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网络版面瘫治疗技术汇集
2016-02-24 | 阅:  转:  |  分享 
  
网络版面瘫治疗技术汇集
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患者面部往往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鼓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
面瘫的临床表现十分特殊:多数病人往往于清晨洗脸、漱口时突然发现一侧面颊动作不灵、嘴巴歪斜。病侧面部表情肌完全瘫痪者,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露齿时口角向健侧偏歪。病侧不能作皱额、蹙眉、闭目、鼓气和噘嘴等动作。鼓腮和吹口哨时,因患侧口唇不能闭合而漏气。进食时,食物残渣常滞留于病侧的齿颊间隙内,并常有口水自该侧淌下。由于泪点随下睑内翻,使泪液不能按正常引流而外溢。它分为周围性和中枢性两种。其中周围性面瘫发病率很高,而最常见者为面神经炎或贝尔麻痹。平常人们所常说的面瘫,在多数情况下是指面神经炎而言。因为面瘫可引起十分怪异的面容,所以常被人们称为“毁容病”。应注意保持良好心情:防止面瘫最好的办法是平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情,保证充足的睡眠,并适当进行体育运动,增强机体免疫力。


一简单有效的治疗面瘫的方法公布于众
曾见一老师治疗风寒型面瘫,针后在脸上用隔姜灸,效果不错,但有一定的危险性,后又见过类似的报道,本人现在就将这一简单有效的治疗面瘫的方法公布于众。具体操作如下:1烧水一锅,取生姜一块大约150克左右,用刀切碎成沫状2取纱布一块(没有的话用纱巾或比较透气的布条也可)将切好的姜沫包好成圆形或椭圆形并用细线系好以防洒落。注意:细线要外留15---20CM长。3水烧开后,熄火等水温稍降些后,将带线包好的姜沫浸在热水里10---15分钟后拿出挤干水,待温度能耐受后,用手拿起姜包在患侧从下到上反复擦磨,直到皮肤潮红为止,每日2次,每次20--30分钟4每次最好能用新姜。本人试过不少病人,反映都很好,特别是初期的病人,效果甚好。此种方法,简单有效特别适合那些上班族与学生族没有时间来医院看病的人。

秘方解秘:皂荚治疗面瘫及骨关节病
皂荚
皂荚辛咸温有小毒。常用于祛除风痰、除湿毒、杀虫、通经络。本人多年来用皂荚散吹鼻孔治疗面神经麻痹,动辄应手取效。一般取大皂荚若干(文火炙干),研极细末,装瓶密封备用,临用时用苇茎杆或用纸卷细卷装药少许吹鼻孔内,向右歪斜吹左鼻孔,向左歪斜吹右鼻孔,早晚各一次,10天内基本痊愈。此为民间人士传我的秘方,用了几十例,无不应手。曾有一女患,26岁,医生,生育后受风出现面神经麻痹,嘴角向右歪斜,因为她是一个西医三甲医院的医生,所以用西医治疗一个多月,静滴脱水药、激素、维生素类药物、神经营养药、甚至抗菌素也上了,无明显好转。最后到我这里,用此方10天痊愈,后有人说,西医治疗一个月后到了快要见效的时候,正好赶上中药治疗,所以好象是中药治好了,其实是西医的功劳,听完此话,一笑了之。皂荚治疗痹症也有很好疗效。痹症书本上分为寒痹、风痹、湿痹、热痹、风寒湿混合痹,而临床上并不是这样的情况,以风寒痹多见,有以大关节为主的病变,有以小关节病变为主的病变。《本经》说皂荚“主风痹,死肌”。并有皂荚丸一方,研细微末成密丸,3g/丸。每服3-6g,3次/天,1疗程/月,有效率95%以上。在治疗中,一般服药7天,关节疼痛既明显减轻,关节活动度也明显改善,既而行动日渐灵活,轻中度患者1个疗程即可治愈,重度患者2-3个疗程基本能恢复日常活动,生活可自理。曾治疗过一例强直性脊柱炎,一例重症肌无力、一例脊髓空洞症,2个疗程痊愈。偏瘫患者也可应用,效果不错。儿童患者0.5-3g。

