接壤,村中以山姓和李姓为主。相传周文王曾驻兵于此,得名饮马坊。唐代时就有人居住,那时叫做饮水坊。另一说是此处属北宋马务范围,应为当时军马饮水而得名。清嘉庆《长安县志》记为东阴水坊、西阴水坊。今合二为一即为:阴水坊村。 《咸宁长安两县续志》记载:阴水坊村隶属长安18厫之一马王廒管辖。马王厫在县西[南]五十里,分十保,统三十六村:廒在马王大堡。全廒北界咸阳,西界鄂县,无原。丰水自冯籍、姜仁两廒间流入,经韩家庄南左分一支,曰沙河。其正支北流入田许廒。沙河自韩家庄南分丰水北流,经曹坊村西,又西流,经栲子屯北流入咸阳界。泥河自冯籍廒流入,灵沼河自东南来注之,北流入咸阳界。灵沼河自冯籍廒流入,西北流入泥河。新河南自鄠县流入,北流入咸阳界。户二千二百三十四,口一万二千零四十。 本地古时原为回民聚集地,前些年有探访者前往本村不远处的沙河村探访回民的清真寺“雀雀寺”,发现遗迹尚存。 曹坊村古称“槽坊村”,位于西安市西北部,长安、户县、咸阳三地交界处的沣河西岸,高桥街道办所在地,自古为咸阳地区的交通要道,解放前形成的“交流大会”至今享誉四方。 现隶属于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管辖。 史载:明嘉靖年间在曹坊村东沣河上修文昌桥,长116米,宽5.4米,28孔,清咸丰年间因本地马务村清末高官薛允升在沣河上重修文昌古桥,得名:高桥。西安地区高桥有三,灞桥有高桥居东名东高桥,终南山滦镇有高桥居南有名南高桥,本地位于西安西郊,故又名西高桥。 嘉庆《长安县志》记载为槽坊村。《咸宁长安两县续志》记载:槽坊村隶属长安18厫之一马王廒管辖。马王厫在县西[南]五十里,分十保障,统三十六村:廒在马王大堡。全廒北界咸阳,西界鄂县,无原。丰水自冯籍、姜仁两廒间流入,经韩家庄南左分一支,曰沙河。其正支北流入田许廒。沙河自韩家庄南分丰水北流,经曹坊村西,又西流,经栲子屯北流入咸阳界。泥河自冯籍廒流入,灵沼河自东南来注之,北流入咸阳界。灵沼河自冯籍廒流入,西北流入泥河。新河南自鄠县流入,北流入咸阳界。户二千二百三十四,口一万二千零四十。 相传北宋时期为抵御西夏,在渭河南北两岸设置了驻军务所。当时喂马养马的地方即是槽坊村。元代地图在此处即记为“秦马厩”。古称马厩为“槽坊”,清嘉庆记村名为槽坊。槽坊村姓氏较杂,但居住却较集中,以姓氏命名巷道,有文家巷、马家巷、李家巷、赵家巷、史家巷、郭家巷等,共九个组。 马务村位于沣河西岸,韦曲镇西北23公里,高桥街办南3公里,东距韩家庄村约1公里,南距沙河村1公里,西距庄河村2公里,北距阴水坊村2公里,分为南北二堡子。 唐末,在灵、夏州的党项族拓跋氏因助唐镇压黄巢有功,被封为定难军节度使和夏国公,后来建立了大夏国(即西夏)。1038年西夏领袖李元昊称帝。1040年西夏控制了无定河流域,用兵十多万分三路包围延州(今延安)。宋军损失惨重。西夏是北宋在西北的主要劲敌,关中成为陕北几十万驻军的供给基地。马务是北宋时为支援延州军需所设营田务之一。 《宋史·仁宗本纪》:“庆历元年(1041年)九月立陕西营田务。”开辟成片荒地抽丁营种以供军粮者称为务庄。繁殖放牧军马的则称马务。 马务村碑上记载:“该村建于宋庆历年间。宋《长安志》名四马务,明代易名马务村。清嘉庆时分为南北二堡,后统名一村,清末刑部尚书薛允升出生于此。”务,是北宋时期为抵御西夏,在后方建立的各种军事物资供应基地,称营田务。 马务村的原址上,最早是一片比较荒凉的滩涂。尽管沣河在千百年的奔流中数次易道,却始终不曾远离马务村。由于沣河丰沛的水量调节,马务村一带一直水草丰茂。所以,马务村也非常适合古代时期战备所需,用以养马屯田。在宋仁宗庆历元年(1041年),朝廷成立陕西营田所,开始抽集壮丁在今天的马务村一带开辟荒地,养马屯田,同时生产粮食供给前方战事。后来,马务村慢慢演变成为以农业种植为主的村落,曾经被叫做务庄。马务村很早的时候归丰邑管辖,后来又归西乡。清朝嘉庆年间,马务村称“张旺里”,“后五甲”,“马务廒”。当时马务村就分为南北二堡。后来又设马王廒,马务三堡(马务南堡子,马务寨,马务北堡子)全部归马王廒管辖。民国时期,马务村又称沣西乡马务村。现隶属西咸新区沣东新城托管。 《咸宁长安两县续志》记载: 三教庙在马务村,祀孔子佛老,建于康熙时有碑记,兵灭后字多漫漶不可读,光绪二十九年邑人郎中薛浚捐金重修。 薛家在马务村是名门望族,马务村最有名的人物就是人称“薛老爷”的薛允升。薛允升(1820-1901年),字克猷,号云阶,马务村人。进士出身,历任山西按察使、山东布政使、署漕运总督、刑部右侍郎、刑部尚书等职。主要著作有《读例存疑》、《汉律辑存》、《唐明律合编》、《薛大司寇遗集》。晚清著名法律学,廉直大臣。 文昌高桥在长安县西南冯三村西半里许沣河上。计四十眼,宽丈馀,土人谓之西高桥。创自明嘉靖年间,自万历至清咸丰历修,皆见碑记。桥东、西有碑十五,后桥毁,迁建曹坊村。薛允升曾自费钱粮对此维修,四乡村民多感其恩。 该村薛振林积极投身革命、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为一七九师五三六团三连战士。1959年2月在四川省简阳石板滩剿匪中不幸牺牲。 沣东辖区周秦汉历史遗存丰富浓厚,一砖一瓦都有故事,有大家熟悉的,也有大家闻所未闻的,想了解更多村庄的典故传说,就持续关注i沣东吧,下期精彩继续哦! 欢迎各位i沣东的“沣粉儿”们给我们提供关于咱们沣东区域内村子的历史典故和照片素材,一经采用,将有丰厚稿酬哦! |
|
来自: A老虎 > 《西咸 沣东 三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