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富二代的跟班到娱乐界最有权势的“掌舵人”

 昵称13991683 2016-08-04

  谁都想不到年初那个跟在“第一名媛”帕丽斯希尔顿屁股后面跟风跑的钱多人傻土妞小跟班,如今居然彻底变身为美国娱乐圈头把交椅。不仅自己混遍时尚,音乐,电视,网红圈,还连带着自家一帮子姐妹都成了当红辣子鸡,甚至连父母都摇身一变成了头条常客。

  

  从2006到2016,一个女人把自己的身体和私生活经营成过亿的生意,再翻看kim的10年“变脸编年史”,改变颜值也许真的可以改变世界。

  

  2006 —— 土妞看世界

  

  十年前的kim,虽说正值青春貌美的年华,但是下垂的眼袋,深深的黑眼圈和耷拉着的法令纹让她看起来比现在老十岁。尽管气质还存有少女的青涩,但是与生搬硬套的苍蝇腿睫毛和凌乱的烟熏眼影混合在一起,简直就是杀马特城乡结合部的活教材。

  

  

  2007 —— 脱衣舞俱乐部

  

  这一年,因为“性爱录影带”而爆红的kim,妆容日渐艳丽。不但开始着重强调自己的眼妆和眉妆,还喜欢过重强调橘色的苹果肌,看起来就像艳俗的脱衣舞俱乐部女郎。

  

  2008 —— 异域艳姬

  

  在kim越来越僵硬的脸上,我们逐渐看不到她的黑眼圈和眼袋了,法令纹也越来越浅了,“脏乱差”的烟熏眼影变得清淡。但是上挑的眉眼和标志性的夸张睫毛成为了她异域风格妆容的象征。

  

  

  2009 —— 稳步提升

  

  这一年的kim正式确立了自己的“kim式”妆容套路:烟熏眼影、眼线和夸张的假睫毛打造大眼妆,在眼窝中使用大量阴影,上眼皮采用亮色眼影,并搭配过多的假睫毛。然后她开始不断在这个套路上自我修炼。

  

  

  2010 —— 挑战流行

  

  头一回看到熟女路线的kim换成了减龄风格刘海的时候,博主只觉得“辣眼睛”!!这几缕刘海就像是贴在她大脑门上的假发片一样,极度不协调。

  但也是这一年,kim在时尚界的“it girl”地位逐渐确立。

  

  赶时髦的斜刘海就像几天没洗一样,油腻腻的趴在kim的大额头上。换错发型毁所有,一朝回到解放前,kim瞬间老回了2006年。

  

  

  2011 —— 御姐气场初现

  

  社交名媛kim也终于发现了“卖萌”刘海并不适合自己,重新回归没有刘海的大波浪熟女路线。这一年,她靠着和篮球运动员男友的世纪大婚成功吸引全球时尚媒体的镁光灯。而在她赚到盆满钵满的72天之后却火速离婚,一时之间,“臭名远扬”。

  

  

  连美国版《vogue》的总编,“女魔头”安娜温图尔都放出话,表示绝对不会让她登上《vogue》的封面。

  

  2012 —— 进阶女王

  

  对于看客的各种评论,kim完全不care,拥有一颗无比强大心脏的她,在这一年与著名饶舌歌手坎耶韦斯特交往,两人的结合又促成了一对吸金能力一流的“cp吸金档”。

  

  这一年的kim已经能够轻松驾驭所有日常妆容,美得得心应手。黑眼圈、眼袋、法令纹这些是什么鬼?她的脸部光滑如新生。尝试了不同唇色的kim,不但妆容精致,气场也越来强大。

  

  

  2013 —— 时尚帝国领航者

  

  2013年,kim的时尚品牌在悉尼时装周进行了首秀。正式拥有设计师身份的她,当然不会放过最火热的妆容。头一回尝试硬朗粗眉和姨妈唇的金姐,效果出乎意料的美艳。对她没好感的路人也不得不承认她的强大气场。

  

  2014 —— 掌握时尚

  

  在时尚界一帆风顺的kim姐,风格越来越偏向强势的商业女强人。妆容简洁有力,更加随心的尝试不同的唇色,搭配整体造型与风格。

  

  

  2015 —— 百变娇娃

  

  彻底变身时尚ICON的kim姐,已经不满足于自己之前保守的风格套路,她开始勇敢的尝试不同风格和流行,甚至头一回的把头发染成了金色。金色头发的她,感觉就像换了一个人一样新鲜。

  

  

  

  2016 —— 未来进阶

  

  kim姐妆容的突破越来越大了。金白色的头发,《星球大战》发型,浓黑下眼线,甚至破天荒的画了“雾眉”的淡眉妆容。

  各种前卫夸张的造型,全部被kim姐精致的颜值hold住。

  之前一直对她没好感的博主都不得不承认金姐的造型是真的很美很牛。

  

  

  

  如果你已经忘记了一开始kim姐长什么样的话,下面这张图讲述了kim Kardashian倒退的10年青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