北京崇文中医医院针灸科金伯华主任医师??面瘫,即面神经麻痹。中医称口眼歪斜,或吊线风,也可归为中风证-中经络之病。面瘫,主要病因是由风寒之邪,侵袭面部的手足阳明,太阳、少阳的经络,以致经气阻滞,经筋失养,气血不和,筋肉纵缓不收而致。《灵枢·经筋》篇曰:"太阳为目上纲,阳明为目下纲,其支者从颊结于耳前。其病足中指支胫转筋……引缺盆及颊,卒口僻,急则目不合,热则筋纵,目不开。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口。有热则筋弛纵缓,不胜收故僻"。其治疗原则应采取以疏通面部的经气为主,法宜散风活络。取穴应着重于手足阳明,少阳经。因手少阳之经筋合于手太阳。主穴翳风穴,患部还应配合手太阳经俞穴,再作对症加减。从经络学说分析,耳与周身经络脏腑有密切联系。在《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中记载:"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而手足三阳经都联系到耳部,其手足三阴经通过其经别合于阳经,与耳相通。而手少阳之经筋是合于手太阳。如手之太阳经筋急则口耳为僻,皆急不能卒视。而翳风穴又为手足少阳经之会穴。因此有"耳为宗脉之所聚,"之称。翳风穴,在耳后陷中,按之引耳中。取法,耳垂后,下颌角与乳突之凹陷中取之。本穴又为手少阳经交会穴,从解剖学角度,在耳的深部有面神经干,耳深部里面有一出径孔,面部神经由径孔出来散布到整个面部。从神经学说来讲,翳风穴对治疗诊断面瘫有很高的价值。无论从经络学说和神经学说都有一定的依据,在针刺翳风穴时,患者整个面部发热发麻就说明了这个道理。故而翳风穴对诊断治疗面瘫一病有很重要的临床价值。凡是翳风穴压痛明显,切诊似有物堵塞,说明病情仍在进展。翳风穴痛点越明显,病情越重。深刺翳风穴1.5-2寸,运用手法使酸、麻、胀感等扩散到患侧面部,以达到宣散局部气血壅滞。面部经络气血的通畅,则使面部经气,经筋,筋肉迅速得到恢复,随着翳风穴深刺痛点减轻,切诊耳后翳风穴松软,症状也就好转。皱眉、眼闭合、唇歪,额纹随着恢复。当我们掌握这一环节就可以和病人讲清要有思想准备,因为往往初次针刺后病情又进展,而病人误认为是针刺后反映问题,其实是病情发展规律,因此说翳风穴对面瘫一病在诊断和治疗上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一、病因易由七情所伤,临床观察,患发本病者,发病前易因生气着急、悲伤、劳累等因,复感风寒之邪而发病。也有因病毒感染而发病。二、临床表现其病则眼不能闭合,眼睑下垂,若强令闭合,则眼珠上翻,露出白睛,眼燥发赤,流泪或无泪,口角向健侧歪斜,笑时更甚,严重时口角下垂,口唇闭合不全,饮水时常由患侧流水,鼓腮,吹气,患侧漏气,面部表情丧失,不能蹙额,皱眉,甚则言语不清,味觉部分丧失,听觉亦有过敏,本病一般发病较急,有时还伴有头痛,鼻塞,脉象浮或弦紧,苔薄白,舌质淡。三、治则治则应以疏通面部经气,散风活络,取穴应着重于手足阳明,少阳经。1、检查:翳风穴位,触诊似有物堵塞感,说明病情仍在进展,随着治疗,翳风穴压痛减轻,触诊松软,症状随之减轻,掌握这一环节在治疗本病中,把针刺翳风穴作为主穴,压痛越明显,疗效也就越快。2、选穴:主穴翳风,配穴:颊车、地仓、人中、承浆、攒竹、四白、阳白、合谷、列缺,体弱者配足三里,风邪重配风池、曲池。如病人见风流泪加下睛明;如病人闷郁不舒加内关、中脘;如因病毒感染带状疱疹引起的面瘫,在带状疱疹周围放血祛邪。另外要根据患者病症的综合情况,如偏头痛、颈项痛等等,配以局部相关穴位,扶正疏邪。四肢配穴,患侧配列缺,健侧配合谷,如体弱有风,健配足三里,患侧配曲池。3、手法:翳风穴泻法(针刺向咽喉方向),其它穴平补平泻法,刺激量根据病情进展而定。针刺时先用手指按摩患侧向右歪,针刺时用手指向左牵拉进针,反之向右牵拉进针,眼不能闭合者用手指上推下眼睑下压上眼睑进针。如刺人中、地仓,均用手指牵正进针,捻转运针,针刺攒竹透鱼腰向下压眼睑进针。总之,翳风穴压痛越明显,病情越重,深刺用泻法。向咽喉方向进针,采用泻法,达到气至病所,用1.5寸-2寸毫针,患者有酸麻胀感。扩散到患侧面部,以达散面部壅滞,使之通畅,使面部经筋,经气,筋肉,迅速得到恢复,随着翳风穴压痛减轻,切诊耳后翳风穴松软、症状好转,皱眉,眼闭合,唇歪,额纹随之恢复,掌握这一环节,治疗前向病人讲清,要有思想准备,本病初次针刺,病情仍有进展,而病人误以为是针刺反应问题,其实是病情发展的规律,因此说,翳风穴对面瘫一病在诊断和治疗上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四、43例资料分析男性24例,女性19例,10次为一疗程。其中不用翳风穴的为11例,治愈时间短则二疗程,长则5疗程。治愈9例,显效一例,减轻一例。年龄最大者67岁,最小者13岁,病程长者8个月,短者2天。重用翳风穴32例。治愈时间短则一疗程,长则3疗程,治愈31例,显效一例。43例总有效率100%,对比观察,用翳风穴比不用翳风穴疗效提高一倍。评定标准治愈:经2-3个疗程治疗,面部表情恢复正常,无自觉症状。显效:面部表情基本恢复正常,讲话或笑时似见有歪斜。减轻:经2-3疗程治疗,面部感觉舒适。五、病案举例丁某某,男,36岁。初诊日期:1972年11月。主诉:右侧面部触感迟钝三天。病史:患者曾于1969年4月底左侧面瘫,经一个月24次,针刺治疗痊愈。于1972年11月10日,因工作劳累,外感风寒之邪诱发,右侧面瘫。现病史:晨起漱口,口角漏水,右侧面部触感迟钝已三天,耳后翳风穴明显压痛,舌苔薄白,脉象弦。辨证:劳累耗伤气血,导致气血不和,风邪侵袭面部经络。立法:调和气血、散风活络。选穴:主穴翳风穴配穴:颊车、地仓、攒竹、合谷,足三里、三阴交。方义:主穴翳风可祛风通络止痛,起治疗的关键作用,配穴颊车、地仓、攒竹可疏通面部经气,调和局部气血;合谷善治头面诸疾,可疏解表邪和营通络;足三里和三阴交施用补法以调补气血,滋阴补肾以固本,远近结合,标本兼顾,则气旺血行,风邪自愈。手法:1.5寸针深刺主穴,泻法,配穴用平补平泻和补法,针后嘱患者病情还要进展,(因翳风穴压痛明显)十五日来诊,患者病情进展,右眼已不能衔合,口角下垂,流涎,流泪,唇歪,闭合不全,鼓腮吹气漏气,患侧额纹消失,蹙额皱眉均消失,且耳后翳风穴压痛减轻,继续以舒通经气,散风活络之法。经过4次治疗,病情显著好转,唇歪矫正,鼻唇均歪闭合不显,眼裂进步,翳风穴压痛继续减轻。又经6次治疗,基本恢复,面部外观正常,翳风穴压痛消失,已无自觉症状。虽然72年比69年患病程度严重。但疗效提高一倍,关键在于重用翳风穴深刺,经二年追访,疗效巩固。六、体会通过临床43份病历对照观察,使用翳风穴为主,对检查确诊和掌握规律治疗本病,比不使用翳风穴疗效和确诊率能提高一倍到一倍半。患本病及时治疗,不乱投医,乱治。心情急燥,忧伤,对本病的治疗都很不利。因此,及时治疗也是关键,并要治疗得法,根据病位的深浅程度,适当掌握手法。

放血治疗面瘫
2003年7月出版的《中国针灸》杂志第7期报道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针灸理疗科马广昊、乔晋琳等医生采用循经井穴放血疗法治疗面瘫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他们收治了62例患者,其中男30例,女32例;年龄17~64岁;病程在1~3天之内。首先将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重度患者24例,中度患者8例;对照组30例,重度患者23例,中度患者7例。治疗组取穴:急性期第1~3天以循经放血为主,取手足少阳经井穴中冲、足窍阴。第4天及以后治疗取手足三阳经穴为主,面部针刺以沿皮透刺为主,取穴:阳白透鱼腰、翳风、攒竹透睛明、颧髎、颊车透地仓、水沟透地仓、承浆透地仓、合谷(病变对侧)。进行常规消毒,在中冲、足窍阴处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各放血8~10滴,每天治疗1次,共放血治疗3次;第4天以后的治疗,在阳白、翳风、攒竹、颧髎、颊车、水沟、承浆、合谷(病变对侧)穴位常规消毒后,取30号1.0寸针灸针沿皮刺阳白透鱼腰、攒竹透睛明,直刺翳风、颧髎入5分深,取30号1.5寸针灸针沿皮刺颊车透地仓、水沟透地仓、承浆透地仓,直刺病变对侧合谷穴1寸深,施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分钟,每日针刺1次,6次为1疗程。对照组取穴:急性期第1~3天以循经远道取穴为主,取手足少阳经井穴中冲、足窍阴。常规消毒后,取30号5分针针刺1~2分,不捻转不提插,留针30分钟,每日针刺1次,第4天以后治疗取手足三阳经穴为主,面部针刺以沿皮透刺为主,取穴:阳白透鱼腰、翳风、攒竹透睛明、颧髎、颊车透地仓、水沟透地仓、承浆透地仓、合谷(病变对侧)。第4天以后的治疗在取穴、针刺方法及疗程上与治疗组同。治疗3、4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对比。疗效标准采用日本面神经研究会制定的面神经功能评价标准。临床疗效证实:经4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32例病人中,痊愈28例,好转4例,总有效率达到了100%。对照组30例病人中,痊愈20例,好转8例,恢复不良2例,总有效率为93.4%。临床疗效证实,急性期循经放血疗法治疗面瘫疗效优于对照组,并能够明显缩短疗程。

内颊车定位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中对周围性面瘫治疗方法很多,但一般疗效都不是很明显,而且疗程长,电刺激和针灸时间长,还会造成患侧面部肌肉萎缩,形成"倒错"现象,我在临床中运用自创"内颊车定位"治疗周围性面瘫,特别是早期的周围性面瘫,可以达到一次定位成功,纠正瘫痪面肌,在这里介绍给大家,可以在临床中运用.??定位:??"内颊车"位于口腔内侧第二颗磨牙处和颊车穴相对应.??方法:让病人张口,用裹有消毒棉纱的大拇指压在患侧牙齿上,用3寸毫针斜刺入1.5寸,采用泻法轻轻捻针,得气留针20分钟,去针.??主治:周围性面瘫(对中枢性面瘫疗效不好)
不错的经验,我一般喜用此处三棱针放血效果也不错.患侧口内颊硬节或淤血络放血.患侧口内颊硬节或淤血络放血.早期和后遗症都可以


高数中教授治疗"面瘫"经验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俗称“面瘫”,古人多以风痰阻络立论,常用牵正散治疗,但临证用之,疗效并不令人满意。现代医学根据面神经的发病部位,将其分为颅外型与颅内型(后者有同侧舌前2/3味觉减退或消失,有的还兼有听觉过敏和泪腺分泌异常),一般颅外型容易恢复,对颅内型病人,西医多主张加用激素治疗,我个人的经验体会是:西医书中所言此病发病一周内不能针灸纯属“本本主义”,并无临床依据,误人不浅,最应破除;只要针药得当,完全可以不用激素治疗,加用激素治疗,反而会延长痊愈时间。对本病的辨证治疗,第一要辨经络脏腑,第二要辨外感内伤。《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中于面则下阳明,中于颊则下少阳,中于项则下太阳。”颅外型面瘫多属外邪客犯经络,只有口眼歪斜者为邪客阳明,兼有耳后疼痛者为邪犯阳明少阳二经。颅内型面瘫情况较为复杂,只有味觉减退或消失者(临床发现,部分病人是双侧味觉减退或消失)证属外邪已由胃经影响到胃腑,因为舌能知味全赖舌苔,而舌苔乃胃气熏蒸而成,《内经》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证之临床,此类病人多属胃气素虚而复感外邪者。颅内型兼有听觉过敏或泪腺分泌异常者证属外感内伤相兼为病,证之临床,此类病人发病前除有感受外邪的病史外,多在发病前数天有生气发怒的病史,实属外邪兼肝胆郁火为患,这是因为少阳胆经入耳中,厥阴肝经“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的缘故。根据以上认识,针药结合治疗本病,疗效明显提高,治疗发病在一周之内者,一般10天左右即可痊愈,经治数十例至今尚未见不愈者。针灸基本处方是:阳白透鱼腰、太阳透下关、四白透颧髎骨、地仓透颊车、颊车透地仓、翳风,合谷(取双侧),余穴均取患侧,留针30分钟,可加TDP照射,每日1次,翳风针后可加用艾条灸20~30分钟。有味觉改变者必加足三里,有耳后疼痛或听觉过敏者必加阳陵泉,有泪腺分泌异常者必加太冲。
针刺同时配合悬灸患侧地仓穴.阳白.太阳.四白穴.
可是我不单单用的针灸啊!我先用电针治疗30分钟.在用的隔姜灸.外加按摩.以前也治疗过一些效果还可以.但是最近这两个就不算太好


面瘫膏药
白芥子末31克,生地60克,生姜汁适量用法:将生地捣烂如膏,加入白芥末再捣匀,用生姜汁调如糊状。??歪右贴左,歪左贴右。贴药有刺痛感时取下(1-3小时),7-10天一次主治:面瘫??用药后局部会起水泡,或发红,为邪气外达,大部分贴药1-2次即愈1.贴的部位:相当于颊车,下关,地仓三穴之间,面积直径2-4厘米,厚度0.5厘米左右.2.用药要灵活,万不可拘泥,如儿童或年轻女性,贴药时间要相对短,老年人时间要长,临床上,许多老年人,你让她贴三小时,她偏贴五小时,结果,起个大水泡,(建议水泡起后第二天处理),处理:消毒针刺破,涂紫草油,或红霉素软膏,或碘伏,或紫药水,总之,预防感染,或按烫伤处理.3.治疗恢复期间,避风寒,饮食忌寒凉油腻辛辣,治疗十日后基本痊愈,但因复风吹着,有病情反复发作者,如有其它疾病须积极治疗.4.恢复期间,(贴药后)停用其它疗法,治疗后3-7日开始逐渐好转,10-15日痊愈.不愈者作第二疗程.5.治疗后短期内多留有黄褐斑痕,大多月余始退,2月可恢复正常肤色,不需处理,待其自复.6.此法多用于面瘫急性期,3个月以内者效果较好.7.此法多用于老年人,儿童,年轻女性,多予中药加针灸8.临床发现许多割治不愈者,用其它方法也难凑效.9.此方要灵活运用贴敷时间,根据药性悬殊把握.有些东西只可体会,不可言传.10.贴敷有用蓖麻香附,鲜地龙,者等,有发汗法,下发,可借鉴

再谈谈董氏奇穴治疗面瘫及面肌痉挛
前几天发了一个我在网上找的关于董氏奇穴的文章,很高兴对一些朋友有帮助,有朋友问我在哪里学的董氏奇穴,其实我也就是在爱爱上看到,然后自己慢慢一点点的摸索,不过虽然只是摸到了董氏奇穴的冰山一角,也让我体会到了董氏奇穴的精妙与神奇,上次谈了一下治疗肩周炎,现在我想说说这几天我用董氏奇穴治疗的几面瘫与面肌痉挛:病例1:女,70岁,再发面瘫一天(40年前曾发过一次,经针灸治疗痊愈),左额纹消失,左眼睑下垂,不能皱眉,左鼻唇沟消失,鼓腮嘴角左侧漏气严重,经常规患侧取穴治疗一月,疗效不明显,仍有上述症状,于昨日取董氏奇穴侧三里,侧下三里,三泉,下三重,针刺上去后,立即鼓腮漏气情况消失,感觉左侧面部舒适一些,留针40分钟,为让病人心里安慰,取针后,又行患侧局部取穴加艾灸。今日再次选用上述董氏奇穴,加灵骨和地仓透颊车,配合动气针发,让病人按摩左侧眉毛,留针40分钟,左侧额纹出现一些,左眼睑上抬很多,患者很满意,没有继续针刺患侧面部。病例2:男,48岁,半年前面瘫,经针灸治疗痊愈,但两个月前,又感左眼皮跳动,不能自己控制,在我们科其他医生那里常规治疗两个月,没有缓解,患者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前天找我针灸治疗,仅针刺侧三里,侧下三里,下三重,眼皮跳动频率减少,虽然没有完全停止跳动,但病人信心大增,昨日继续针刺上述穴位加三泉,留针40分钟期间,眼睑没有再跳,今日反馈到今日基本没有跳动,感觉很好。病例3:女,45岁,带状疱疹继发面瘫4个月,也是在我们科其他医生常规治疗,没有任何进展,反而开始伴患侧眼睑痉挛跳动,针刺侧三里,侧下三里,三泉,下三重一次,眼睑跳动停止。体会:通过这几个病例,深切让我体会到董氏奇穴的神奇,对于侧三里,侧下三里,三泉,下三重几个穴位治疗面肌痉挛,疗效还是很真切的,真的可以说是针刺即止,对于面瘫口角歪斜的情况,也有一定的缓解,不过严重的患者,还需要多次的治疗,我也会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观察具体的情况,希望我的一点小经验可以给大家一些帮助,也请各位老师爱友给我一些指正,让我得到进一步提高,谢谢大家
我在临床上是使用左侧下三重,健侧侧三里,侧下三里,三泉
对“急性期不要做针灸”之言并不赞同。本人的临床实践证实是可以针灸的,治疗后患者面部有舒适感。只是注意急性期刺激量不宜大,尤其是翳风穴。急性期局部不针灸也是有这个说法的,但是远端取穴还是可以的,而且临床证明也是确有疗有效的。比如合谷,风池。。。
我个人认为,针灸加上表情肌的功能锻炼,大多效果是肯定的。急性期大多是指7-——10天以内,针灸是可以做的,但是刺激量要小,但四肢穴位刺激量可以偏大一些。


专病笔谈——面瘫之顽固性面瘫的治疗金平林笔者认为对于顽固性面瘫不可忽视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及对针法的调整运用。因为面瘫初起,发病突然,患者面部形象受到影响,加之对本病没有认识,顿感难堪、茫然,后因失治、误治而发展成顽固性面瘫,遂感烦闷,甚或抑郁,自尊心受损,以致自暴自弃,对治疗失去信心。所以,重树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并取得满意疗效是非常重要的。笔者在多年的针灸临床工作中,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那就是心理疏导配合隔日巨刺法。首先遵循一切以人为本,注重患者的心理调整为原则。每位患者初诊,必定热情接待,与之交流,仔细询问病史及诊治经过,并告知本病的大概病因、病程、治疗及预后等,经辨证分析后,拟定出相应的治疗方案,同时放弃以前的所有治疗,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积极配合新的治疗方案。有条件的医院,可在治疗时播放一些既轻松,又悦耳的音乐,定收事半功倍之效。对于遗留额纹消失,不能蹙眉者,在心理疏导的同时,单日在患侧采用梅花针沿攒竹-阳白-头维-太阳行叩刺,轻叩至皮肤潮红或微出血;双日在健侧行阳白平行3针刺,即阳白1针,距其上下0.5寸处各1针,呈吊针,可似滞针状,沿额纹走向针刺;辨证配百会,远端取合谷、足三里。使局部气血通畅,并可刺激兴奋处于失功能状态的神经末梢,加速神经末梢的血液循环,尽快使其恢复功能,额纹复见。对于遗留面部板滞、口角歪斜,不能做耸鼻、鼓腮、露齿等面肌运动及口颊部嵌饭者,在心理疏导同时,单日在患侧面部热敷及轻按摩后,采用梅花针沿人中沟-鼻唇沟-颧髎-下关-地仓-颊车-颏唇沟叩刺,并可拔3、4个小罐;双日在健侧取水沟、迎香、夹承浆、颧髎透下关、地仓透颊车行针刺,必要时可上电针,采用疏密波适当配百会、足三里、合谷、内庭以健脾益气,增强机体抵抗力。须强调一定要“气至病所”,才能达到满意疗效,正如《灵枢》云“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因此,操作时应注意守神,心不二用,聚精会神,并嘱患者常嚼口香糖,达到遗留诸症消除,面肌运动恢复正常的目的。对于遗留露睛,眼睑不能完全闭合者,在心理疏导的同时,单日在患侧采用梅花针叩刺上下眼睑各10~20次,上眼睑重叩,下眼睑轻叩;双日在健侧取睛明穴,针刺时轻轻把眼球推向外侧固定,然后沿眶壁缓慢刺人,不提插捻转,出针后须压迫3~5分钟,以防眶周血管出血。同时辨证配百会、足三里、申脉、照海等,可改善眼部血液循环,加强营养供应,加之应用了通司眼睑开合的跷脉之申脉、照海,从而使疾病不日而瘥。
杨光所谓顽固性面瘫,主要是指高位(损害平面在面神经管及以上部位)的面神经损害,及严重的面神经损害(同一面神经节段,面神经的损害也有轻重的不同)。从临床症状来判断,患侧面神经完全瘫痪,伴有严重的耳后疼痛、舌前2/3味觉减退、患眼干涩、听觉异常及眩晕的患者,可能是难治的面瘫,以上伴发症状越多越难治。从中医辨证来判断,风寒型面瘫易治,风热型面瘫次之,肝胆湿热、肝肾亏虚、气血不足、瘀血阻络等型均较难治。此外,面瘫早期的失治、误治、调养失当也可造成顽固性面瘫。年龄较大、体弱多病并伴有严重高血压、糖尿病的面瘫患者,治疗难度将加大,疗程会较长。对于难治性面瘫,除了中药、针灸整体辨证调治外,笔者多采用以下方法(1)穴位注射法,用维生素B1、维生素B12混合后注射,畏痛者仅用维生素B12注射液进行穴位注射也可,用弥可保注射液更好。局部和远端穴结合运用,远端穴多用足三里、阳陵泉,各穴轮换使用,每周治疗3次,少则2次此法适宜工作较忙的中、青年人。(2)患部浅针多刺,面部所有穴位交替使用,每次用2个穴位温针灸,此法适宜偏虚、偏寒的患者,每周治疗3~5次。(3)火针治疗,用细火针广泛点刺患部腧穴,然后再用浅针多刺法,此法贺普仁教授多用,适宜治疗顽固性面瘫,每周治疗3次。(4)适当针刺健侧面部腕穴,以调动健侧的经气来促进患侧的恢复以上各法可综合运用。对于睑裂较大、眼睑开合困难的患者,均采用三阴交温针灸。此法源于《眼科锦囊》,书中曰:“上睑低垂,轻症者灸三阴交”。对于鼻唇沟浅者,可针或温针灸后溪。此外要嘱患者进行瘫痪面肌的功能锻炼。对于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患的病人,要积极控制原发病。经上述处理,只要坚持治疗,发病半年以内开始来治疗的顽固性面瘫患者大都能逐步恢复正常。对于难治性面瘫,要实事求是地交代患者,疗程可能会很长,必须作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不能四处乱治,否则欲速则不达。邓盛林笔者通过查阅大量古典医籍,从《灵枢?寒热病》《素问?骨空论》《奇经八脉考》《难经?二十八难》《针灸大全?八脉八穴治症歌》中找到了阴阳跷和任督脉的循行都上头面部,且与手足太阳、阳明等多条经脉交会于目内眦、目锐眦、颊、唇等。“经脉所过,主治所及。”所以选择八脉中阴阳跷和任督脉之交会穴来治疗头面部疾患。运用“灵龟八法”治疗顽固性面瘫,当在特定的时辰、八脉交会穴中某个穴位开穴时,其经脉所过之处,如目内眦、面颊部等也正是气血最旺盛之时,这时留针候气,就可使“气至病所”,则能更有效地驱除邪气,使面部经络得以疏通和濡养,使顽固性面瘫能获得较佳的疗效。A组:君穴取申脉,臣穴取照海,配穴取睛明、承浆透地仓(患侧)。B组:君穴取后溪,臣穴取外关,配穴取瞳子透承泣(患侧)、水沟透地仓(患侧)。操作:按灵龟八法选好君穴的开阖时辰,如2003年5月20日13-15点(癸巳日、未时)开穴申脉,则先针A组君臣二穴,得气后留针15分钟,不起针,再取A组配穴留针45分钟;第2天甲午日午时开穴后溪,即取B组穴位。如此两组穴位交替针灸,20次为一疗程。针面部穴位时手法宜轻,不作提插捻转。随症加减:体弱脾虚痰多者加足三里、丰隆;舌麻舌歪者加廉泉;耳后痛者加翳风。
殷风新20多年来,笔者采用多种方法治疗面瘫,如针刺、刺血、温针、灸法、穴位注射、电针、He-Ne激光、火针、敷贴等方法,相比较而言,效果最好者当数烧针。烧针治面瘫取穴少,见效快,多数病人在10天以内治愈(其他方法治愈本病需30天左右)。即使是其他方法治疗效果不好,即所谓的顽固性面瘫患者,本法亦可取得良效。具体方法是:选取患侧的下关、地仓透颊车,用75mm毫针刺入得气后,用酒精灯烧针尾,以病人能耐受为度,先取下关,后取地仓透颊车,每穴烧针10分钟,每日1次。小儿及怕针者只取下关,10次为一疗程,一般10次内即可治愈,不愈者或恢复不彻底者,休息5天后再治1个疗程。一般取效最快者5天即可治愈,慢者3个疗程。针治及时与否是烧针取效快慢的关键。
张桂凤面瘫病程在6个月以上,邪气久留,经络失养,治疗较困难,可配用列缺、悬钟、陷谷有意想不到的效果。除采用轻刺、浅刺,多用灸法,适当加用调补气血强壮全身的穴位,如足三里、合谷、肝俞、脾俞以旺盛阳明气机。另外背部走罐调整阴阳,督脉及两侧足太阳膀胱经由上而下,每经4分钟共12分钟以皮肤潮红为度。少数病例仅留有人中沟偏歪很不易纠正,可加刺厉兑,此为足阳明之“井”穴,往往可以收效。对于患侧肌肉无力者,可加用中频电脑治疗仪进行功能性电刺激,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总之,顽固性面瘫应该整体调理,多种方法协同使用,有耐心方能奏效。
宋京英从中医角度讲,顽固性面瘫多为气虚血瘀为患,故治疗应以益气活血通络为其治疗方法,可配合提高面神经兴奋性、增强肌肉紧张度的硝酸一叶萩碱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均取得良效。方法为针刺局部腧穴后,加隔姜灸3壮,以灸阳白、颧髎及地仓等腧穴部位为主,随后使用电针仪,电流刺激不可过强。面部神经损伤程度较重者,起初面部肌肉收缩不明显,可以患者自觉面部有抽动感即可。一般用此法治疗3~5次后,可见面部肌肉收缩逐渐加大,这表明病情趋于好转,电针20~30分钟,起针后于翳风或面瘫点(耳垂下后1cm处)穴位注射硝酸一叶萩碱注射液,隔日治疗1次。曾治1例面瘫已百天的病人,发病初期耳后及头痛较重,未用西药,而采用中药、针刺及外敷膏药等法,症状未见改善。来我科就诊时,耳后疼痛已消失,但口角歪斜较重,眼裂较大闭合不全,随即采用上法针刺后隔姜灸,起初用电针面部肌肉未见丝毫收缩,针刺3次后面部肌肉可见轻微收缩,逐渐收缩加大,并配合穴位注射硝酸一叶萩碱,隔日1次,共治疗25次痊愈。对于一部分顽固性面瘫的病人,大都经历了各种方法尝试未果方来就诊,首先要消除他们的顾虑,增强其信心,特别是应用电针后面部由不收缩到逐渐收缩,这对病人能否坚持治疗,从心理上是一个很大的帮助。由于顽固性面瘫病人的治疗需要一个时间过程,其恢复时间与针刺次数不成正比,故一般采用隔日1次,减少针刺频度,既不影响疗效也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雷跃谢建平对于顽固性面瘫,笔者以为应从下列几方面治疗着手。(1)重视温通法。面瘫患者尤其是顽固性面瘫患者患侧面部筋脉空虚,气血闭阻。触诊患侧面部肌肤或松弛浮肿或有硬结,其温度常常较健侧低,惟有采用温通之法,激发局部经气,增加人体阳气,方能祛除顽邪。常用的温通法有:①隔姜灸法,每次从地仓、颊车、巨髎、颧髎、太阳、牵正、下关、阳白、夹承浆等腧穴中选取3~5穴,每穴灸3~5壮,以皮肤潮红为度。②针刺加艾条温和灸法:面部诸穴毫针刺入后不做手法,点燃艾条在面部施以温和灸;远端合谷与足三里亦可施温和灸,若灸后出现循经感传则效果更佳。③火针疗法:用细火针在酒精灯上烧红后点刺患侧面部诸穴,此法温通作用强。一般而言,头面部不宜使用火针,然而贺普仁老前辈善用此法。笔者用此法治疗数例,效果亦佳,且细火针(可用毫针代替)点刺面部后亦未遗留瘢痕污点,但一般患者难以接受此法,需耐心说服。④灼针疗法:毫针刺入面部诸穴后,用止血钳夹持点燃之酒精棉球烧红针柄,待针凉后起针。此法类似于温针灸,但面部穴位使用温针灸操作不便,可用此法代替,亦有较强之温通作用。⑤TDP照射:用TDP照射患侧面部,每次30分钟,以患者感觉温热舒适为度,此法简便易行,但其温通作用不如上述各法强。(2)重视扶正法。“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面瘫发病多因劳作过度,机体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寒或风热乘虚入中面部经络,致气血闭阻,经筋功能失调,筋肉失于约束而出现口眼歪斜。久病则虚,面瘫日久,则气血不足愈甚。故面瘫不论早期后期,均需重视扶正法。可在常规选穴基础上加用百会、足三里,或针或灸,或针灸并用,百会益气升阳,足三里益气养血,两穴合用则气充血足而祛邪有力。此外,前述温通法亦含扶正祛邪之意。(3)针刺艾灸均以患侧为主,隔日1次,针刺过频则面肌易出现疲劳,腧穴的敏感性降低,而影响疗效。若健侧有牵累感或患侧针感差时,可减少刺患侧而多刺健刺,待患者针感增强后再以针患侧为主。(4)面瘫的调养需贯穿始终。①避风寒:头面部应避免吹风受寒,风寒天气外出时,需裹围巾。②慎起居:保证充足的睡眠,戒房事,忌上网、看电视;防用眼疲劳。忌食鸡鸭牛肉辛辣等发物,忌烟酒。③畅情志:面瘫经久不愈,患者容易精神紧张,嘱多听轻音乐,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5)可以辅以B族维生素,如联用维生素B1、维生素B2或单用弥可保穴位注射。(6)辅以运动疗法,肌力2级以内时可辅以按摩闪罐等被动运动,肌力2级以上嘱患者积极锻炼各种表情动作。韩丽凤顽固性面瘫多由于病损神经节段较高,或病毒损害较重,或早期失治、误治所致。笔者在治疗此类面瘫时,除常规针刺攒竹、四白、迎香、承浆等穴外,针刺治疗上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深刺太阳、下关。太阳进针后以45o角向下斜刺、深刺25mm许;下关进针后以85o角向后下方朝对侧乳突方向深刺40mm左右。太阳、下关的针刺深度随着病情的好转也须逐渐变浅。(2)采用透穴。地仓透颊车、地仓透水沟、地仓透颧髎、阳白透鱼腰。(3)针神庭向上星方向,取兑端、印堂皆向鼻尖方向针刺。使用这一组穴位的关键是针刺方向不能偏离正中线。(4)远端配穴。八脉交会穴中,外关与足临泣相配,主治目、头侧、面颊部疾病;后溪与申脉相配治疗目内眦、颈、项部疾病;在四总穴中“面口合谷收”;在《百症赋》中载有“太冲泻唇以速效”。故远端取外关、足临泣、后溪、申脉、合谷、太冲效佳。(5)在治疗后期仍恢复不佳的部位采用多针“毛刺”,既可促进病情恢复,又可免伤正气。
裴磊廉玉麟顽固性面瘫现在尚无一个明确的定义,一般认为超过1个月以上可考虑为顽固性面瘫的可能。笔者认为发病1个月以后,此时属于功能还没有恢复或是出现兼变症之前,可称为兼变症前期,兼症指面肌痉挛,变症指倒错现象。治疗上应一边改善运动功能一边防止兼变症出现,并需注意电针容易引起面肌痉挛。应在继续针刺患侧的基础上开始使用健侧穴位,可用地仓、巨髎、太阳,原则是健侧穴位的刺激量逐渐加大,患侧穴位的刺激量逐渐减小,穴位透刺应在观察病情的情况下使用,一旦发现有兼变症的趋势应停用。可配合刺络放血,后期如出现面肌痉挛,则痉挛局部用毛刺,在痉挛发作肌群对应的位置上的穴位可深刺。牵正、翳风可深刺。痉挛主要集中于口眼轮匝肌,故在口眼轮匝肌区浅刺,其他穴位可深刺。此时不再使用透刺。配合刺络放血很重要,1周最少2次刺络放血。刺络放血当天病情可能加重,次日即可减轻。如出现倒错现象则患侧配穴由浅变深,出现倒错的肌群的对侧部位的穴位深刺(刺激量宜大),故应注意观察肌群的肌力及肌张力,肌力弱的用牵正,肌张力高的选用该肌群的健侧对应肌群的穴位。出现兼变症后刺络放血可占主要地位或与毫针并列,面肌痉挛刺络放血部位可选颧髎、巨髎(口眼轮匝肌中间),倒错现象刺络放血部位可选局部(最明显部位)、地仓、地仓和巨髎之间,患侧太阳(太阳放血是治疗半侧头面部气血瘀阻的重要手段)。笔者认为如果病程已经超过3个月,则肌力再提高的希望不大。面瘫半年后没有再康复的可能。

孙正军顽固性面瘫病程多在3个月以上,中医学认为,久病则虚、瘀多见,故治疗当多灸以温经或刺络以活血。对面部板滞麻木不适,经数月治疗而仍不见功能活动征兆的患者可多用灸法。酌情采用麦粒灸、温针灸或局部隔姜灸。麦粒灸是在病变较为严重、症状突出的部位选取一定的穴位,如眼睑不能闭合在睛明、攒竹、鱼腰稍偏下方或承泣、球后;口斜甚者取迎香、巨髎、口禾髎、承浆与夹承浆、地仓。可每次选3~4个穴位,每穴灸5~7壮。温针灸则多选取下关与巨髎;隔姜灸则适用于整个面瘫侧。刺络法也有多种,笔者通常采用江苏省中医院吴旭教授的散刺挂面针法。临床多取攒竹、阳白、太阳、迎香、四白、巨髎、口禾髎、地仓、夹承浆。选用30mm或40mm毫针,取攒竹经阳白到太阳为第1条线,从迎香经四白到巨髎为第2条线,沿夹承浆经地仓到口禾髎为第3条线。方法:将针具和针刺部位用75%酒精常规消毒后,用刺手持针,针体抵于中指指腹,余出针尖4~5mm,快速浅刺至皮肤发红,以微出血为度,然后将毫针快速刺上述穴位内2~3mm,留针30分钟。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对口角斜甚者,也可采用三棱针点刺放血疗法,方法:令患者端坐于椅子上,头略后仰,张口,常规消毒患侧齿颊部黏膜,然后用三棱针在颊部距口角3cm处进行点刺,放出少量瘀血,用无菌干棉球清洁后嘱患者闭口,禁食1~2小时,保持口腔内卫生,防止感染,5天点刺1次。术后嘱患者用手掌在两侧面颊适当按摩并热敷。如局部由麻木转向渐进性疼痛感,乃是趋于恢复的征象。

王国明笔者通过20年针灸临床发现,顽固性面瘫的形成除与损伤神经平面较深及原有糖尿病等疾病有关外,还与患者的体质密切相关,长期大量饮酒(嗜酒)者易患顽固性面瘫。因嗜酒者一般进食量较少,再者酒精所致的胃肠道损伤,抑制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吸收,尤其是对B族维生素,酒精不仅抑制VitB1的吸收,而且影响其在肝脏的储存。现代研究发现VitB1缺乏时首先使神经供能减少,故其结构和功能出现异常;其次可出现磷脂代谢障碍,导致神经组织脱髓鞘及轴突丧失;另外还可使胆碱酯酶活性增高,进而加速乙酰胆碱水解,影响神经组织的正常传导功能。这可能是嗜酒者患面瘫后迁延难愈而形成顽固性面瘫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诊治时应详细询问患者是否嗜酒,对嗜酒的面瘫患者在针刺治疗的同时早期大剂量应用B族维生素药物,既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顽固性面瘫的形成,也有助于顽固性面瘫的早日恢复,并应劝导患者戒酒。此法经多年临床应用,效果颇佳。

我用简单的方法,治面瘫患者:一、常规的抗病毒,抗炎治疗。常用青霉素800万,利巴韦林0.6静脉滴注。二、早期应用激素,加地塞米松10mg静滴3-5天。三、神经营养支持,维生素B1,B12口服或肌注。四、针灸治疗。取患侧阳白,四白,攒竹,迎香,下关,地仓,颊车,翳风,健侧合谷穴,每日一次,留针二十分钟。五、局部热敷。这么简单的治疗,很少的钱,一般可在十天到十五天痊愈.
我们医院都采用局部闪罐加针刺完成,我们的治愈率也在96左右。


?转载原创:面瘫一、定义: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不明原因的急性发病,常常单侧周围性非化脓性面瘫。二、面神经解剖:Ⅶ面神经facialnerve为混合性神经,含有三种主要纤维成分,特殊内脏运动纤维起于面神经核,主要支配面肌的运动。一般内脏运动纤维起于上泌涎核,属副交感节前纤维,换神经元后的节后纤维分布于洞腺、舌下腺、下颌下腺及鼻、腭的粘膜腺,是这些腺体的分泌神经。特殊内脏感觉纤维,即味觉纤维,其胞体位于膝神经节geniculateganglion,周围突分布于舌前2/3味蕾,中枢突止于孤束核。此外,面神经可能含有少量躯体感觉纤维,传导耳部皮肤的躯体感觉和表情肌的本体感觉。??面神经由两个根组成,一个是较大的运动根,另一个是较小的中间神经(感觉和副交感纤维),自小脑中脚下缘出脑后进入内耳门,两根合成一干,穿过内耳道底进入面神经管,由茎乳孔出颅,向前穿过腮腺到达面部。在面神经管始部有膨大的膝神经节。三、病因西医:病变:面神经缺血,神经组织水肿(脱髓鞘变性坏死)诱因:受凉或者受累,劳累,病毒感染致面神经血管收缩,组织缺血,毛细血管扩张,渗透性增加,致水肿,面神经功能受损。四、中医认识:1、面部经络特点:a、头面部经络走行特点表浅,易感受外邪。b、面部经络曲折迁曲行走,一旦感受外邪,易发生阻滞。c、面部经络交叉互行,邪气易于窜经。2、病因:感受外邪a、正气旺,不留症状。b、外感易从口鼻而入,致肺系功能影响。c、正邪相搏,互不相让,邪气窜于面部经络,产生面瘫。3、病机:正邪均旺,相搏,风邪窜于面部经络,发为面瘫。4、病位:颜面经络(手足阳明经络)??????有耳后痛(少阳经)??????眼睛干涩(加用肝、肾经)五、诊断和鉴别诊断:1、诊断:发病突然,常常有诱因,出现一侧口眼歪斜,不能闭眼。检查面瘫时,同时检查外展神经,三叉神经,听神经有无功能障碍。确定脑干病变还是面神经管病毒感染。刚开始时,面部有点麻木。因为面神经水肿、缺血,引起三叉神经小感受器功能障碍,几天后恢复。鼓索神经支:口干、舌前2/3味觉障碍或者减退。镫骨肌支:听觉过敏。膝状神经节:耳后痛、耳内疱疹。茎乳突孔以下:只是单纯面瘫,无上述兼夹症状。2、严重程度:有条件的可做肌电图试验(传导速度)。露白>0.5,额纹一点不能皱,患侧肌肉一点不能动,预后差。3、鉴别诊断:a、中风病人有中枢性面瘫,有半身不遂。b、格林巴氏综合症(特发性神经炎),常半双侧面瘫,肢体瘫痪,脑细胞蛋白分离。c、外伤可引起面神经断裂。脑肿瘤(脑干、脑桥、小脑部)发病缓慢,这些均有明显原因,不称“特发性”。六、治疗:西医:1、激素:减轻炎性渗出,减少水肿(面神经管以上病情、病重者用;面神经管以下,茎乳突孔以下不用)a、地米10mg??ivgtt??qd×3??强的松??30mg/日×7(顿服),亦可10mg/次tid????????20mg??qd×7????????10mg??qd×7????????5mg??qd×7b、不先用地米ivgtt,直接服强的松。c、地米10mg??ivgtt??qd×5d、口服强的松30-40mg??qd×7(附:c、d为短程疗法)2、抗病毒药:聚肌胞、阿昔洛韦、干扰素、3、脱水剂:甘露醇250ml??ivgtt??qd×34、血管扩张药:洛丁(维脑络通为主要成分)、地巴唑??????????低右+丹参??????????(附:血管扩张药最好和激素同用,以免血管扩张,渗透性增加)5、维生素B1、维生素B12穴位注射,急性期不作穴位注射。七、针灸治疗特点:分期论治,多针浅刺,急性期不用电针,易于导致以后面肌痉挛。取穴:局部和远端配合。早期:四关,足三里。分期论治:1、急性期(三天内)头面部少用针,手法轻,远端穴:四关穴,足三里。2、恢复期(3天—2个月)面部穴位逐渐多用,手法渐重,四关穴,足三里继用。3、后遗症期(2月以上)难治性面瘫,面部经阻络阻滞日久,痰浊淤血交结,加重面部经络阻滞。??原则:涤痰通络,手法重,加电针(疏密波),可用隔姜,附片灸。气至病所:细微振颤法,白虎摇头,苍龙摆尾,促气至。涤痰:丰隆,阴陵泉,三阴交(四关穴,足三里可不用)八、中药治疗1、桃红四物汤加祛风药,麝香,减轻神经水肿,早期效果好。2、牵正散适合后期。



面瘫灸法治疗的
面瘫是春秋常见的一种面部疾患,疗法很多,但以针灸为首选的最安全有效的方法!??在治疗时多以局部取穴为主,以“面口合谷收”的古训,合谷穴在面瘫的治疗中不可或缺,再依据情况配以他穴。我在治疗本病时,在针刺治疗的同时又配一熏灸,疗效颇佳,疗程比单纯针刺缩4----7天。操作方法如下:每次针刺结束起针后,患者取坐位暴露同患侧肩部,取肩井穴,艾条熏灸,初起仅穴周围有温热感,5--10分钟后患者可感温热感逐渐向颈项窜动,直至耳周翳风穴,甚者患侧面部都有温热窜动感。次种感觉多循头颈部经络移动,半小时左右次感觉逐渐消退,熏灸结束。灸时注意勿离皮肤太近,以免烫伤皮肤。拙见望指教。只灸患侧就行了



我的一点治疗面瘫的经验
我以前治疗面瘫一直用电针,后来经一个老医生介绍,改用以下方法治疗,效果更好,方法是用VitB12+地赛米松的混合液(各50%)进行穴位注射,每穴混合液用量0.5ml,病程一个月以内取患侧翳风穴、患侧合谷穴,超过一个月加两侧足三里穴,隔2天注射一次


面瘫秘方7-15天可治愈
面瘫秘方)蒲氏番蜜膏-----来源:川北名老中医蒲仕林家传秘方。组成:番木鳖500克,加水3500毫升,煮沸20分钟,趁热刮去外皮,取净仁切片置瓦上文火烘酥,研筛为细末,白蜜调成稀糊状,文火煎熬15分钟待温备用。用时将药膏涂患侧面部,向左涡斜涂右侧,向右涡斜涂左侧,厚约0.2公分。口眼部不涂,用纱布覆盖,每天更换一次。用药反应:涂药处3-5日发生奇痒,6-8日出现疹粒,9-14日若出现明显疼痛则为向愈之兆,可以停药。功效:通络止痛。主治:面瘫。
面瘫散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方药组成:白芷??僵蚕??生草乌各5克,上药共研细末,鲜姜100克取汁,调药成膏状,均匀摊于直径5-------7厘米的塑料纸上,贴于患侧面部,三日更换一次,结果,共治疗117例,痊愈112例,好转3例,无效2例.????时珍国药研究??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之我见
笔者多年临床,对周围性面瘫患者进行了治疗观察,现就临床分型、针灸治??疗的介入时间、初期针刺手法、中后期的调治进行了全面总结,其结果如下。??1??周围性面瘫的临床分型??(1)单纯性面瘫:除患侧额纹消失、眼睑开合困难、多泪或干涩、咀嚼鼓气困难,味觉失常??、浅感觉迟钝等的口眼歪斜外余无他症。(2)复合性面瘫:除单纯性面瘫的症状外兼见头痛、患侧耳廓、乳突等压痛及面部拘挛者。(3)外伤性面瘫:因头面部跌打损失而致者。上述??三型的预后,外伤性最为顽固,复合型次之,单纯型最易。??2??针灸治疗时机的选择??对于本病的针灸治疗介入越早痊愈率越高,反之痊愈率越低。临床常见,有的患者初期寻求??内科治疗,直到无效才转入针灸治疗,这些患者普遍疗效较差,因为针灸和内科治病一样初期正气尚可,邪未入里,经久邪不解而伤正。取穴方面辨证选穴为主,结合现代医学的特定选穴,因为中医之特点就是辨证论治,再结合现代医学,这才是真正的中西医结合。??3??周围性面瘫的针灸治疗??对初期的针刺手法,因病初邪轻病浅多用浅刺泻法,由于感觉迟钝,刺激强度应稍大,随着??病情的恢复,刺激强度应减弱。原则上初期祛邪以祛风散寒、清热活血为主,相应手法为泻;??中期扶正祛邪以养血祛风为主,相应手法平补平泻;后期扶正以益气养血为主,相应手法为??补。情志方面应避免情绪激动、温差过大,忌疲劳烟酒等。初、中、后三期三步统筹安排,??每期以10天为基本标准,视病情灵活掌握,不得拘泥。特别注意对并发症的处理,如出现中??耳炎、乳突炎等严重感染必须配合抗炎治疗,否则将贻误病情。
面瘫的针灸治疗早期以远端取穴为主以后面部以透刺为主怕针者我用马钱子白附子等份研末贴下关地仓效果也可以
针灸火罐结合治疗面瘫经验
????本人于临床见面瘫患者多例,至于用药方面行周围性面瘫常规,在此不一一列举。就针灸方面与广大同行探讨:????去年至今,接诊面瘫患者25例。(取穴:地仓、颊车、迎香、翳风、合谷、阳白、攒竹、太阳……数穴交换针刺,针行平补平泻。每天取5~7穴)????其中5例只用针灸治疗:4例痊愈,平均治疗时间为17天,最短10天,最长23天;一例有轻微后遗症。????7例针灸后面部局部穴位行推拿治疗。全部治愈,平均治疗时间15天,最长22天,最短8天。????13例针灸推拿治疗后对患侧及健侧性闪罐治疗,面颊与额头为重点治疗部位,以局部发红为度。1例有轻微后遗症;12例痊愈,平均治疗时间13.5天,最短6天,最长21天。????以上数据为我临床记录所得,具体疗效有待各位同行考证。

面瘫治疗《转载》
面瘫的相关内容:西药用激素如强的松5mgtid,不用抗生素,需要时可选用针对水痘病毒的抗病毒药中药分两证:属风寒外感的用荆防败毒饮加白附子,胆经湿热的用龙胆泻肝汤加抗病毒药如板蓝根类本病有自愈性,46%的患者在四周内自愈面瘫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发病后第一到二周,表邪初袭人体,有表征,要疏风,配穴:主用牵正,翳风,其余可酌情配穴,主穴最重要,贯穿整个治疗过程,配穴相对不重要。刺法:牵正向后45°斜刺入一寸,翳风向前45°斜刺入一寸,注意要深刺,刺激量要强。两穴刺入一寸就接近经颅空。另牵正在耳前半寸到一寸,实际上就是在耳前找压痛点刺入,翳风穴搜头面部游风,主治耳病面部病。所有配穴都浅刺。上述药物治疗只用在第一阶段,可配合牵正翳风刺络放血。第二阶段:发病第三到四周主穴仍用牵正翳风,配穴逐渐由浅变深,刺激肌群,防止废用性萎缩出现,部分穴位用多方透刺,如阳白地仓,不用药物治疗,可配合刺络放血,位置在颧髎,太阳,阳白,地仓和大迎之间。第三阶段:发病一个月以后,此时属于功能还没有恢复或是出现兼辩证之前,可称为兼辩证前期,兼证指面肌痉挛,变证指倒错现象,治疗上一边改善运动功能一边防止兼变证出现(需注意电针容易引起面肌痉挛),故开始使用健侧穴,可由地仓,巨髎,太阳,原则是健侧穴位刺激量逐渐加大,患侧刺激量逐渐减小,地仓穴透刺应在观察病情的情况下使用,一旦发现有兼变证的趋势应停用。本期刺络放血。第四阶段:面积痉挛:原因:并发于面瘫或病因不明,发作受情绪因素及机械和物理性刺激影响。治疗原则:痉挛局部用毛刺,在痉挛发作肌群对应的位置上的穴位可深刺。牵正翳风可深刺。痉挛主要集中于口眼轮匝肌,故在口眼轮匝肌区浅刺,其他穴位可深刺。本期不再使用透刺。配合刺络放血很重要,一周最少两次刺络放血,刺络放血当天可能严重,次日减轻倒错现象:可能与患侧肌肉肌张力增强有关。患侧配穴由浅变深,出现到错的肌群的对侧部位的穴位深刺(刺激量宜大)故首诊时先注意观察肌群的肌力肌张力,肌力弱的用牵正,肌张力高的用健侧对应肌群的穴位。本期刺络放血可占主要地位或与毫针并列如果病人已经超过三个月,则肌力再提高的希望不大。刺络放血部位:面积痉挛:颧髎,巨髎(口眼轮匝肌中间)倒错现象:局部(最明显部位),地仓,地仓和巨髎之间,患侧太阳(太阳放血是治疗半侧头面部气血淤阻的重要手段)


外敷面瘫膏治面瘫
处方:天南星50克,马前子100克,松香450克,蜂蜡135克,麻油150毫升将上药制成膏药。用时先加热烘软,一片贴患侧耳后翳风穴,一片贴患侧耳前方下关穴至颊车穴区域,每隔3~5天更换一次。希望版主加分!

一个治疗面瘫的土方
鸡弹壳,花椒各等份,研末一次一汤勺,吞服,一日两次是要炒过,怪我没说清
给几个病人用过,效果不错。在陪合马钱子白付子等分研末外敷地仓穴效果更好


面瘫治疗的傻瓜技术??????取穴:主穴听会、地仓,配穴人中、合谷、巨廖、通里、天井。??????新病初起,听会、地仓主之,左治右,右治左或双侧同治,针之立愈,不必配穴。??????若面部歪斜较为严重,加刺人中,合谷加灸,若口角流涎甚加刺天井并提插补之,若言语不利加通里补针。??????新起病一般二三次可愈,久病五至七次可愈。??????病例??????李某某,男,45岁,本人太原诊所对面工地建筑工人,2007年3月26日午发现面部肌肉麻木,吃饭舌头不灵,言语不利,27日贴切头带来初诊。??????左脉细数,右脉弦紧,舌苔白腻,为风寒侵蚀所致。右合谷、听会、地仓补法,右侧面部立有松懈。上述针取去,针左侧听会、地仓,加针人中,约二三分钟,所有不适全部消除。??????28日复诊,面部不适已无,稍有言语不利,左手臂及指掌无力。针通里、郄门、大陵、列缺、天井,留针十分钟取针,患者自觉症状完全消失,无任何不适感,左右相同。
献花(0)
+1
(本文系金鑫康复堂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